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軍
(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山東濟南 250358)
近年來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不禮貌現象進行了分析,例如王可媛(2019)從順應論視角下對策略型不禮貌進行研究,另外還有其它的學者,賴小玉(2013)、李穎(2018)等從人際關系管理的角度進行了解讀。學者們研究不禮貌涉及的話題有醫(yī)患交流、文學作品、訪談節(jié)目等,但是很少有研究節(jié)目中評委在其點評的過程中所使用的不禮貌策略,所以本文以《演員的誕生》和《我就是演員》中評委的點評為例,來分析其中所使用的不禮貌策略及其原因。
關于不禮貌的理論框架,不同的學者從不同角度構建了不同的模式,其中以Culpeper(1996,2005)和Bousefield(2008)提出的不禮貌框架影響最大。Culpeper(1996,2005)根據Brown&Levinson (1978)的禮貌框架將不禮貌策略分為5大類,它們分別是直接不禮貌、積極不禮貌、消極不禮貌、虛假不禮貌和拒絕執(zhí)行禮貌。Bousefield(2008)在Culpeper的基礎上將不禮貌框架簡化為兩類,即直接不禮貌策略和非公開的不禮貌策略。直接不禮貌策略指的是說話者采用直接的方式威脅并攻擊對方的面子,包括使用批評、質問、尋求對立、威脅、譴責和禁忌語等策略;非公開的不禮貌策略指的是說話者采用間接的方式來威脅對方的面子,包括諷刺或虛假禮貌、不使用禮貌等策略。本文將使用Bousefield(2008)的不禮貌框架來分析《演員的誕生》和《我就是演員》中評委所使用的不禮貌策略。
本文以《演員的誕生》和《我就是演員》中的對話為研究語料,通過Bousefield(2008)的不禮貌框架來分析電視節(jié)目中評委不禮貌策略的使用及其原因。在節(jié)目中張國立、伊一是主持人,章子怡、劉燁是常駐導師,謝娜是飛行導師(暫駐導師),何泓姍、王陽、杜淳、鄭爽是演員。
4.1.1 質問:質問通常是以疑問句的形式,向聽話者提出質問,挑戰(zhàn)對方的立場、權力,信仰等(Bousefield ,2008:132)。
(1)章子怡:孩子,你真的沒明白,你把剛才那東西做的一模一樣的。
何泓姍:不是,我以為要跳這個舞。
章子怡:不要跳了,你就拿到這個你什么反應,你會不會求她,你讓我做什么都行,我想活著,你可以有各種各樣的反應啊,怎么又在這倒呢?
——《我就是演員》2018-09-29
在例(1)中當何泓姍第二次表演結束后,章子怡對何泓姍第二次失誤表現出不滿,以疑問句的形式提出質問“怎么又在這倒呢”,表達了對演員的再次出錯的不滿,從而威脅了對方的面子。
4.1.2 尋求對立/避免一致:敏感話題或者僅僅是完全反對/避免同意聽話者的立場(Culpeper,1996; 轉引自Bousfield,2008:85)
(2)謝娜:我剛剛看了,特別是在鏡頭上面,就可以看到他們很多小的眼神,一直在這個情景里面。特別是杜淳,因為我之前都看他演的一些青春劇什么的,所以今天還是給了我震撼。特別是他和王陽,他們拿著槍對著的時候,他們兩個的眼神,反正我是演不出來,我覺得他們演的特別好。
章子怡:恕我直言,我一直感覺,我進不去,我不知道為什么?因為這個戲,前一半,我覺得實在是特別尷尬,四個人坐在那兒,我不知道你們會不會舒服。
——《我就是演員》2018-11-03
在例(2)里當謝娜表達對演員的演技表示認可時,章子怡表達了相反對立的觀點,即表達了對謝娜觀點不認同,通過“進不去”、“特別尷尬”這些詞表達了對演員演技不認可的同時,也表達了與謝娜觀點的不一致,通過表達與對方的觀點對立,從而威脅了對方的面子。
4.1.3 批評:批評是指說話者對聽話者的缺點、錯誤、不當言語行為等做出評價,提出意見,并常常伴隨有對其人格的攻擊(冉永平,2011)。
(3)張國立:子怡,其實剛才看這段戲的時候,我一直在觀察你,因為這是你演過的一部電影叫《臥虎藏龍》。
章子怡:我其實是很失望的,我覺得你們在臺上表演只是做一種模仿,沒有把角色的臺詞吃透它,嚼碎它,對于角色可能也不理解,有點兒消化不良的感覺,真的是要去做一個角色的話,沒有準備好就不要去碰它。
——《我就是演員》2018-09-08
在例(3)里章子怡直接表達出對演員表演的批評,尤其是在“我其實是很失望的”這句話,直接表達了對演員表演的不到位的一種消極評價,在之后章子怡表達出自己失望的原因,說他們的表演只是做一種模仿,沒有把角色給吃透,通過這些批評直接威脅了對方的面子。
4.2.1 諷刺或虛假禮貌:說話者通過不真誠或者虛假禮貌的方式來實現不禮貌(Culpeper,2005)。
(4)伊一:劉燁老師,您還滿意嗎?
劉燁:滿意。
宋丹丹:我覺得劉燁老師可以上去演,他真的演的非常好。
章子怡:你滿意什么?
劉燁:你說我滿意什么?
章子怡:他們一點兒信念感都沒有,你滿意什么?鄭爽一直在笑場,你滿意什么?
劉燁:你因為鄭爽演的你當年的角色,我覺得你對她太苛刻,我覺得鄭爽演的非常好。
章子怡:你要演,你懂不懂戲啊?
——《演員的誕生》 2017-10-28
在例(4)中劉燁和章子怡進行了一系列的問句,從第一句章子怡的問句“你滿意什么?”到劉燁的回答“你說我滿意什么?”,這些問句看似是禮貌的,但實際上表達的是對對方的諷刺,表示了對對方的不認可,在最后一句章子怡問劉燁“你懂不懂戲啊”,對劉燁作為一名專業(yè)演員和評委的身份進行了挑戰(zhàn),從而威脅了對方的面子。
首先,評委在進行點評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出對方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議的過程,這個過程本身就存在著威脅對方面子的傾向。其二是由于權力的不對稱性,由于交際雙方在權力上有著很大的不對稱性,評委擁有較大的權力,所以評委在進行點評時在不禮貌用語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選擇權,而演員在權力上相對處于弱勢地位,對于評委不禮貌用語在大部分情況下只能選擇接受。第三個是娛樂功能,電視節(jié)目的一個重要的功能是娛樂功能,Culpeper(2011)提出說話者通過不禮貌用語犧牲目標對象的利益,來給其他參與者帶來娛樂。評委與演員、評委與評委之間的不禮貌話語可以增加趣味性,使觀眾從中感到娛樂。
本文用Bousefield(2008)的不禮貌策略對《演員的誕生》和《我就是演員》中評委的話語進行分析,發(fā)現評委在點評的過程中使用了很多的不禮貌用語。例如直接不禮貌策略中有質問、尋求對立、批評等,在非公開的不禮貌策略中有諷刺或虛假禮貌等。接下來又進一步分析了評委不禮貌策略使用的原因,包括評委點評本身存在威脅面子傾向、評委和演員之間的權力差別、電視節(jié)目的娛樂性三個方面。最后還需指出,本研究由于采集的語料不夠全面,在分析材料方面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希望之后的研究能夠在收集足夠語料的基礎上可以進行更加充分全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