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英
摘 要:為了打造創(chuàng)新課堂,提升教學質量,筆者在實踐摸索中總結出“六三”教改模式,努力實踐獨特的個性教學。所謂“六三”模式,就是在備課、上課、作業(yè)、輔導、考核、反思這六個環(huán)節(jié)中如何抓關鍵點,每個環(huán)節(jié)又重點突出三個維度的特色。形成一個個性化的教學模式。
一、備課狠抓一個“深”字
遵循三情,擬定科學的教學方法。(校情,班情,學情)掌握三度,提出授課的知識要求。(深度,廣度,高度)立足三點,把握孩子的學習進程。(起點,切入點,落腳點)
我遵循一課一得原則,不貪多,不求快,穩(wěn)扎穩(wěn)打。備課時明確“教什么?怎么教?為何教?達到什么教學效果?”力求目標明確,環(huán)節(jié)細化,教學雙向互動,步驟自然流暢,訓練針對有效,每堂課不僅吃透教材,而且摸透學生。
二、上課狠抓一個“實”字。
1.教學三實,保證教學效果。(樸實,扎實 ,真實。)
2.創(chuàng)新三法,點燃學習興趣。(有趣,有序,有效。)
3.培養(yǎng)三勤,激發(fā)自主意識。(勤學,勤思,勤練。)
實,指的是扎實、落實、樸實、務實、真實。上課時候聽說讀寫面面俱到,一樣不落。通過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畫一畫,猜一猜,做一做,讓孩子們在豐富活潑的活動中樂中學,學中樂。
比如在上《熱帶魚》這一課時,我的教學流程如下:第一步,讓孩子們動腦猜一猜,用謎語導入課題,第二步,讓孩子們動嘴說一說,在讀課文時如果遇見不認識的字怎么辦?第三步,讓孩子們動手動筆劃一劃,把課文里的整體認讀音節(jié)找出來讀一讀,掃除生字攔路虎。第四步,讓孩子們動情品一品,用朗讀詩歌和結合播放多媒體動畫視頻讓孩子感受熱帶魚的色彩斑斕,舞姿優(yōu)美,第五步,讓孩子們熱身跳一跳,模仿熱帶魚尾巴擺一擺,水中做游戲的活潑快樂。第六步,讓孩子們親手畫一畫,直接感受熱帶魚的色彩艷麗,身姿優(yōu)美!這樣,教學環(huán)環(huán)相扣,凸現(xiàn)樸實、扎實、真實的特點;學習過程輕松,彰顯了有趣 ,有序,有效的創(chuàng)新學法;學習方法多樣,培養(yǎng)了勤學、勤思、勤練的三勤習慣,激發(fā)了孩子學習的自主意識。整個學習過程生動有趣,孩子們樂中其中!
三、作業(yè)狠抓一個“精”字
1.顧全三生,放眼所有孩子。(學困生,合格生,優(yōu)等生。)
2.覆蓋三題,布置因材施教。(基礎題,提高題,延伸題。)
3.分為三批,批改有的放矢。(統(tǒng)一批改,課堂批改,面批面改。)
因為成班率高,近80人,人多眾口難調,參差不齊。針對不同孩子情況要設計不同套餐作業(yè),具體做法是:學困生設計基礎題,合格生設計提高題,優(yōu)等生設計拓展題。把握“少而精”的原則,批改方式形式多樣,基礎題集中在課堂統(tǒng)改,力爭在課堂消化:提高題以點帶面,歸類選擇批改:延伸題面批面改,推廣典型。
一年級教材配置了隨堂練,美文美句,小星星,經典誦讀等配套資料。我常常根據(jù)不同課型、不同孩子布置不同的作業(yè)。
比如上完了《我的家》這一課,為了及時復習鞏固所學,針對不同程度的孩子布置不同的作業(yè)套餐。1.學困生:我只要求他們認識二類生字,會寫四個一類生字,能讀通課文就夠了。2.中等水平的合格生在學困生基礎作業(yè)量上增加了提高題,要求背誦課文,將生字組詞并聽寫。3.學有余力的優(yōu)等生在合格生的作業(yè)量上另增加了仿說兒歌與介紹自己的家這樣的延伸拓展題。批改的方式也是因人而異,基礎題目一般是在課堂里,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及時反饋,而提高題也是堂堂清,統(tǒng)一在課堂里講評、訂正。但是延伸拓展題卻多半是在課余時間里,把孩子叫到辦公室面批面改,有無問題當面指正和獎勵。
四、輔導狠抓一個“勤”字
1.輔導三生:提高課后鞏固成效。
2.力求三有:有個性,有自信,有能力。
3.確保三不:不自卑,不放棄,不拋棄。
筆者課后輔導學生,力求面向全體學生,以提高課后學習鞏固率 ;力求讓學困生不掉隊。讓合格生有潛力,讓優(yōu)等生有余力。堅持“培優(yōu)輔后”兩手抓原則,公平公正對待培優(yōu)生、學困生,一對一,各個突破。以發(fā)揮優(yōu)等生的優(yōu)勢,彌補學困生的不足,讓優(yōu)等生有個性、有自信、有能力!讓學困生不自卑、不放棄、不拋棄!
五、考核狠抓一個“嚴”字
1.考核有“三寶”,提升孩子語文素養(yǎng)。(小結,比賽,測試)
2.考核三要,激發(fā)孩子學語文興趣。(評比,獎勵,展示)
3.考核三星,培養(yǎng)孩子語文特長。(朗誦,表達,書寫)
筆者所教的一年級語文,有16單元,內容多,難度大,為了鞏固所學,考核所獲。筆者一單元一小結,一單元一比賽,一單元一測試。用小結、比賽、測試這考核的三個法寶對孩子進行考核,以賽比學,以賽促學,加強賽前準備,賽中培訓,賽后獎勵。強化過關意識,堅持抽測檢查,注意信息反饋。
比如在學了1-2單元“字與畫”后,為了考核孩子們是否對這知識點順利過關。我先在班上進行字與畫關系的知識點的小結,然后舉行“識字大王”比賽,把這單元學過的字做成字卡抽測,最后評出一二三等獎進行適當物質與精神獎勵。
在學了漢語拼音后進行“拼音大王”評選;在學了詩文后進行經典朗誦大賽:在學了寫字表后進行書法大賽:在學了看圖講故事后舉行講故事比賽,比賽結束往往通過特長墻的展示孩子們的各種比賽結果。比如寫字獲獎的書法作品,聽寫獲獎的百分作品,故事之星、拼音之星,朗誦之星等獲獎人的相片,而且我經常把孩子作品或特長之星通過班級博客,班級微信等方式第一時間通知家長,讓他們一起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悅,點滴的進步。
六、反思一個“快”字
1.及時反思課堂教學得失。(課后思)
2.定時反思單元知識遺漏。(單元思)
3.時常反思期末復習策略。(月后思)
總之,作為一位基層教學的一線教師,我且教且學,且教且思,且教且改進!力求做到務實、落實、踏實,盡力把每堂課上好,把每篇作業(yè)改好,把每次教學活動組織好,把每個孩子教好!
這是筆者分內的責任,也是我終身的追求。當然,有時也難免力不從心,疲憊不堪。但筆者不輕言放棄更不會抱怨,只會不懈努力,勇敢面對各種挑戰(zhàn)。正如筆者自己的座右銘——選擇自己熱愛的,熱愛自己選擇的!努力吧,做一名令家長貼心,學校放心,自己安心,孩子開心的“四心”牌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