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薇 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海星中學初二(6)班
元豐六年(1083)十月十二日,是夜,閑來無事,略飲薄酒。想我年逾不惑,朝云近日又為我新添一子,真是人生一大喜事。然念吾半生經歷,似飛鴻踏雪,皆因鋒芒太盛,吾雖不悔,唯愿小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想來近日頻頻念起先父,也皆由此。罷了,初更已過,解衣睡矣。
偶然抬頭,清輝入戶,玉兔小友不知何時已爬上樹梢,天地間早已覆蓋上一層薄紗。唯美酒與明月不可辜負,不妨披衣起身,攜月夜游。
謫居黃州已五年有余,遙想昔日心懷蒼生,兼濟天下,愿在廟堂之上做個太平宰相,然為官至今,輾轉各地,如走馬觀花,何處才是歸途?況親友難見,念子由最甚。月將滿,然人未圓!
不知不覺,已行至東坡,今晨方理荒穢,菜蔬可有長高些?定睛瞧去,那坡上泛著無數(shù)細小銀光,又似一層銀紗拂動,清風徐來,裹挾著一片月華,菜蔬隨之抖動身形,莫非這小小生靈吸收月之精華,竟在這夜間暗暗使勁?黃州雖遠,但人心不遠。感念正卿雪中送炭,贈我東坡。
路雖坎坷,然拄杖徐行亦不負雅興。此去不遠,便是承天寺,何不尋懷民一同賞月?江水滔滔,晝夜不息,眼前便是臨皋。所幸今日未騎馬前來,踏碎這玉盤瓊瑤。明月皎皎,如美目流轉;江月有情,似老友相伴。
至承天寺,見西廂房一燈如豆,噫,懷民知我!屋中已備薄酒,小酌兩杯,相與步于中庭。月華籠罩之下,天地仿佛被裝進澄澈空明的水中,竹柏似水草搖曳身姿,懷民不禁感嘆:“子瞻,月色如水,藻、荇浮動,我倆何其有幸,共賞此景!”我聞之朗聲大笑:“你我何不做兩尾游魚,暢享于天地之間?”
此身雖非我有,然天地之大,江月無主,閑者有之。
【老師“點”亮】
小作者通過不同視角觀察景物,運用聯(lián)想與想象豐富意境,使用多種修辭手法讓景物更具靈動之美,寫出江月之特點。游蹤清晰,雪堂—東坡—臨皋亭—承天寺,移步換景,融情于景,情感變化體現(xiàn)層次感,且聯(lián)系蘇軾經歷,情出有因。語言文白相雜,文從字順,貼近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