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穎
周六,門診來了一位35歲的女性,她說:“我感覺自己很煎熬,雖然每天都在朋友圈‘曬一些快樂的事情,可內心其實并不快樂。我經(jīng)常情緒低落,有時會默默地流淚,感覺生活很苦,人與人之間感情淡漠,甚至想過1人為什么要活著這樣的問題……每天下班后拖著疲憊的身心回到家,什么事也不想做,食欲明顯下降。我好想一走了之,甚至結束生命……”
這位女性最終被診斷患有抑郁癥。抑郁癥是常見的心理障礙,以持續(xù)的心境低落、興趣減退、活動減少等為主要特征,嚴重者可引起自殘、自殺等不良事件。值得注意的是,在門診的抑郁癥患者中,很多都是女性。近年來,許多學者也對抑郁癥的性別差異進行了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女性抑郁癥發(fā)病率約為男性的2倍。這是什么原因?哪些因素讓女性離抑郁更“近”?
抑郁癥的遺傳率為30%~40%,而女性的遺傳風險高于男性。女性的情緒較容易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而在不良環(huán)境下,遺傳因素會增加特定精神障礙的易感性。
女性激素也是抑郁癥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激素可調控腦內多個參與抑郁癥發(fā)生、發(fā)展的神經(jīng)遞質系統(tǒng),以及個體對環(huán)境因素的敏感性。從青春期、孕產(chǎn)期到更年期,女性的不同生命周期都伴隨著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而激素水平的劇烈變化,會使發(fā)生抑郁的風險顯著升高。有研究表明,雌激素水平下降、促卯泡激素水平升高,對絕經(jīng)期女性而言,都是出現(xiàn)抑郁的危險因素。經(jīng)前期緊張、產(chǎn)后的情緒低落、更年期的焦慮等,都與女性激素水平不穩(wěn)定有關。
女性睡眠障礙者人數(shù)多于男性。長期失眠會使人思考能力和記憶力下降、內分泌紊亂、精神萎靡、焦慮、煩躁,甚至誘發(fā)或加重精神痛苦,引發(fā)抑郁。
從青春期開始,女性的情緒不穩(wěn)定性就顯著高于男性。女性更容易經(jīng)歷焦慮、憤怒、內疚和抑郁情緒,應對環(huán)境未知結果的抗壓力能力較差。于是,女性更有可能將普通情況詮釋為“危險信號”,將小挫折看成“大磨難”。女性相對較脆弱、膽小,更渴望親密的人際關系和得到他人及社會的認同,面對人際方面的壓力和負性生活事件的時候,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為此煩惱。這些特質也是抑郁癥的高危因素。
通常情況下,男性對社會心理應激的生理反應更大,更容易出現(xiàn)攻擊他人的言行。而女性的應激反應相對較小,對待負性生活事件,她們更傾向于將原因歸結為自己能力欠缺或性格不好。從進化角度出發(fā),這一現(xiàn)象是為了保護胎兒免受母體應激的影響。然而,應激反應調動較弱與更高的抑郁風險相關?;诰穹治龅摹熬癜l(fā)泄”理論認為,人將體驗到的負性情緒及時發(fā)泄出來,是維持心理健康的關鍵因素;如果長期抑制憤怒情緒,最終將導致抑郁。
人大腦里有一個叫“杏仁核”的結構,雖然體積不大,但和人類的情感調節(jié)有著密切聯(lián)系,在情緒反應和情感記憶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茖W家發(fā)現(xiàn),女性抑郁癥患者杏仁核體積縮小較男性患者更明顯。盡管青春期女性杏仁核體積縮小并不直接與抑郁癥風險相關,但可能造成女性對負性事件敏感性增加,繼而增加患抑郁癥的風險。
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最初出現(xiàn)情緒低落時,男性喜歡通過參加體育活動發(fā)泄和擺脫自己的抑郁情緒,轉移注意力;女性往往不愿意活動,她們會不自主地進行“心理反芻”,即反復思慮情緒低落發(fā)生的可能原因并給出各種可能的解釋,被動重復地體驗傷痛,延長了抑郁情緒的持續(xù)時間。長期如此,進展為抑郁癥的風險大大增加。
有研究發(fā)現(xiàn),女性社會經(jīng)濟地位和受教育水平越高,抑郁癥發(fā)病風險越小。這說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應對生活事件時思考問題比較全面,心態(tài)相對較好;低收入、低學歷者,由于社會接觸面較窄,在經(jīng)歷負性生活事件時,解決問題的途徑較少,更容易引起較重的負性情緒。
心理學研究還發(fā)現(xiàn),女性抑郁和婚姻質量明顯相關?;橐鲫P系的不協(xié)調使已婚女性心理和生理長期處于應激狀態(tài),情緒低落、內心痛苦等癥狀得不到配偶的理解和安慰、疏導,致使心力過度勞累,心理耗竭,誘發(fā)抑郁。而對于本身就有抑郁的患者來說,較差的婚姻質量會使原本低落的心境變得更差,可謂“雪上加霜”。
針對女性的暴力是一個全球性的嚴重問題,包括軀體(性)虐待、強奸、性別歧視等,在某些地區(qū)還存在強迫結婚及生育等。這些應激事件可能增加女性罹患抑郁癥的風險。早年成長經(jīng)歷中的負性事件,如軀體(情感)虐待、被忽視,會形成“解不開的結”存在于身體中,這些“結”會使人身體“非常僵硬”。而在之后的人生中,只要有相關事件或場景“喚醒”這些往事,痛苦、焦慮、自卑等情感就會重現(xiàn),令生活“看不見陽光”。
目前,世界各國精神衛(wèi)生專家都高度關注“女性抑郁”的問題。從大的方面講,全社會都應該維護女性權益,為她們建立溫暖、寬容的社會和家庭支持系統(tǒng),給予女性必要的人文關懷,使她們得到心理支持和安慰,感受到幸福。從個人角度講,女性要學會維護自己的身體健康,了解自己的身體特點,保證充足睡眠,參加適當?shù)捏w育鍛煉;合理地進行自我心理調適;遇到不良情緒時,要通過合理的方式宣泄(如轉移注意力、向親友傾訴等);注意個人的自我成長,多學習新知識,同時注意維持良好的家庭關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