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富林 馮 鑫 涂響安
全世界大約有15%的育齡夫婦因不孕不育問題而苦惱。引起不孕不育的原因中,男性因素約占50%,而畸形精子癥(畸精癥)是導致男性不育的常見原因之一。
正常精子包括頭、頸、中段、主段和末段。光學顯微鏡下難以觀察精子末段,因此可以認為,精子由頭(頭和頸)和尾(中段和主段)組成。只有頭和尾都正常的精子才被認為是正常的,否則便是畸形精子。正常人也會出現(xiàn)畸形精子,如果精液檢測發(fā)現(xiàn)正常形態(tài)精子的比例小于4%,且間隔1~3周復查仍小于4%,則可診斷為畸形精子癥;若兩次結果有差異,應進行第三次檢測。
近年來,針對遺傳學因素的研究開展較為廣泛,很多基因的異常和突變被認為與畸形精子癥發(fā)病有關。其他的遺傳學異常,如精子非整倍體異常、精子DNA損傷、DNA甲基化異常、生殖激素及相關受體異常,以及某些先天性疾病等,也與畸形精子癥有關。
生殖道感染與精子畸形密切相關,特別是支原體、衣原體等病原體可通過吸附于精子表面或內部直接影響精子形態(tài),亦可使精液中白細胞數(shù)量增加而間接影響精子形態(tài)。研究發(fā)現(xiàn),精液中白細胞計數(shù)升高會使正常形態(tài)精子比例降低;經治療,白細胞水平恢復正常后,精子形態(tài)可得到改善。
有研究發(fā)現(xiàn),精索靜脈曲張可降低精子的運動能力,并使精子的畸形率明顯升高。精索靜脈曲張顯微結扎術后,正常形態(tài)精子比例明顯增加,且懷孕率明顯提高。
暴露于重金屬(如鉛、鎘)環(huán)境中,會使精子畸形率明顯增加。此外,若機體缺乏鋅等微量元素,也會影響精子的形態(tài)和質量。
許多化學物質及有機農藥等已被確認具有生殖毒性,可導致精子畸形。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抗生素、抗癌及抗狂躁類藥物等,也可引起精子畸形率上升。
下丘腦-垂體-性腺軸中的任一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異常,均有可能導致精子質量下降,使精子畸形率增加。
吸煙、飲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導致精子畸形率增加。此外,常蒸桑拿也會增加精子畸形率。
畸形精子癥患者由于正常形態(tài)精子數(shù)目較少,且大多數(shù)畸形精子存在頭部異常,往往會導致不育?;尉影Y與流產也有一定關系,部分復發(fā)性流產患者的配偶存在顯著增加的異常形態(tài)精子。此外,有研究發(fā)現(xiàn),某些畸形精子癥(如斷頭精子綜合征,即只剩精子頭部,沒有尾部)患者的配偶懷孕后,流產概率升高。
胎兒畸形和精子畸形不是同一個概念。決定胎兒發(fā)育正常與否的,主要是男女雙方配子(生殖細胞) 所攜帶的遺傳物質及其表達是否正常,以及胎兒發(fā)育的生理及外部環(huán)境因素,并不是精子或卵子的外形?;尉影Y與胎兒畸形無明顯相關性。
畸形精子癥的病因復雜多樣,通常來說,只有因遺傳物質異常而致的畸形精子癥,才有可能遺傳給后代。
對于畸形精子癥,目前尚無針對性藥物,較常用的治療方式為對因治療:如果存在精索靜脈曲張,可行顯微鏡下精索靜脈曲張結扎術,或者使用藥物控制精索靜脈曲張;如果存在生殖道感染,須行抗感染治療;若缺乏微量元素,應適當補充;性腺軸異常者應接受內分泌治療;避免暴露于有害環(huán)境;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等等。
此外,可使用維生素E等進行抗氧化治療,也可服用中成藥提高精子活力和正常形態(tài)精子比例。治療無效的患者可使用輔助生殖技術。研究顯示,即使是嚴重畸形精子癥(正常形態(tài)精子比例<1%=患者,仍有40%左右可通過治療成功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