“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地指出了低年級寫話的目的和要求。但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一、二年級過于注重基礎知識教學,寫作都從三年級開始。所以學生在三年級接觸寫作時往往很難適應,將“寫作文”視為一道難關,產生畏難情緒,甚至導致對語文學習興趣減弱,不愛看課外書,不愛上語文課,特別是作文課等等。
通過兩年的教學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在低年級進行寫話教學,不但容易取得明顯的效果,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使學生樂于動筆、樂于表達,更能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為中高年級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低年級寫話首先應該消除學生對寫作的神秘感,讓他們完全處于放松的狀態(tài)。因此寫話課的導入需匠心獨具。第一次寫話課,我先讓學生收集自己與動物的合照,然后制作成 Flash 課件。上課時,便有了如下師生對話的場面:
師(興致勃勃地):每逢節(jié)假日,老師特別喜歡去動物園游玩……
生(興奮地喊著):我們也喜歡!
師:動物們也喜歡小朋友。瞧,它們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見面哩?。ㄔ阡撉偾锻甑幕貞洝仿曋胁シ?Flash 課件。孩子們指指點點,看得興高采烈。當最后一張照片定格在我與小鳥的合照上時,孩子們竟驚喜地拍起手來。)
我告訴學生,我最喜歡小鳥,小時候特別羨慕小鳥能飛,總想著自己也能飛上藍天。孩子們眼睛里閃著亮光,與我的情感產生了共鳴。我話鋒一轉問:你最喜歡什么動物?為什么喜歡呢?
生1:我喜歡大熊貓,它胖乎乎的,特別可愛,還是國寶呢!
生2:我喜歡馬,因為我媽媽屬馬,而且馬跑得快,我想騎著馬到草原上去。
……
生動的教學情境把學生引入了真實的生活場景,使外部的環(huán)境與學生的情感建立起了密切的聯(lián)系,從而激活了他們生活的原生態(tài),喚起了他們生活的真實體驗。實踐證明,學生對臨近或現(xiàn)實的經歷是最感興趣的,思維也是最興奮的。我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開始了寫話的起始教學。
低年級學生寫話時會遇到許多障礙,一是識字量不足;二是書寫速度太慢,腦子里想了七八句,筆上寫不出一兩句。因此引導學生“寫話”時,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教材,適當教給方法,讓學生能夠流暢地寫出來。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摹仿是兒童的天性。低年級語文課教材中有很多優(yōu)美的文章和詞句,如《四季》《四個太陽》《彩虹》《找春天》《日月潭》等。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對優(yōu)美詞句文章的反復朗讀、背誦,學生對這些詞句有了自己的感悟,轉換成自己的理解。感悟詞語如“軟和”“歡唱”“五顏六色”“多彩”……感悟句子如“噢,畫個彩色的。因為春天是個多彩的季節(jié)”“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仿照句子,說說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學生在自己的思維中,已經感悟出了具體的表象,并把這些表象和抽象的詞句結合,詞句的語言色彩立刻就形成了豐富的形象,好像這些詞句就活生生地展現(xiàn)在眼前一樣。這時,教師只需稍加點撥,孩子們就完全能夠正確運用這些優(yōu)美的詞句。
在教學完《彩色的夢》這一課后,孩子們紛紛開動腦筋,七嘴八舌地訴說自己彩色的夢,亂成一團。我急中生智:請用彩色鉛筆畫出自己彩色的夢,仿照課文第2小節(jié)或第3小節(jié),寫出你們心中彩色的夢。孩子們立刻安靜下來,全身心地投入到畫夢寫夢的世界里。學習了《烏鴉喝水》和《狐貍分奶酪》后,學生們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也就順理成章地讓他們寫出來,于是有了一篇篇充滿童真童趣的“作文”。
生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材料寶庫,我們身邊每天都在發(fā)生著不計其數(shù)的新鮮事。為了從小培養(yǎng)學生從生活中獲取素材的能力,讓學生“有東西可寫”,我們要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物,把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做過的寫下來。
生活精彩紛呈,我們不能讓孩子們熟視無睹,應積極引導他們睜大眼睛仔細觀察,豎起耳朵認真傾聽。美術課上的小制作,音樂課上的歌唱表演,體育課上的激烈角逐,班隊課的各項活動……都是孩子們寫話的好素材。學生的課余生活更是多姿多彩:扎辮子、洗衣服等家務勞動;下棋、打球等體育活動;看戲、唱歌等文藝活動;還有給小狗洗澡、照顧弟弟、學用電腦等,孩子們都有許多收獲或感受需要傾訴。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造機會,給孩子們每周一次的交流時間,讓他們自由自在地聊一聊,無拘無束地寫一寫。當學生把寫話當成一種需要時,其寫話水平就會與日俱增了。
兩年來,孩子們最愿意上的課就是語文課,最愿意做的作業(yè)就是寫話,寫日記,他們愿意在寫話中表達自己對事物的感受,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在語文學習中,作文是一個難點,有了從低年級起寫話的良好開端,將來的寫作對他們來說,應該不會是很難的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