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彩琴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教學的重頭戲。然而學生因缺乏興趣,害怕、排斥作文,導致作文教學效率低,作文質量差。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樂于表達,有感而作,教師就得拓寬教學思路、積極引導,通過豐富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激情,激發(fā)情感,打開創(chuàng)作思路,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心境下創(chuàng)作。
一、現(xiàn)狀剖析,找出寫作興趣底下之癥結
寫作水平是衡量一個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尺度。長期以來,在作文教學上,形成了“教師命題、指導,學生獨立寫作,教師改評”的傳統(tǒng)訓練模式,造成學生看到作文就頭疼,產(chǎn)生恐懼的心理;其次是缺乏平時的觀察和素材積累;還有就是文章大同小異,沒有新意,缺少真情實感。這都是寫作訓練存在的弊端,已不適應新教育理念下的教學要求。
二、積極探索,尋求作文教學新策略
在作文教學的實踐中,我摒棄陳舊的教學方法,遵循新的教育理念,大膽探索和嘗試,形成“快樂閱讀→快樂表達→快樂評價”的寫作框架。
(一)營造氛圍,激發(fā)興趣,快樂閱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笨磥黹喿x與寫作的關系密不可分,通過閱讀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學生只要有海量閱讀的習慣,有閱讀的興趣,寫作能力的提升指日可待。因此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興趣,我在班級成立“快樂書吧—圖書角”,每天14:00~14:20為固定的午讀時間;在家庭建立“家庭書櫥”,積極倡導親子閱讀。同時還開展了“同年級書籍交換站”互換閱讀活動,達到橫向交流、資源共享的目的。班級還建立了“讀書小標兵”檔案,學期末評選“小書迷”來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我還適時開展有效的整本書推薦課、指導課、欣賞課、成果匯報課,指導孩子們掌握了一些閱讀方法。如用含義不同的符號圖畫重要內容;在書頁的空白處作批注;做內容摘要,整理閱讀提綱;展開想象、推理,進行分析、評價,寫心得體會。每每看到孩子們盡情徜徉在書海里,盡情揮灑著閱讀激情,他們閱讀,他們交流,他們展示,他們在閱讀中不斷成長著。相信,他們從書本中涉獵的素材會轉化為對自己有用的材料,會實現(xiàn)“下筆如有神”的美好愿望。
(二)創(chuàng)設情境,滿足心境,快樂作文
社會是個大舞臺,蘊藏著豐富多樣的作文素材。但生活中每天出現(xiàn)的形形色色的人,上演的各種各樣的故事,不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更不能定格在學生的頭腦里,不是因為他們對生活的淡漠,而是缺少捕捉事物的敏銳力,從而導致寫作素材的匱乏。我們知道小學生活潑好動,天性愛玩。我抓住這一特點,進行有計劃的寫作訓練,開展一些喜聞樂見的活動和游戲,讓他們在愉悅中獲得體驗,獲得真實的寫作素材。去年學校開展“抖空竹”的課間活動項目,他們玩得那叫一個出神入化。我也想嘗試和同學們玩一回,可怎么也玩不轉,這其中必有大學問,這不就是很好的寫作素材嗎?于是我讓孩子們以《我來抖空竹》為題自由創(chuàng)作,孩子們滿臉興奮,胸有成竹,紛紛下筆,就連平時最討厭作文的學生也似乎有了興趣。這次作文寫得既具體,又生動。我趁熱打鐵又布置了《跟我玩……》的半命題作文,這次的作文更讓我耳目一新,那些聞所未聞、新奇古怪的玩具、游戲一一陳列在作文中,再一次讓我感受到師生互動、生生合作的樂趣。的確,只有那些層出不窮的游戲、活動,才能撩起孩子那份純真的情感和童趣,才會綻放出最美的花朵。
(三)激發(fā)情感,有感而發(fā),以情動人
我們寫作就是用文字將自己的所想所感表達出來。想寫出有感情的文章,內心需要充滿激情。而這種激情的培養(yǎng)取決于老師,選擇學生感興趣、有親身體驗過的、適合學生抒發(fā)情感的內容來命題,學生那份純真而豐富情感才會被調動,他們才會融入濃濃的情感氛圍中,才會暢所欲言、敢說真話,肯吐心聲,讀者才會感到真誠可信,才會被感動折服。
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更應該是一個滿懷激情的人。往往老師的一個神情、一個動作有可能觸動學生內心的那根“情”弦。如教學《母愛》時我是這樣開場的:“母親給了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給了我們全部的愛。小鬼,你還記得媽媽夜里為你蓋被子的情景嗎?媽媽站在門口焦急地等著貪玩的你嗎?……請同學們打開你塵封的記憶,翻開你成長的歷程,讓我們擷取一個小故事與大家分享。”孩子寫作時時而沉思、時而激越,一篇篇生動鮮活的文章在孩子們的筆尖洋洋灑灑流瀉下來。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每一個兒童就其天資來說都是詩人”,用教師的真情去撥動“詩人”的“情”弦,就能“發(fā)出美妙的樂聲”。
(四)多元評價,相互欣賞,體驗快樂
一個孩子如果在一個階段看不到自己勞動的成果,他的學習愿望就會消失……因此我重視作文評議,把主動權交給孩子,實現(xiàn)評價的多元化,讓學生體驗到寫作的歡樂。
學期初,我將作文批改的權力下放給孩子們,采用“你評我評大家評”的全民總動員式的評價,將學生從被動、封閉的狀態(tài)中解脫出來。自評時,可以自我欣賞,也可以自揭其短;相評時,要求學生要學會欣賞他人,發(fā)現(xiàn)其閃光點。在“我的作文我做主”的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學生興趣盎然,能積極加入作文評價中。這個評價的過程是相互欣賞、揚長避短、作文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在作文講評時,變化多樣的活動形式更是吸引著孩子們?;蜃尯⒆訉ψ约旱淖魑闹钢更c點,找出不足,再次修改創(chuàng)作出更高質量的作文;或者讓學生以“朗讀者”的身份朗讀自己文章中最優(yōu)秀的一個片段,并談一下自己創(chuàng)作的經(jīng)驗;或者在班上召開“記者招待會”,成立專門的特邀評論員從多角度對交流的文章進行自由評論等。在作文講評中,我始終讓學生“主演”,我“導演”。另外,每次作文評講過后,每月出一期作文小報,在教室墻壁上或走廊里展出,供同學們評議,學期末編輯作文集。
總之,孩子們的作文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必須經(jīng)過長期的嚴格訓練,然而這種訓練又不能挫傷孩子的寫作積極性,這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努力研究,探索作文教學新路子,培養(yǎng)孩子寫作的興趣,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