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艷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也在不斷增強,我國對于各個領域發(fā)展的重視也在逐步增強。其中,教育領域一直都是國家的重點發(fā)展領域,教育業(yè)中的會計專業(yè)一直都是熱門專業(yè),基于此,下文將就高校會計教學中理論與實訓的協(xié)調發(fā)展展開探究,以供相關人士交流借鑒。
關鍵詞:高校會計教學;理論;實踐;協(xié)調發(fā)展
隨著我國對于教育建設重視的不斷加深,我國教育領域中的一些熱門專業(yè)存在的一些問題也日益放大化呈現(xiàn)在人們眼前,其作為熱門專業(yè)中的重要一部分,會計專業(yè)的教學在近幾年的反響中也發(fā)現(xiàn)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相關部門以及相關人員引起相應的重視。因此,下文將對于現(xiàn)如今高校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思路進行探討。
一、高校會計教學的現(xiàn)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會計學屬于經濟管理學科,因此加強對于會計學教學的重視對于我國社會的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對于會計學的教學應當充分結合該學科的特點。
(一)過于注重理論教學,忽略了實踐的重要性
在我國的教育建設中,一直都存在一個普遍化的問題,那就是在教師進行教學的時候經常會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理論性知識的教學上,甚至于有些教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完全就是照本宣科,這不僅會讓學生覺得厭煩,也不能讓學生真正的學到知識,并且,在高校的專業(yè)中,絕大多數(shù)的課程都是需要進行實踐的,只有經過足夠多的實踐,學生才能學到真正實質性的知識。而會計學正是這樣一門需要足夠多的實踐經驗才能掌握的學科[1]。會計學屬于經濟管理學科,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這是這門學科的一大特性,因此這也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會計學教學的時候要充分結合這一特性,給學生們安排更多的會計學相關實訓和實踐等,加強對于會計學實訓實踐的重視程度。眾所周知的是,理論出于實踐,因此,在我國的高校教學中,應當充分貫徹這一理念,將這一理念落到實處,而這也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不能只是按照教材教授給學生理論性的知識,而更應當深入的去挖掘相關存在的意義,進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教學方案,在必要的時候給學生們安排實訓和實踐課程,讓學生們親身參與到其中去,教學生們如何將所學的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然后使學生們明白這一學科與生活的聯(lián)系,并能帶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這才是真正的掌握了所學的理論知識[2]。對于會計學這種偏實踐性的學科更應當加強對于實訓實踐課程的重視,而不單單只是教授片面且抽象的理論知識,這樣才能更好的達到教學目的。
(二)教學目標不明確,課程安排不合理
每一門學科的開設與教學的進行都有其教學目標,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才能更有方向的進行教學,教學才不會顯得雜亂無章沒有條理,這樣才能使學生學起來有一個更明確的思路,也就能更好的吸收所學的知識[3]。其次,一門學科課程的開設,不僅要思考其教學目標與大致方向,還要考慮其課程安排。眾所周知,一個學科往往涉及的層面是非常之多的,在教學過程中不可能把每個層面都當成重點來進行詳細的講解,其實也沒有那個必要,有些知識點只需要點到即可。因此一門學科在進行課程安排的時候一般是將其分成幾個大的板塊進行課程的開設,然后再突出重點的分別進行教學。對于會計學科課程的安排,應當充分結合當今社會的需求以及兼顧課程安排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會計學與當今的社會經濟領域有很大的關聯(lián),從另一種層面上來說也可以算是一種社會性質的學科了。當今社會對于經濟管理學科的人才的需求量大大的增加,但是仍然有許多會計專業(yè)的高校畢業(yè)生找不到工作,這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原因,那便是會計學的高校畢業(yè)生他們無法熟練的運用所學的會計知識,這也就導致很多工作的開展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歸根究底還是與學生們在校學習的質量與效率脫不了關系。學生們的學習質量不高與學科課程安排以及教師的教學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會計學畢業(yè)生就業(yè)存在的這一系列的問題也與學生在校學習學科的課程安排以及教師的教學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4]。對于會計學的課程安排應當充分結合這一學科的特性,有針對性的進行課程安排,另外,在進行課程安排時,不能只注重理論性課程的安排,而忽視掉實訓實踐課程的重要性。
