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聽障中職生語文學習過程中,漢語拼音是重點和難點。教師可以采用教讀拼音時手勢結合聲調、使用帶諧音物體的拼音圖像、指導學生養(yǎng)成查找工具書的習慣、鼓勵學生開展同伴互助等方法,提高聽障中職生漢語拼音水平。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聽障學生;漢語拼音;對口單招
中圖分類號:G762;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06-0051-02
作為聽障生和他人溝通的重要工具以及聽障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標志,漢語拼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聽障學生聽力的不同程度喪失,導致他們對漢語拼音缺乏驗證和鞏固,因而增加了識記的難度,其中聲調的識記尤其困難。在日常生活中,電腦、手機輸入法都有拼音打字,聽障學生讀唇也需要拼音,而且天津理工大學聾人工學院、北京聯(lián)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的聾人單考單招語文試卷第一題就是拼音選擇題,因此拼音學習對聽障學生來說既是難點也是重點,是語文學習的基礎。
一、聽障中職生漢語拼音掌握情況
為了探知中職聽障學生對漢語拼音學習的認識和學習方法等情況,筆者設計了“中職聽障生漢語拼音學習問卷”,發(fā)放給聽障中職工藝美術專業(yè)三個年級共19個學生,學生年齡在15歲~20歲,要求學生如實作答。除去兩個無效卷,得出調查結果。
從問卷情況來看,共18個需要標注的漢語拼音,最好的標對16個,平時語文成績較好的可以標對7.5個,最差的標對1個,平均標對7.5個。19個學生中有3個男生沒標聲調,其中兩人平時接觸計算機較多。60%以上的學生對漢語拼音的學習興趣一般,30%以上的學生喜歡。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認為學習拼音重要,沒有學生覺得不重要。大家普遍認識到使用計算機和手機都要用到拼音。約50%的學生認為拼音學習難度一般,近30%的學生覺得難,約50%的學生認為多音字難學,約50%的學生認為聲調難學。約50%的學生認為聲調重要,近30%的學生認為聲調重要性一般。約50%的學生認為自己漢語拼音學得一般,近30%的學生認為學得好。絕大多數(shù)學生首先通過查字典來學拼音,其次是看注音讀物。70%的學生不重視和同伴探討學拼音。絕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讀和寫都對學拼音有重要作用。約50%的學生有學拼音的課外書。在學習態(tài)度上,學生認為應努力學習;在學習方法上,學生提出了查字典、多看、多讀、多記的方法。
以上調查問卷從學生對漢語拼音的學習興趣、自我滿意度、難度評估、方法、用處、合作度等方面進行了考察。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絕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漢語拼音重要,大多數(shù)學生對漢語拼音學習興趣一般且自認為學習狀況一般;學生學習主要是自學,同伴交流不多,多音字、聲調是難點。很多聽障中職學生要面對對口單招考試,即便到了三年級,仍有許多學生把拼音列為最難掌握的內容之一。
二、聽障中職生漢語拼音教學策略
1.生字詞拼音教讀中,加手勢明確音調,讓學生拼音、聲調一起學
聽障中職生用的語文教材大部分是初高中語文教材,課文中有許多生字詞。對于學生來說,他們不認識的、不會讀的字詞是不同的。課前預習作業(yè)中就應明確要求每個學生把課文中自己不懂音義的生字詞圈出來,并查字典標注拼音和釋義,拼音學習的重點要放在明確拼音和字的對應關系上。對聽障中職生的教學要體現(xiàn)分層教學、個別化教學,以此來滿足學生學習需求,達到最大化的功能補償。對聽力較好、口語較好、注重讀唇的學生,則要求他們記住聲調,讓他們可以用口語與健聽人進行交流。因此,在課文串講中,教師要突出生字詞的拼音和聲調,教讀時要采用手指語拼打加聲調手勢的方法。對重度聽力殘疾的學生,教師可要求學生練習手指語拼寫和口型發(fā)音,對輕度聽障生則要求發(fā)音加聲調,以課前檢查拼音抄寫、課上串講個別提問、課尾總結檢測、小組長定點檢查記錄、下次課前默寫拼音、單元小結拼音測試等形式鞏固學生學習成果。
