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逸宏
【內(nèi)容摘要】初中學生的作文教學由于沒有固定的教材,往往隨意性大、重點不突出,學生覺得無處下筆,教師覺得無章可循這是對作文教學“活教材”的認識、把握不足。只要我們教育引導學生利用好身邊的寫作“活教材”, 善于捕捉課本教材、生活環(huán)境、歷史文化、隨想感悟、優(yōu)秀作文等寫作“活教材”,廣泛積累,量“體”使用,就能有效提升初中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guān)鍵詞】活教材 初中生 寫作能力
初中語文的作文教學由于沒有固定的教材,因而往往出現(xiàn)作文教學隨意性很大、教學重點不突出、教學效果不明顯等問題,如何能把作文教學貫穿于每一節(jié)語文教學中、融入課內(nèi)外閱讀中,充分利用好學生身邊的寫作“活教材”,用“拿來主義”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是初中語文老師在作文教學實踐中亟待解決的難題。筆者作為從事語文教學二十余年的老教師,愿將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和感悟?qū)懗鰜恚云谏倘丁?/p>
一、用好“活教材”之一:語文課本
我們現(xiàn)在的語文教科書基本就是文學作品賞析書,可讓學生在課本所選的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作品中汲取營養(yǎng),積累寫作素材,學會寫作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讓學生從《植樹的牧羊人》《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貓》《狼》等課文標題受到啟發(fā),學會擬醒目、傳神、言簡意賅、點睛式的作文標題;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紀念白求恩》《談骨氣》《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等課文中學習縝密的寫作思路和緊湊的作文結(jié)構(gòu)技巧;從《離騷》《沁園春·雪》《記念劉和珍君》《海燕》《雷電頌》等作品中積累熾熱的愛國激情與責任等素材;從《白楊禮贊》《愛蓮說》等文章中學習由物及理、借事說理、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技巧和方法;從《秋天的懷念》《散步》《金色花》《荷葉·母親》等課文中學習親情類文章的特點,加深感受和理解,豐富情感體驗;從《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喬治美》《故宮博物院》等作品學會抓住事物特征介紹事物,掌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等技巧。
二、用好“活教材”之二:社會生活、自然環(huán)境
社會是一個大課堂,生活是一部教科書。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去讀這部“無字之書”,著名作家陸文夫說;“到兩個寶庫里去尋找東西:生活,書本?!雹俜▏骷夷瓷T趯W習寫作時,他的老師非常注意培養(yǎng)他的觀察力,又一次,老師讓他描寫一百張不同的臉譜,寫出他們細微的差別,莫泊桑在書房里日思夜想,毫無頭緒,于是決定去街市上觀察,把眼睛當做“攝影機”,攝取一張張不同臉孔,回家后趕緊寫出來,終于完成了老師的任務(wù),收到了老師的稱贊。②魯迅創(chuàng)作的《社戲》《故鄉(xiāng)》《孔乙己》等短篇小說的生活題材都取自于她少年時代的生活。高爾基只讀了幾個月書,在社會大學里他讀了很多“無字”的“活書”……因此,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觀察力,讓學生在平凡中見奇特之處,并對其加以捕捉,使之變成學生招之即來的寫作素材。
積累這方面的素材,可以是學生對國家大事、新聞報道或自己身邊的好人好事、生活瑣事的關(guān)注了解,以及受到的啟示、感想。也可以是自己對違反社會公德良俗、不利于社會和諧發(fā)展、破壞社會環(huán)境等不良行為的看法和感悟。還可以是對美麗風景、獨特自然所抒發(fā)的熱愛贊美之情。關(guān)鍵在于要讓學生善于捕捉這些“心靈火花”,及時的把他們記錄下來,裝入自己的“作文素材庫”,寫作的時候才能信手拈來、運用自如。
三、用好“活教材”之三:歷史文化
歷史是生命的歌,歷史有一串串生命構(gòu)成,歷史人物對人生的選擇,為后人的提供了典范的生命范本。他們舉世公認的成就與品質(zhì),自然成為許多話題作文最精妙的論據(jù)。因此,要引導學生閱讀大量的歷史佳作,如《詩經(jīng)》《史記》《唐詩三百首》《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古典名著,才能寫出具有歷史厚重感的好作文,民俗文化是民族的根基,是生動的文化原生態(tài)。從生活習慣到婚喪嫁娶,從口頭交流到行站坐臥,明明白白的生活場景像歷史插圖一樣清晰自然,我們要教育、引導學生通過“每逢佳節(jié)寫感想”“抬頭思古人,低頭省自己”,向別人介紹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民俗風情,從而提高寫作水平。2001年的高考作文《赤兔之死》喚醒了學生在作文取材時的歷史文化意識,此后的中高考作文,許多考生能夠從浩瀚深遠的民族歷史文化中擷取古代先賢的生動事跡來再塑歷史人物,弘揚傳統(tǒng)文化,其出彩文章越來越多,使其成為學生寫作的最重要的“活教材”之一。
四、用好“活教材”之四:隨想感悟
生活中的許多事物會給我們啟示,引發(fā)我們的隨想感悟,我么要善于積累。例如,我們在上放學路上可能會經(jīng)常看到鳥兒在樹枝間嬉戲、鳴叫,它給與我們愉悅樂觀的感受。我們看到路邊的小草經(jīng)千人踩、萬人踏仍蓬勃生長,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頑強。我恩看到路邊“向雷鋒學習”的標語、圖片,會不由自主的想到他無私奉獻、為人民服務(wù)的高尚品質(zhì)和胸懷??吹较﹃栞x照、云霞萬里的壯觀景象,想起“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優(yōu)美詩句。這些的即發(fā)的隨想感悟,其實是我們最真摯的情感流露,最真實的內(nèi)心觀照,也是作文最能打動人的素材,要培養(yǎng)學生積累這些“活教材”的意識和習慣。
五、用好“活教材”之五;優(yōu)秀作文
中低年級學生對一些古典的文學作品可能看不懂,或者沒時間讀完“大部頭”作品,那么多讀優(yōu)秀的作文選,也不失為提高寫作能力的一個辦法。通過閱讀優(yōu)秀作文,學習其命題、立意、構(gòu)思、行文、語言等方面的技法、技巧,也是一條積累寫作素材的“終南捷徑”。語文老師在作文講評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選取具有典型特點的優(yōu)秀作文進行分析、解剖,讓學生明白優(yōu)秀作文的“優(yōu)秀之處”。比如有的題目擬的特別好,有的結(jié)構(gòu)層次很清晰,有的構(gòu)思很巧妙,有的立意很深刻,有的語言表述很優(yōu)美,讓學生通過抓其一點,多做積累,在自己的寫作中活學活用,也能快速提高寫作水平。
總之,我們的作文教學要教育、引導學生善于捕捉課本教材、生活環(huán)境、歷史文化、隨想感悟、優(yōu)秀作文等等“活教材”,注意廣泛積累、量“體”使用,避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 臨時抱佛腳”式的寫作訓練,切實提高初中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 徐采石.陸文夫作品研究[M].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 1987.
[2] 張方.論莫泊桑短篇小說的藝術(shù)特色[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145-147.
(作者單位:甘肅省徽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