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印
【內(nèi)容摘要】要使語文教學走向美學,其中一個方面就是要增加語文教學的情感的投入。用情感營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感情空間,用情感創(chuàng)造教學豐富多彩的精神盛宴、而種美的享受在教學過程中對師生來說都起重要作用。我們從情感入手,設計教學,引導教學,貫穿教學并且鞏固教學。
【關鍵詞】語文教學 情感美
情感體驗是引導學生進入學習境界的一條必經(jīng)之路,也是衡量語文是否達到美的高度的體驗之一,讓學生在美麗的想象中前進,陶醉,樂在其中,老師引導孩子來體驗感受經(jīng)過自己心靈世界加工的另一方讓人向往的美麗世界。學生真正的體驗到課堂中曾經(jīng)世界的再現(xiàn),感受到真善美的生存樣子,讓自己的情趣在雅致的氛圍里成長,讓自己的內(nèi)心在文化的熏陶中打上中國特色的青花瓷般的精美花紋。這樣環(huán)境也好,人物形象也罷,都會在我們的心靈里有一方容納他們的凈土。
一、備課首要任務深入文本體驗教材中作者的情感內(nèi)涵
老師在課前備課之時,首先要深入理解教材內(nèi)容,挖掘教材中蘊涵的內(nèi)在的美的東西,還要認真研究教材中包含的感情色彩以及這些色彩運用的方向和角度,借助的情感化的事物,并深刻領悟和體驗這種內(nèi)化在文章中的情感。這就要求教師自己要先發(fā)掘體會課文中蘊藏的深刻思想內(nèi)涵,多角度,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寫作本文時豐富人生閱歷、思想變化的歷程和寫作的時代背景,這樣你才能明白作品運用寫作的技巧,遣詞造句的目的,感受出創(chuàng)作時的作者匠心獨運,從而能夠引導學生在對有深刻內(nèi)涵的字、詞和句子甚至是修辭的領悟中,受到作品中作者澎湃的內(nèi)心世界,作品中的人物的喜怒哀樂是和我們一個節(jié)奏的,成為了我們讀書感受到的喜怒哀樂的外化,我們就成為作者靈魂的肉體載體,作者的靈魂生活在現(xiàn)在,生活在我們的肉體里。相反,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就會成為讀書的門外漢。
二、課堂上“以情激趣”
上課開始,不管是新授課,還是復習課,甚至是作文課,我都用一段吸引注意力的美語佳句作為開場白,來引導學生滿懷的熱情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新課導入是教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導入順利,可為課堂教學奠定成功基礎。上海特級教師于漪,她就很善于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的情景,喚起學生的情感,使他們在愉悅與情趣盎然的境界里獲得知識?!昂玫拈_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切入點的質(zhì)量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思維,與新課的接軌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好的切入點要求“新、奇、巧”,能抓住學生的情感要求激起學習欲望,調(diào)動學生情感。當然,要做到這些,教師應是一個感情豐富,有情趣,善于調(diào)動學生情感的人。這就需要教師要用自己鮮明的語言,表明自己對某種事物的立場、觀點和態(tài)度,寓美的情感于美的課堂教學之中,去創(chuàng)造語文教學的情感美。
例如,我在教八年級語文課文《三峽》一文時,用了實地拍攝三峽秋景,伴隨音樂的清幽,三峽水的清幽之美,兩岸如畫卷長廊一樣的美麗。然后學生在讀文章,三峽歷歷在目,學生用自己看視頻里的意境,理解性的優(yōu)美語言的描述,有的同學都向往去三峽一趟。三峽不同季節(jié)的美麗在學生的眼里都是風景,我們感覺不是在學《三峽》,而是在用我們想象的翅膀來游覽三峽。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刻被調(diào)動起來。師生的感情交融在一起,互相感染、交流,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和學習中去,學習效果事半功倍。一課時便輕松愉快地完成了課文的學習??梢?,語文教師要充分重視情感教育在課內(nèi)外的運用,努力探索和實踐情感教育的路徑,做到智育、美育、情育相統(tǒng)一。創(chuàng)造有理有情,寓情于理,情理交融的完美的語文教育境界。
三、課后“以情育人”
羅曼.羅蘭說:“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陽光”。教師要利用一切機會釀化感情,便能涵得春風化春雨的收獲,達到“以情育人”的目的。學生是一群鮮活的生命體,都有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所以課下布置作業(yè),教師要抓住學習生活過程中一閃光點,把師生的學習生活感情融為一體,師生的一顰一笑,一點進步,一點靈敏的感受,都潤化到學生內(nèi)心,并且讓學生心甘情愿的為之瘋狂,那才是我們應該有的課下寫作交流的境界??!教師就像一名導演兼演員,隨時隨地要監(jiān)控好自己的情緒與感情,引著學生走向感情的頂峰。語文的學習,除了課內(nèi)的教學,功夫還在課外,要使學生真正對語文學習動真情,學習興趣有增不減,課后還要跟蹤服務。每當新學完一課文章,我都讓學生課下多寫學習體會,用自己激情筆頭,敞開心扉,盡情敘說,暢所欲言,讓感情再一次升華。并緊跟著學生的感情熱點及發(fā)展變化施以不同的引導。如課上學到“孝敬父母”內(nèi)容,課下師生交流時,教師就應該有意地補發(fā)這一類內(nèi)容的文章,讓學生真正懂得父母的不易,懂得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師也要用實際行動做出表率,所謂“身教重于言教”再如學到“立志”的內(nèi)容,課下除了補發(fā)相關的文章外,我還把自己年輕時立志的事情講給學生聽,并把當時抄錄的名言警句傳給他們看,鼓勵他們要樹立大志,培養(yǎng)韌勁、吃苦及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能力,學習課內(nèi)課外人物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素養(yǎng),提高能力,做一個合格守紀的社會公民。
四、課下應及時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以延伸學生的情感世界
如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路遙的《人生》、《平凡的世界》,泰戈爾、普希金的詩集——讓學生的情感世界更加充實,更加豐富多彩,達到進一步的延伸。因此,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是積極向上的情感的引導者,是學生的完美人格和積極向上情感督促者,這種思想至關重要,不可偏廢。
總之,在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如天降的甘霖,讓每一棵小草都能受到潤物無聲的感化,豐富健康的成長;教師如山間的小路,讓每位精神攀登的孩子都能站在更高處,欣賞自己應該欣賞的風景。教師如室前的爬山虎,讓語文情趣綠色充盈,發(fā)展蔓延在課內(nèi)外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構建語文教與學的情感場吧!把語文教學真正當作師生思想對話、情感共鳴、知識交流的過程和場所,把我們的語文教學引向有趣、實效、成功的道路上去。
【參考文獻】
[1]《初中語文教師用書》
[2] 《初中語文報》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沭縣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