2.對不會讀拼音的學生,利用圖形提示法個別輔導
許多聽障生家長對于自己孩子的缺陷諱莫如深,往往把他們送到普通中小學校就讀,發(fā)現(xiàn)孩子學習嚴重落后才將其送到聽障中職班就讀。有一部分學生只記憶了漢字,也知道詞義,會使用,但沒有記拼音,不會讀拼音。這樣學起來效率低下,因為學生只記住了某一個字詞,但是不會讀。對于這種學生,教師可以從網上下載帶有諧音物體的拼音圖像,單獨輔導,并在課后反復教讀。學生能讀熟練后,再去掉諧音物體,單純記憶拼音字音,讀熟拼音字音后,再來拼讀課文生字詞的拼音和聲調。對聽覺重建、聽覺補償好的聽障學生,教師可要求他們正確或比較正確地發(fā)聲調。對于重度聽障的聽障學生,教師應注重手指語的熟練掌握,利用聲旁記憶法來串聯(lián)有相同聲旁的字,啟發(fā)學生聯(lián)想記憶。對于獨體字要讓學生單獨牢記,而對于合體字就可以推廣使用聲旁記憶法來記憶,從而提高記憶效率。
3.強化對字典、《中國手語》、配圖拼音讀物的使用,使學生在動手中記憶生字詞拼音
聽障生視覺比較敏銳,對圖像的記憶力比較強,尤其適合簡筆畫,學習語言更多地依賴視覺渠道,結合圖像理解文字。教師應在開學之初的語文課上就強調字典的運用和《中國手語》的學習,確保班級內的每個學生都掌握查字典的方法,訓練學生快速檢閱生字詞的能力?!吨袊终Z》圖文對照,把漢字、拼音、圖像、手語很好地結合起來,有助于學生理解漢字的意思,記住拼音。一些標注拼音配圖的讀物,有助于學生在閱讀中增強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理解文章含義后再來記憶拼音,多次重復,可以作為課外讀物給拼音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練習。學生對配圖拼音讀物能較好理解后,要立刻換成純文本。字典、《中國手語》、配圖拼音讀物的學習最好在聽障一年級上學期經過教師的督促形成學習常規(guī),使學生養(yǎng)成使用工具書主動學習的習慣。聽障中職二年級學生正處于由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的時期,教師可以使他們慢慢擺脫認知事物的“圖像本位”和“動作本位”,形成文字思維,慢慢靠近正常人的“文字本位”的認知方式。由于聽障生接觸的漢語信息少,課外漢字讀物要一直陪伴他們,以提高閱讀能力,培養(yǎng)閱讀技巧。
4.同伴互助,鞏固學優(yōu)生的基礎,提高學困生的拼音水平
雖然特殊教育是采用5~12人的小班教學,可是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決定了個別輔導的必要性。如果教師把大量的時間用在個別輔導上,教學內容就難以系統(tǒng)化。在盲生管理中,教師把全盲生和低視生結對子,讓一個低視生帶領一兩個全盲生去打飯、跑操,提高了做事效率,增進了同學情誼。在拼音學習中,也完全可以讓口語聽力較好的同學幫助拼音水平薄弱的聾生。首先,要擺正學生心態(tài)。對學優(yōu)生要教導他們不要有自私的狹隘心理,助人自助,在幫助學困生解決難題的過程中學優(yōu)生自己的拼音知識可以得到鞏固,還能交到好朋友;對學困生,也要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教導他們虛心求教,不要抱殘守缺、不思進取,不然學習會被遠遠落下。
三、結語
目前,漢語拼音已經成為識讀漢字、學習普通話、培養(yǎng)和提高閱讀及寫作能力的重要工具,因此對聽障學生開展拼音教學十分必要。教師應讓學生拼音、聲調一起學,利用圖形提示法個別輔導,強化學生對字典、《中國手語》、配圖拼音讀物的使用,引導學生開展同伴互助,從而提高聽障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季佩玉,黃昭鳴.聾校語文教學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汪飛雪,吳靜.聽覺障礙學生教學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3]王薇,鄭方.分層教學在中職聽障生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遼寧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05).
[4]王薇,胡勝.中職教育聽障生語文教學實踐探析[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