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lián)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學形式。對聯(lián)中有一種回旋聯(lián),其結構是按數(shù)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遞升和遞降順序組成的,讀來妙趣橫生。
明嘉靖八年,江西省吉水縣出了個狀元,姓羅名洪生,非常自負。一次,羅洪生和幾個人出游九江。眼看九江就要到了,一名船夫走進羅洪生的船艙,求他對個下聯(lián)。羅洪生看來者是個船夫,不屑與他交談。及至船夫?qū)懗錾下?lián),羅洪生久久對不上來,同船的幾個人更是目瞪口呆。船夫所寫上聯(lián)是:“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個水手,扯起七八葉風帆,下九江,還有十里?!边@個上聯(lián)歷經(jīng)幾百年始終沒有人對出來。直到1959年,廣東佛山市有一位老裝修工人,托人到十里外的農(nóng)村找一截名為“九里香”的木料,只兩天便運到了。據(jù)說,1943年間也有人找這種木材,卻花了一年時間。一個姓李的人聽到這件事,忽生靈感,終于對出了船夫這一“絕對”:“十里運,九里香,八七六五號貨輪,雖走四三年舊道,只二日,勝似一年。”
湖南省新化李澤元、李澤博二人合撰教育楹聯(lián),上聯(lián)為:“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晴雨,加上五臟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霜,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誠滋桃李芳天下。”下聯(lián)為:“十卷詩賦,九章勾股,八索文史,七緯地理,連同六藝五經(jīng)四書三文兩雅一心,誨人不倦,點點心血勤育英才澤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