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超揚
小兒支氣管肺炎是兒科常見多發(fā)病,在發(fā)展中國家發(fā)病率高,目前在我國小兒支氣管肺炎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臨床多采用抗生素進行治療,但在抗生素治療時需注意用藥途徑和方法、掌握劑量和時間,以減少不良反應和耐藥現(xiàn)象的發(fā)生。本研究分析了抗生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 年1 月~2017 年1 月收治的110 例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靜脈治療組和序貫治療組,每組55 例。序貫治療組男33 例,女22 例;年齡1~7 歲,平均年齡(3.68±1.24)歲;發(fā)病時間12 h~5 d,平均發(fā)病時間(1.77±1.29)d。靜脈治療組男34 例,女21 例;年齡1~7 歲,平均年齡(3.62±1.26)歲;發(fā)病時間11 h~5 d,平均發(fā)病時間(1.76±1.32)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兒給予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靜脈治療組采用抗生素靜脈滴注治療,給予頭孢拉定靜脈滴注,劑量12.5~25.0 mg/kg,每6 小時1 次,治療7~10 d。序貫治療組應用抗生素序貫療法治療。給予頭孢拉定靜脈滴注,劑量12.5~25.0 mg/kg,每6 小時1 次,直至體溫和白細胞計數(shù)正常,用3~5 d。后改為頭孢拉定顆??诜?劑量25~50 mg/kg,3次/d,治療4~5 d,共治療7~10 d。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咳嗽消失時間、咳痰消失時間、呼吸音恢復清晰時間、肺陰影消失時間;治療前后白細胞計數(shù)、C 反應蛋白水平;治療費用。療效判定標準:顯效: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等癥狀和體征消失,胸片恢復正常,血常規(guī)和C 反應蛋白等指標監(jiān)測正常;有效: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等癥狀和體征好轉,胸片陰影減少,血常規(guī)和C 反應蛋白等指標改善;無效: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等癥狀和體征、胸片、血常規(guī)和C 反應蛋白等無改善??傆行?顯效率+有效率[1]。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序貫治療組患兒中顯效41例,有效12 例,無效2 例,總有效率為96.36%;靜脈治療組顯效41 例,有效11 例,無效3 例,總有效率94.55%。兩組患兒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白細胞計數(shù)、C 反應蛋白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白細胞計數(shù)、C 反應蛋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白細胞計數(shù)、C 反應蛋白水平均低于本組治療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白細胞計數(shù)、C 反應蛋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白細胞計數(shù)、C 反應蛋白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白細胞計數(shù)、C 反應蛋白水平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2.3 兩組患兒咳嗽消失時間、咳痰消失時間、呼吸音恢復清晰時間、肺陰影消失時間比較 序貫治療組患兒咳嗽消失時間、咳痰消失時間、呼吸音恢復清晰時間、肺陰影消失時間均短于靜脈治療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咳嗽消失時間、咳痰消失時間、呼吸音恢復清晰時間、肺陰影消失時間比較(±s,d)
表2 兩組患兒咳嗽消失時間、咳痰消失時間、呼吸音恢復清晰時間、肺陰影消失時間比較(±s,d)
注:與靜脈治療組比較,aP<0.05
2.4 兩組患兒治療費用比較 序貫治療組患兒治療費用為(523.51±11.41)元,少于靜脈治療組的(684.55±32.77)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4.418,P<0.05)。
抗生素序貫療法是在用抗生素治療感染性疾病時,先用靜脈途徑給藥快速控制病情,再改為口服同類抗生素的方法,這是因為感染早期,因細菌大量繁殖,炎癥反應嚴重,經靜脈給藥可促使藥物快速達到感染部位和最低抑菌濃度,對細菌生長進行抑制[2,3]。病情好轉后只需口服同類抗生素即可維持血藥濃度大于最低抑菌濃度,從而繼續(xù)發(fā)揮抑菌作用。在小兒支氣管肺炎治療中采用抗生素序貫療法,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體現(xiàn)在多數(shù)小兒支氣管肺炎發(fā)病早期存在精神欠佳、食欲不振現(xiàn)象,口服用藥依從性低下,容易吐出而影響效果,而經靜脈足量給藥則可快速控制病情[4,5]。在病情好轉后轉抗生素口服,可減輕患兒因注射用藥所產生的痛苦,降低靜脈炎發(fā)生率和微粒污染發(fā)生率,減少持續(xù)靜脈用藥的費用[6,7]。小兒支氣管肺炎采用抗生素序貫療法治療可加速患兒康復,縮短住院時間,減輕其住院經濟負擔[8-13]。由于我國是發(fā)展中國家,醫(yī)療資源及醫(yī)?;鹩邢?因此采取抗生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在基層醫(yī)療機構具體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可節(jié)省醫(yī)療資源,節(jié)約醫(yī)?;?。
本研究中,靜脈治療組采用抗生素靜脈滴注治療,序貫治療組采用抗生素序貫療法治療。結果顯示,兩組患兒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兒白細胞計數(shù)、C 反應蛋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白細胞計數(shù)、C 反應蛋白水平均低于本組治療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白細胞計數(shù)、C 反應蛋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序貫治療組患兒咳嗽消失時間、咳痰消失時間、呼吸音恢復清晰時間、肺陰影消失時間分別為(4.10±1.24)、(5.04±1.61)、(5.09±1.21)、(6.02±1.24)d,均短于靜脈治療組的(6.61±2.92)、(7.10±2.13)、(6.13±2.59)、(7.11±2.14)d,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序貫治療組患兒治療費用為(523.51±11.41)元,少于靜脈治療組的(684.55±32.77)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抗生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療效確切,和抗生素靜脈滴注相似,均可有效降低炎癥水平,但抗生素序貫療法治療起效更快,可縮短癥狀消失時間,減少治療費用,易于接受,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可替代抗生素靜脈滴注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