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津,張海,徐三榮
(江蘇大學附屬醫(yī)院普外科,江蘇 鎮(zhèn)江 212001)
肝細胞肝癌是肝臟原發(fā)性惡性腫瘤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具有發(fā)展隱匿、進展迅速、復發(fā)容易、預后不佳等特點,患者確診時多為晚期[1]。目前,針對肝癌的治療方法仍然以外科手術進行局限性切除為主,但由于肝癌的特殊性,往往只有部分患者符合肝臟腫瘤手術切除指征,因此,化療成為治療肝癌的重要手段[2]。多柔比星是臨床上常用的高效性廣譜化療藥物之一,長期使用易使腫瘤細胞產生明顯的耐藥性,致化療效果降低,嚴重影響肝癌患者的生存和預后[3]。COTE1基因,即人FAM189B基因(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189 member B),廣泛表達于心臟、肝臟、肺等多個臟器[4]。有研究表明,COTE1能通過與WWOX(WW domain-containing oxidoreductase)相結合參與肝癌細胞的凋亡過程,影響肝癌細胞的增殖與轉移[5-6],而WWOX又能夠通過凋亡途徑來逆轉肺癌、骨肉瘤等細胞的耐藥,提高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7-8]。但是,COTE1在腫瘤細胞耐藥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擬探討COTE1對肺癌細胞凋亡水平的影響,揭示COTE1在肝癌細胞耐藥中的作用。
人肝癌PLC/PRF/5細胞株購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COTE1短發(fā)夾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慢病毒表達載體購自蘇州吉瑪基因有限公司;MEM(美國Hyclone公司);胎牛血清(美國Gibco公司);多柔比星(大連美倫生物技術有限公司);CCK-8試劑盒(日本同仁化學公司);RIPA裂解液、cocktail蛋白酶抑制劑(美國Sigma公司);羊抗人COTE1抗體(美國Santa Cruz公司);GAPDH抗體、β-肌動蛋白、驢抗羊二抗、兔抗小鼠二抗、嘌呤霉素、ECL試劑盒和BCA蛋白濃度測定試劑盒(上海碧云天生物公司);Annexin V-Alexa647 fluor/PI凋亡試劑盒(南京福麥斯生物公司)。
人肝癌細胞株PLC/PRF/5培養(yǎng)于含10%胎牛血清、100 U/mL青霉素、100 U/mL鏈霉素的MEM中,置于37 ℃、5%CO2恒溫孵育箱內,取對數生長期細胞進行實驗。
將PLC/PRF/5肝癌細胞分為shRNA組和對照組,分別接種于6孔板;次日細胞匯合度達30%~50%時,shRNA組加入(1~2)×106/U慢病毒和2 μL多聚賴氨酸,使終濃度為5 μg/mL;24 h后換液;48 h后于熒光顯微鏡下觀察感染效率;加入0.1 μg/mL嘌呤霉素進行細胞篩選。對照組加入相同濃度的無關序列慢病毒,其余處理同shRNA組。shRNA組慢病毒靶序列:5′-GTATGTAAGCCTTCAATAA-3′,對照組慢病毒靶序列:5′-TTCTCCGAACGTGTCACGT-3′。
收集相應處理后的細胞,按照說明書提取各組細胞總RNA,再經過反轉錄合成cDNA模板,最后進行熒光定量PCR檢測。擴增條件:95 ℃預變性30 s,95 ℃ 5s,60 ℃ 30 s,72 ℃ 30 s,共40個循環(huán),95 ℃ 1 min,55 ℃ 30 s,95 ℃ 30 s收集熒光。引物序列:COTE1上游引物 5′-GGGCTCTGACCTAGGCTTCT-3′、下游引物5′-ACAGAAGCTCTCCCAGTCCA-3′;β-肌動蛋白上游引物5′-AGAGCCTCGCCTTTGCCGATCC-3′,下游引物5′-CTGGGCCTCGTCGCCCACATA-3′。擴增結果采用ΔΔCt法計算相對定量。
