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文
在一線從事高中數(shù)學教學工作的教師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根據(jù)班級學生的需求選擇性地進行試卷講評.在講解過程中,學生有時會打斷你事先的教學預設,沒有按照教師的思路往下走.我個人認為這很正常,作為教師就應該尊重學生的思考,即使學生的想法是錯誤的,也應該讓學生表達出來.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我們不能把一節(jié)課教學目標是否完成,教學重難點是否突破這一常規(guī)的評價標準作為每一課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講學生之所想,讓學生始終在深入思考,這也不是在教學嗎?筆者個人教育的本質(zhì)就是激勵、喚醒,努力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學會數(shù)學地思考問題,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下面一道題目是筆者在教學中遇到的一個案例,一個解法點評完了,學生在下面議論或舉起手來:老師我不是這樣想的.課堂教學秩序被打斷了,一種新的解法誕生了,一堂課就這樣在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相互感染下悄然結(jié)束,學生們很愉快享受了各種解法和想法,而筆者的教學任務卻沒有完成!時間去哪兒了?
下面是筆者對這一節(jié)課學生解法和想法的總結(jié),如有不妥,敬請諒解!
題目 雙曲線x29-y216=1的兩個焦點為F1,F(xiàn)2,點P在雙曲線上,若PF1⊥PF2,則點P到x軸的距離為多少?
教師點評:解法3的思路不同于解法1和解法2,少數(shù)學生是通過構(gòu)造方程來處理說明思考得較深入,方程①利用已知條件,方程②學生們是很容易想到的.通過解方程組得到點P到x軸的距離為165.學生在下面議論我這樣做是否可行?
不知不覺下課鈴聲響了,一節(jié)課就這樣匆匆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