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錢塘新區(qū)教師教育學院 童永芳
如圖1,把某矩形紙片ABCD沿EF、GH折疊(點E、H在AD邊上,點F、G在BC邊上),使點B和C落在AD邊上同一點P處,點A的對稱點為點A′,點D的對稱點為點D′.若∠FPG=90°,△A′EP的面積為4,△D′PH的面積為1,則矩形ABCD的面積等于______.
圖1
矩形折疊問題主要考查圖形變化中的軸對稱.了解軸對稱的概念,探索軸對稱圖形的基本性質(zhì):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全等,對應點的連線被對稱軸垂直平分,是教學中的重點.顯然,本題承載了課標對軸對稱的考查要求.
問題中的條件有:①矩形ABCD沿EF、GH折疊(點E、H在AD邊上,點F、G在BC邊上),點B和C落在AD邊上同一點P處;②∠FPG=90°;③△A′EP的面積為4,△D′PH的面積為1.結(jié)論是求矩形ABCD的面積.
由∠FPG=90°,∠A′=∠A=90°,∠D′=∠D=90°,得PF∥A′E,PG∥D′H,則△A′EP與△D′PH相似.又△A′EP的面積為4,△D′PH的面積為1,則兩三角形的相似比為2∶1.由折疊可得PA′=AB=CD=PD′,從而求出△A′EP的每一條邊和△D′PH的每一條邊,再根據(jù)折疊知道AE=A′E=4,HD=HD′=1.最后由AB=2,AD=,得矩形ABCD的面積為
解出答案后,我們?nèi)ゼ毤毞治鲱}目中每一個條件和結(jié)論,意外收獲一些有趣的結(jié)論.
折疊矩形一次,將矩形紙片ABCD沿EF折疊(點E在AD邊上,點F在BC邊上),使得點B落在AD邊上,這只要AD≥AB即可,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利用圖2的方式從普通的A4紙中折出一個正方形.但是,此時按要求將點C也折起,落在同一點P處,顯然做不到.
圖2
利用剛才的結(jié)論,點B落在AD上需要AD≥AB,同樣,點C 落在AD 上需要AD≥CD.顯然,若要點B和C落在AD邊上同一點P處,則AD≥2AB,即BC與AB之比大于或等于2.如圖3所示.
圖3
折疊矩形兩次,矩形紙片ABCD沿EF、GH折疊(點E、H在AD邊上,點F、G在BC邊上),點B和C落在AD邊上同一點P處,當AD>2AB時,我們得到新的研究對象△PFG,對于三角形,我們研究邊和角及它們的關(guān)系,常見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我們先來看是否可以是等腰三角形.
(1)△PFG是等腰三角形.
顯然,當點P位于AD的中點處時,PF=FG.
圖4
如圖4,在AD上截取AQ=AB,當點P與Q重合時,△PFG為直角三角形,此時若FG=FP,△PFG就是以F為頂角頂點的等腰三角形,此時GC=PG=FG,BC與AB之比為+2,是最小的.當然,在這個比值下,由對稱性可得當點P在AD的中點右側(cè)時也存在以點G為頂角頂點的等腰三角形.
在剛才的探究過程中,如圖3、4,都存在以點F(G)為直角頂點的直角三角形.那∠FPG會等于90°嗎?
(2)△PFG是直角三角形.
在點P移動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FPG先變大,再變小,當點P位于AD的中點處時∠FPG最大,而此時PF=PG,即在這個時刻,若∠FPG等于90°會滿足要求.縮短AB的長,∠FPG會變大,成為鈍角,即點P在AD的中點左、右兩個時刻會有直角的情況存在.所以說在PF=PG,∠FPG=90°時(如圖5),BC與AB的比值最小,其值為+2.而當BC與AB的比值大于+2時,如圖6,∠FPG=90°.同理,根據(jù)對稱性可知,點P在AD的中點右側(cè)時也存在∠FPG=90°的情況.
圖5
圖6
繼續(xù)研究∠FPG=90°的情況.
圖6中,連接BE、BP、CH、CP,易得四邊形EBFP、PGCH為菱形,根據(jù)菱形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易得∠BPC等于135°.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如圖7,固定BC,若∠BPC 等 于135°,則點P在圓心角為90°的四分之一圓弧上,經(jīng)過點P作出矩形ABCD都滿足∠FPG=90°.
圖7
如圖8,當點P位于弧BC的中點處時,AB最大,連接OP交BC于點I.設(shè)PI=AB=1,OB=r,根據(jù),得與之前計算的結(jié)果吻合.
另外,在圖1中若連接A′D′,則由△A′EP的面積為4,△D′PH的面積為1,可得△PA′D′的面積為2,則很快求得PA′=PD′=2.其原理如圖9,在△ABC中,點D在BC上,DE∥AC,DF∥AB,因為,所以,所以
圖9
圖10
在探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點P從點A到點D的運動過程中,∠FPG先變大,再變小,當點P位于AD的中點處時∠FPG最大.既然∠FPG的度數(shù)隨點P運動而改變,這符合函數(shù)的概念,如果設(shè)AE的長為自變量x,∠FPG的大小為因變量y,那么y關(guān)于x是怎樣的函數(shù)?是我們熟系的函數(shù)類型嗎?
對△PFG的形狀進行探究,主要研究△PFG的邊和角的大小及關(guān)系,關(guān)于△PFG的周長,其值即為邊BC的長,是問題的前提條件BC與AB的比值中的信息,那么△PFG的面積的值關(guān)于線段AE的長會是什么函數(shù)關(guān)系?同樣,我們以BC=5、AB=1(BC與AB之比大于+2)為例,作出圖像,觀察圖像(如圖11),是二次函數(shù)嗎?無法判斷.
事實上,我們設(shè)AE的長為自變量x,△FPG的面積為因變量y,求出y 關(guān)于x 的函數(shù),其表達式為y=,作出圖像,如圖12中的虛線,顯然不是二次函數(shù).
圖11
圖12
探究把某矩形紙片ABCD沿EF、GH折疊(點E、H在AD邊上,點F、G在BC邊上)問題,我們得到一些有趣的結(jié)論:
①若要點B和C落在AD邊上同一點P處,則BC與AB之比大于或等于2.
②當點P位于AD的中點處時,△PFG是以點P為頂角頂點的等腰三角形;當BC與AB之比大于或等于時,△PFG可以是以點F(G)為頂角頂點的等腰三角形.
③當點P在距離點A或點D一個AB的長度時,△PFG是以點F(G)為直角頂點的直角三角形;若要∠FPG=90°,則BC與AB之比大于或等于
我們猜想:①∠FPG的度數(shù)關(guān)于AE的長可能是二次函數(shù)(有待讀者驗證);
②△PFG的面積關(guān)于AE的長也可能是二次函數(shù)(結(jié)果不是).
中考試題凝聚了命題者的心血,其內(nèi)涵豐富.在解題或解題教學中若僅僅解出答案就停止腳步,猶如入寶山而空返,十分可惜.日常教學中,教師若能引導學生對優(yōu)秀的中考試題進行深度探究,并對問題提出新的猜想,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熱愛探究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的意識,最大程度發(fā)揮中考試題的教育教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