收集相應處理后的細胞,用預冷PBS清洗3次;每孔加入100 μL RIPA細胞裂解液和1 μL cocktail蛋白酶抑制劑,冰上裂解30 min;用細胞刮刀刮取細胞,4℃行13 000 r/min離心15 min;取上清液,BCA法測蛋白濃度??偟鞍仔?0% SDS-PAGE,濕轉1.5 h至PVDF膜;用含5%脫脂奶粉的TBST室溫封閉1 h;加入羊抗人COTE1抗體(1 ∶200)、GAPHD抗體(1 ∶1 000),4 ℃孵育過夜;TBST洗膜3次,每次10 min;加入相應的HRP標記的二抗(1 ∶5 000)室溫孵育1 h;再洗膜3次;采用ECL化學發(fā)光試劑顯色。
將shRNA組及對照組細胞分別以每孔1×104個接種于96孔板,待細胞貼壁后,加入不同濃度的多柔比星(終濃度為0,0.125,0.25,0.5,1.0 μg/mL)培養(yǎng)48 h;每孔加入10 μL CCK-8試劑,培養(yǎng)2 h;用酶標儀檢測D(450 nm)值;每個濃度設置3個復孔。
將shRNA組及對照組細胞分別以每孔2×105個接種于6孔板中,各設3個復孔,待細胞貼壁后,加入多柔比星使終濃度為0.25 μg/mL,培養(yǎng)48 h;按照Annexin V-Alexa Fluor647/PI凋亡試劑盒說明步驟收集細胞,進行流式細胞術檢測。
慢病毒轉染細胞并經過0.1 μg/mL嘌呤霉素篩選1周后,熒光顯微鏡下幾乎全部細胞均可見綠色熒光,提示慢病毒轉染成功。見圖1。
圖1 熒光顯微鏡下熒光蛋白的表達(200×)
實時熒光定量PCR顯示,shRNA組COTE1 mRNA表達較對照組顯著降低(t=10.329,P<0.05);進一步蛋白質印跡結果顯示shRNA組COTE1蛋白表達也明顯降低(t=3.459,P<0.05),見圖2。由此表明,shRNA組的目的基因COTE1被抑制,可進行后續(xù)實驗。
圖2 實時定量PCR和蛋白質印跡法檢測COTE1-shRNA的干擾效果
CCK-8檢測結果顯示,肝癌細胞經慢病毒感染后,多柔比星對細胞的增殖抑制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且呈濃度依賴性。見圖3。
*:P<0.05
流式細胞術檢測結果顯示,經多柔比星處理后,shRNA組細胞凋亡率較對照組明顯升高(t=-4.038,P<0.05),見圖4。由此表明,抑制COTE1表達可促進肝癌細胞凋亡。
文獻表明,慢病毒載體具有轉染率高,持續(xù)時間長等優(yōu)點,能實現目的蛋白長期、穩(wěn)定的有效表達[9]。本實驗通過將攜帶有COTE1基因干擾序列的慢病毒載體感染肝癌PLC/PRF/5細胞,并在嘌呤霉素的篩選下得到COTE1基因穩(wěn)定沉默表達的細胞,最后驗證目的基因COTE1表達被顯著抑制。
圖4 流式細胞術檢測兩組肝癌細胞株的凋亡率
既往研究發(fā)現,癌基因在耐藥細胞株中表達較親本細胞升高或降低,而利用反義寡聚核苷酸下調這些基因的表達,促進凋亡蛋白或凋亡通路因子的激活,能夠增強腫瘤的化療增敏作用。如通過干擾大腸癌SW480細胞中HSPA27表達,能夠提高5-氟尿嘧啶對腫瘤細胞的促凋亡作用,增強細胞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10]。本實驗研究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不同濃度多柔比星處理后shRNA組細胞的增殖抑制率均明顯升高,表明抑制COTE1表達能夠增強多柔比星對肝癌細胞的化療作用。同時,多柔比星處理后的細胞凋亡率也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COTE1能夠通過促進細胞凋亡來增強化療藥物的抗腫瘤效果,逆轉細胞耐藥,但其通過何種途徑,有待進一步實驗研究。
綜上所述,抑制COTE1表達能夠增強肝癌細胞對多柔比星的化療敏感性,逆轉肝癌細胞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