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說明文教學應在“目標定位”中樹立語文意識,在“厘清脈絡”中挖掘語文元素,在“說明方法”中領悟獨特表達,在“細品賞讀”中探究言語秘妙,在“模仿創(chuàng)新”中落實篇章訓練。要注重語文元素挖掘,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說明文教學;語文元素;語文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05-0079-01
說明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因其“科普味有余,語文味不足”而成為語文教學的難點。筆者認為說明文教學應在“目標定位”中樹立語文意識,在“厘清脈絡”中挖掘語文元素,在“說明方法”中領悟獨特表達,在“細品賞讀”中探究言語秘妙,在“模仿創(chuàng)新”中落實篇章訓練??傊?,說明文教學,不應肥了科學的“田”,荒了語文的“園”。
一、在“目標定位”中樹立語文意識
第一,依據(j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定位目標?!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教師在確立說明文教學目標時,應緊緊圍繞《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第二,緊扣“文體特征”定位目標。說明文不同于其他文體,它通過語言文字客觀陳述,讓讀者了解事物的特點。教師要挖掘說明文所包含的獨特內(nèi)涵,緊扣文體特征定位教學目標。第三,著眼學生“言語發(fā)展”定位目標。說明文教學應以學生的言語發(fā)展為基點定位教學目標,引領學生在言語實踐中發(fā)展言語能力,提升語文素養(yǎng)。
二、在“厘清脈絡”中挖掘語文元素
能迅速獲取準確信息,厘清文章脈絡,是學生讀懂說明文的關鍵。教師在教學中可引導學生設計學習單,力求達到牽一“脈”而動“全身”的效果。例如,《新型玻璃》課后的練習題: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介紹了幾種新型玻璃,它們有什么特點和作用。教師可引導學生設計一個表格,把它們的特點和作用填在表格里。鑒于學生的學情,教師可提前布置自制表格、完成課后練習題的作業(yè)。課堂上,教師重在引導學生說說思考過程,按照新型玻璃名稱、特點、作用整理如下:
《新型玻璃》學習單
夾絲網(wǎng)防盜玻璃:自動報警,防盜。
夾絲玻璃:非常堅硬,不易破碎,安全可靠,高層建筑采用。
變色玻璃:能反射陽光,隨著陽光的強弱改變顏色,自動調(diào)節(jié)室內(nèi)光,“自動窗簾”。
吸熱玻璃:夏天,阻擋陽光;冬天,阻擋冷空氣進室內(nèi),冬暖夏涼。
吃音玻璃:消除噪音,減弱噪音強度。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習單作為學習的支架,旨在幫助學生準確把握文本的核心內(nèi)容,理清課文思路和整體框架,進而提升閱讀說明文的能力。
三、在“說明方法”中領悟獨特表達
說明文教學的核心就是教會學生閱讀說明文的方法,學習作者的表達技巧。例如,《鯨》一文多處運用了列數(shù)字、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方法,是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范例。教師在選擇教學內(nèi)容時,應引導學生在“說明方法”中領悟其獨特的表達。首先,引導學生找出文中使用說明方法的例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總結(jié)各種說明方法的特征。列數(shù)字:一般列舉兩個及以上數(shù)字,而且這些數(shù)字必須真實可信;作比較:把……和……進行比較;打比方:把……比作……;舉例子:句子常出現(xiàn)以下詞語:拿……來說、如、比如、例如等。然后,為學生搭建語用平臺,讓學生用兩種或多種說明方法,從大小、顏色、形狀、作用等方面介紹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最后,以卡片的形式進行小結(jié),引導學生尋找習作或課外書中運用說明方法的例子,使散亂的知識碎片組成完整的知識板塊,存儲在學生的記憶深處。
四、在“細品賞讀”中探究言語秘妙
說明文的語言風格除了準確簡潔,也各有風采。因此,挖掘言語的“增值”點,探究說明文言語的秘妙,是說明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第一,細品精準語言。說明文教學,要依據(jù)文本特點決定語言教學的側(cè)重點。入文學習語詞特點,出文學會語詞運用,在出入之間,教師敲擊的是表達中的關鍵點——精準的遣詞造句,學生體會到的是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第二,賞讀精彩句段。葉圣陶先生曾說:“說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來說話,說明文未嘗不可帶一點風趣?!钡拇_,說明文教學不應讓科學沒有了生命,讓文字失去了魅力,讓情感游離了文本,說明文教學既要有理性分析,也應該有感性的領悟及書聲瑯瑯的美讀,這才是真正靈動的語文課堂。
五、在“模仿創(chuàng)新”中落實篇章訓練
語文的核心目標是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說明文教學不應忽視“寫”的訓練,教師應適時為學生創(chuàng)設“活學活用”的平臺,促進學生言語的發(fā)展。第一,隨文練筆。如果說閱讀是輸入,那么習作就是輸出。隨文練筆,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還能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第二,生活作文。生活的外延就是作文的外延,教師引導學生把目光轉(zhuǎn)向生活,就會發(fā)現(xiàn)說明文寫作的廣闊空間。走進樓盤,能看到房產(chǎn)公司的房地產(chǎn)企劃書;購買家電,能看到電器的使用說明書。第三,創(chuàng)意寫作。創(chuàng)意點亮生活,創(chuàng)意豐富寫作,說明文不光講究使用,更講究創(chuàng)意。
總之,說明文教學,不應肥了科學的“田”,而荒了語文的“園”。身為語文教師,應充分把握文體特點,以語文教學的眼光挖掘說明文的語文因素,扎扎實實地進行語言訓練,讓說明文課堂充滿濃濃的語文味,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趙信軍.小學語文趣味教學的幾點嘗試[J].甘肅教育,2015(23).
[2]王兆芬.優(yōu)化教學策略,開展小學語文趣味教學[J].內(nèi)蒙古教育,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