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瑩瑩
咳嗽變異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也稱咳嗽性哮喘(cough type asthma),是一種以慢性咳嗽為顯著特征的特殊類型哮喘[1,2]。中醫(yī)認為,咳嗽變異性哮喘屬于“咳嗽”范疇,虛實兼夾是其關(guān)鍵病機。若是未能及時診治,可能發(fā)展為嚴重哮喘,且持續(xù)存在。同時,這些年,大量資料表示,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發(fā)病率呈升高趨勢,因此,該病的診治引起了家長的關(guān)注,成為臨床醫(yī)師與專家學者探討的一個新話題。西醫(yī)是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常用方法,雖然可緩解病癥,但整體療效欠佳,且容易出現(xiàn)不良反應。因此,學者們開始探討中西醫(yī)結(jié)合療法。為了探討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療效,作者選擇108 例患兒并分成兩組進行探究,取得了滿意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 年4 月~2019 年2 月收治的108 例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雙盲法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54 例。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呼吸病學分會哮喘組制定的相關(guān)診斷標準;②年齡0~15 歲,性別不限;③家長對本研究知情并愿意參與研究,簽署同意書;④本次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排除標準:①不愿參與研究者;②年齡>15 歲者;③慢性鼻竇炎、結(jié)核感染、氣道異物等引起慢性咳嗽疾病者;④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患兒。對照組患兒中男31 例,女23 例;年齡2~11 歲,平均年齡(7.93±1.98)歲,病程3~32 個月,平均病程(19.48±4.31)個月。研究組患兒中男34 例,女20 例;年齡1~14 歲,平均年齡(8.02±2.34)歲;病程4~35 個月,平均病程(20.25±5.42)個月。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n,±s)
表1 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n,±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兒采用孟魯司特鈉(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47)治療,口服給藥,0~6 歲患兒劑量為4 mg/次,1 次/d;>6 歲患兒劑量為5 mg/次,1 次/d,癥狀消失后,繼續(xù)用藥12 周。
1.2.2 研究組 患兒采用孟魯司特鈉聯(lián)合射干麻黃湯治療,即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加用射干麻黃湯治療?;窘M方包括射干10 g、炙麻黃10 g、細辛3 g、半夏10 g、紫菀15 g、款冬花15 g、五味子5 g、生姜10 g、大棗6 枚、蟬蛻10 g、干地龍10 g。鼻癢、噴嚏患兒加用辛夷花與蒼耳子各6 g;咽癢患兒,加用僵蠶10 g;咽痛患兒,加用連翹與牛蒡子各10 g;口干咽燥患兒,添加沙參3 g;胸悶患兒,添加瓜蔞皮10 g;痰稠難以咳出患兒,添加魚腥草10 g。1 劑/d,水煎取汁,早晚服用,2 次/d,4 周為1 個療程,共治療3 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咳嗽緩解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根據(jù)患兒咳嗽改善情況評價臨床療效[1]:1 周內(nèi),咳嗽減輕2 級,2 周內(nèi),咳嗽癥狀基本消失或者未達到輕度咳嗽標準,表示顯效;1 周內(nèi),咳嗽癥狀減輕1 級,2~4 周內(nèi),咳嗽癥狀基本消失或者未達到輕度標準,表示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并無明顯變化,甚至加重,表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②不良反應包括頭暈、嘔吐、聲音嘶啞、喉嚨不適、口咽部感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患兒總有效率為96.3%,高于對照組的8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咳嗽緩解時間、咳嗽消失時間比較 研究組患兒咳嗽緩解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n,n(%)]
表2 兩組患兒咳嗽緩解時間、咳嗽消失時間比較(±s,d)
表2 兩組患兒咳嗽緩解時間、咳嗽消失時間比較(±s,d)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兒中2 例出現(xiàn)不良反應,1 例頭暈,1 例嘔吐,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8%(2/54);對照組患兒中8 例出現(xiàn)不良反應,3 例聲音嘶啞,4 例喉嚨不適,1 例口咽部感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4.8%(8/54)。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9673,P<0.05)。
1972 年,Gluser 首次報道了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且將其命名為變異性哮喘,指的是一種以慢性咳嗽為主要癥狀或者唯一癥狀的特殊類型哮喘。全球哮喘防治倡議(GINA)明確指出咳嗽變異性哮喘屬于哮喘的一種形式,其病理生理改變和哮喘病相同,也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氣道炎癥反應及氣道高反應性。關(guān)于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發(fā)病原因復雜,除了遺傳素質(zhì)、免疫狀態(tài)、精神狀態(tài)、內(nèi)分泌及健康狀態(tài)等主觀因素,運動、飲食、藥物、氣候、病毒感染以及變應原等因素也可能引起疾病??人宰儺愋韵?常見于兒童,且>30%的兒童干咳與該病有關(guān),哮喘可能是唯一的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長期且頑固性的干咳,部分患兒表現(xiàn)出季節(jié)性特征,多在春秋季節(jié)。
這些年,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對患兒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響,大大降低了患兒的生活質(zhì)量,且對患兒的健康成長存在不良影響。因此,一旦確診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應該盡早對癥治療,控制病情,改善預后。
孟魯司特鈉屬于選擇性白三烯受體拮抗體,是一種非激素類抗炎藥,主要作用在于特異性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受體,改善氣道炎癥,緩解哮喘癥狀,口服有效,且吸收迅速完全,成人空腹狀態(tài)服用10 mg 薄膜衣片后,血藥濃度在3 h 左右達到峰值,平均生物利用度約為64%,普通的飲食對其生物利用度及峰值濃度并無明顯影響。目前,孟魯司特鈉是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常用藥,但是,學者們通過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單用西藥孟魯司特鈉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整體療效并不顯著。因此,臨床開始探究聯(lián)合用藥方案,旨在提高臨床療效。本次研究過程中,在孟魯司特鈉的基礎(chǔ)上,配合給予射干麻黃湯治療。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患兒咳嗽緩解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人宰儺愋韵瓕儆凇跋?、“咳嗽”等范疇,肺屬于嬌臟,治療時,需遵循溫潤平和、不寒不熱的原則[3,4]。射干麻黃湯中包含多味藥,且功效不同,如射干具有祛痰開結(jié)的作用,麻黃主要功效在于宣肺散寒平喘,款冬花、半夏及紫菀輔助射干達到降氣化痰的功效,細辛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竅、溫肺化飲的作用,五味子的基本功效在于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生姜的作用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大棗具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diào)營衛(wèi)、解藥毒的基本作用,蟬蛻有疏散風熱、利咽開音、明目退翳、息風止痙等功效,干地龍的作用有清熱息風、通經(jīng)活絡(luò)、清肺平喘、清熱利尿等,諸藥合用,共奏止咳化痰、抗敏解痙之功效,有助于緩解臨床癥狀[4-6]?,F(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射干麻黃湯不僅可降低痰液的粘稠度,而且可促進氣道纖毛運動,有助于排出痰液。動物試驗研究顯示,射干麻黃湯具有平喘、祛痰的作用[7,8]。
本研究顯示,研究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孟魯司特鈉在臨床應用廣泛,給藥后,可緩解臨床癥狀,但是,停藥后,容易復發(fā),且用藥期間容易出現(xiàn)各類不良反應。射干麻黃湯,囊括多種藥材,藥性相對溫和,不易發(fā)生不良反應。射干麻黃湯聯(lián)合孟魯司特鈉用藥中,在射干麻黃湯的影響下,中和藥性,可減輕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射干麻黃湯聯(lián)合孟魯司特鈉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