(三)會計教材編寫落后,教學手段方式落后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很多東西都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不僅僅只是人們生活上看的見的能真實感受到的變化,還有經濟發(fā)展對于學科教育帶來的影響。在這個不斷發(fā)展進步的時代,新的事物和理念一直在源源不斷地涌現(xiàn),經濟的飛速增長也給經濟管理領域增添了新的血液,這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是給經濟管理學科增加了新的知識,任何事物都要跟上時代發(fā)展的腳步,不然就會被淘汰掉,學科教育業(yè)一樣[5]。會計學是一門與當代經濟有很大聯(lián)系的學科,對于會計學的教材更應當緊跟時代發(fā)展的腳步,會計教材編寫落后也是當今會計學教育中存在的一大問題。其次,在現(xiàn)如今高校的會計教學中,還存在教學手段方式落后的問題。在這個科技突飛猛進的時代,將科技帶來的益處帶進課堂是現(xiàn)代教育的一大走向。在我國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中,教師都是拿粉筆在黑板上進行板書,這樣的教學模式雖然能讓教師更好的把握教學的速度等,但是卻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向學生們講述更多的知識,這樣也會影響到教學的效率,因此,將多媒體等設施引進會計學課堂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實訓基地的缺乏以及實訓材料缺乏針對性和應用性
在當今社會中,我國高校的實訓基地的完備性還有待加強。據相關數(shù)據了解到,我國高校會計學的實訓基地相對匱乏,這也算是經濟管理學科教育中的一大缺失了。另外,對于實訓基地完好的高校,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大部分高校會計學實訓材料缺乏針對性和應用性。
二、提高我國高校會計理論與實訓協(xié)調發(fā)展教學的對策
(一)課程安排時注重理論課與實踐課的合理搭配
理論出于實踐,實踐基于理論。在進行會計學的課程安排時,一定要凸顯出實訓實踐課程的重要性,盡可能地讓每一個重要的理論都能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因此,這也就要求相關人員在進行會計學課程安排的時候深入熟悉教材,并合理的結合理論課程去安排實訓實踐課程。
(二)加強會計學的實踐性教學
會計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這也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充分結合實踐,多安排學生們進行實踐操作。在課堂上,教師們可以先舉出一個經典案例來進行分析,然后講解其中包含的會計學理論知識,然后在條件可滿足的情況下,讓學生在相似的情境下去實踐,親身參與到其中去,并運用教師所講解的相關理論知識去解決所面臨的問題?;蛘咭部梢宰寣W生們自己進行案例分析,然后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實踐,等學生實踐完,如果其分析是正確的,則實踐順利進行,如果分析不正確,則會有相反的結果,此時教師再對學生分析以及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告訴學生正確的思路,讓學生再進行二次操作,這樣便能讓學生更加深入的掌握相關知識。
(三)加強高校會計實訓基地的建設
會計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yè),因此實訓基地也是該學科開展所必不可少的,因此,相關部門應當加強高校會計實訓基地的建設。
三、結束語
會計屬于經濟管理學科,社會實踐性較強,在進行學科教學時,應當充分結合這一特性,加強實訓課程建設,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質量。
參考文獻:
[1]謝菁蓮.高校會計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探析[J].企業(yè)科技與發(fā)展,2018,No.437 (03):312-313.
[2]鄧凌峰.基于情境教學法的會計電算化與會計手工綜合模擬實訓“一體化”教學改革研究[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8 (15):393-394.
[3]陳婷,湯曉冬,王紅.后營改增時期高校會計專業(yè)稅法課程實訓機制構建[J].安慶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 (5):138-140.
[4]張曉偉.大數(shù)據背景下高校會計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探究[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會計,2018 (06):291-292.
[5]范時云,成慕杰.民辦本科高校省級會計技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與探索[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會計,2018 (11):27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