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素萍
摘 要:本文以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為例,對小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做出了深化的研討,并闡述了借助小組合作的形式鼓勵學生探索語文知識、在小組合作中鼓勵學生將課文情境進行再現、深入自然環(huán)境尋找學習素材等方法,以期在對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合作能力的增強給出合理方法的同時,也為學生未來的良好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 合作交往能力 對策
引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進行中,運用有效措施強化學生的合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學生具備了這樣的能力,可充分反映出學生學習效果和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水平的良好。那么在具體行動中,教師就需要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展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成員的研討,共同探索知識,共同實現理想的學習目標。不僅如此,在小組成員學習進行中,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將自身的小組角色做出明確,保證學生進行科學的小組合作學習。
一、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學習是一項社會活動,也是一種個人行為,學生想要學會在學習中與別人合作,首先就要學會在生活中做其他事情也與人合作。教師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就需要在平時的教學管理中打好基礎。比如說,教師可以安排班級中的學生分成幾個語文學習小組,在這個小組中,每個人按自己的興趣和長處分別負責不同的學習任務。比如有人喜歡表達,那么這個人就負責朗讀;有人喜歡文字書寫,那么這個人就負責文章的抄寫;有人擅長發(fā)散思維,那么這個人就負責引導整個小組的思考方向。每個人在小組中有一個自己的常設分工,這樣每個人都能夠在平時的學習中找好自己的位置,明白在分工協作中所發(fā)揮的作用,同時也能夠感受到分工協作的好處。如果教師能夠將這樣的學習合作小組作為班級中的常設編制,那么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和效果一定會大大提高。
二、利用小組合作形式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小學語文教學在進行中會包括諸多環(huán)節(jié),向學生傳授語文教材知識可強化學生學習能力,擴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要想有效強化學生的合作能力,需要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學習教材知識。在學生的小組合作前,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所要研討的知識點和目標做出了解。基于這樣的考慮,教師就需要遵循相應的理念和方法來對各學生小組成員進行科學的劃分,促進學生在探索知識時能夠以合作、研討的形式進行學習,以此保證學生開展科學、高效的合作學習活動,總結出正確的答案。這樣的學習過程會明顯強化學生的合作能力。學生小組成員在潛移默化的長期學習、研討、合作中會拉近彼此的距離,強化各方面能力。例如在《松鼠》一文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相關知識點進行研討,再鼓勵小組成員將自身所知道的,與松鼠有關的故事或知識向其他成員表述和分享,歸納討論結果,之后,教師再將各小組成員的討論結果做出匯集整理和歸納。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只是會明顯強化學生的合作能力,還會強化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儲備知識能力。
三、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
小學語文一些課文本身就具有戲劇性,可能對于小學生來 講在學習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難度,但是對于這些課文知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活動,在具體活動開展進行中,應當引導學生根據本身所扮演的角色,來抒發(fā)相應的藝術情感,以此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更充分的了解。這里應當重點強調的是,所開展的角色扮演活動,不是一個學生所能夠過未完成的,而是必須要通過若干個學生的合作來共同完成。這樣的合作過程,能夠促進學生增進友誼,強化合作能力,并共同實現理想的學習目標。例如在《打電話》一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結合課文內容將文中打電話的情境進行重現。在此活動中,教師還可鼓勵各小組成員根據本身的年齡特征及其喜好自編自導活動內容,自主編排人員角色,在這樣的活動開展中,各小組成員可以集中合作,從而切實強化學生的合作能力。
四、開展課外合作實踐活動
其實學生的小組合作式學習不能僅僅是表現于課堂時間,還可以考慮將這樣的學習方式體現于課外。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況及其發(fā)展需求,來為其建立相應的課外合作學習計劃,促進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高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以此為學生小組成員合作能力的增強創(chuàng)造條件。不僅如此,在具體行動中,教師還需要鼓勵學生深入到自然環(huán)境進行會面的觀察,并收集和整理所需的學習素材,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共同對環(huán)境中的事物進行研討,以此促進學生切實強化對教材知識的運用能力。例如在《彩色的非洲》一文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由于幾乎所有的學生都不具備去非洲旅游的經歷,對于非洲國家的環(huán)境特征更是一無所知識。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就需要根據課本中描述的多彩的植物和動物等,來引導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共同到現實環(huán)境中尋找多彩的植物或景觀,并做出文字表述或圖畫的創(chuàng)作,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展現這多彩的世界。然后再引導學生將所完成的作品展示給其他小組成員。這樣的學習過程不僅可明顯強化學生的合作能力,還能夠強化學生寫作能力、觀察能力以及藝術創(chuàng)作能力,從而為學生一生的良好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結語
在對小學五年級學生實行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強化學生的合作能力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增強,這也正是現代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目標。小學時期的學習是學生各方面能力的萌芽時期,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一生的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可為學生溝通能力、交往能力、組織能力、知識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增強奠定堅實的基礎。然而,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進行中,學生合作力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需要教師給予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班文藝.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018):174-175.
[2]楊鵬.小學語文課堂學習指導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5,(83).
[3]宋喜國.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開展及實踐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3).
[4]陳淑娟.巧用合作學習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J].新課程·小學,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