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毅能
(江西陶瓷工藝美術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西 景德鎮(zhèn) 333000)
在傳統(tǒng)的貨物貿易中,“以貨易貨”或“貨幣買賣”等行為是商務來往最主要的表現形式,而賣方往往會根據儲存、收獲等兩個科目計算一定期限內的盈利。隨著電商化的發(fā)展,“數字化”開始成為人們主要的生活方式,“數字化出行”“數字化管理”以及“數字化支付”,雖然貨幣仍然是我國主要貿易單位,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以支付寶、微信等方式進行小額消費。電子商務恰恰是針對現代人小額消費的商業(yè)概括,人們習慣足不出戶地購買衣服、零食等日常消費用品,由此帶動了與互聯網有關的貿易市場,也誕生了以“數字指標”為主的運營能力分析。
現代電子商務是完全依托于電商市場運轉的“數字作業(yè)”,而數據分析能力則是決定“數字作業(yè)”效率的關鍵素質。在現代電商市場運轉中,買、賣雙方將信息不對等的優(yōu)勢發(fā)揮至最大,無論是賣家還是買家,兩者都依賴互聯網提供相應的產品信息,從而取得有效的商務成果。從賣家角度來看,互聯網主要是為賣家提供市場信息服務,讓賣家通過客戶訂單、訪問數量與用戶反饋等信息了解到產品的市場信息,而電子商務與數據分析恰恰是為賣家服務,它們能夠幫助賣家更加迅速地掌握市場信息,從而有效讓賣家在信息不對等的情況下獲取最大經營效益。從買家的角度來看,掌握市場信息流轉的規(guī)律能夠有效幫助買家擺脫信息不對等劣勢,從而篩選出真正有效且需要的產品[1]。
市場是有發(fā)展流向趨勢的,具體表現為,當某一元素或產品“火”起來以后,市場上往往會出現跟風的元素或產品,也就是說,提前掌握市場運營流向趨勢能夠有效幫助賣家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在淘寶購物節(jié)中,不少商家會以“打折”“打包售賣”“減免”等方式吸引客戶消費,大部分的商家并不是盲目選擇產品折扣的銷售策略,他們會根據月銷、反饋、倉儲與成本等數據,綜合考慮折扣對象與范圍的選擇,甚至大部分的商家還會根據客戶對某一產品的青睞,提供上下游產品的“打包售賣”。以女性日化用品為例,商家主打某一熱款護膚品,當客戶反饋更加青睞“洗面奶”產品時,商家會選擇以“洗面奶+爽膚水+乳液”的組合銷售模式,讓客戶獲取更多的折扣效益時選擇消費更大的金額[2]。
市場營銷的爆紅往往是偶然的、隨機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市場運營特例并不能被“復制”,相反,隨著市場運營理念的提升與數據分析網絡的構建,市場運營手法愈發(fā)趨近于成熟,例如大部分用戶在網頁搜索某一產品時,淘寶也會推送相應的關鍵詞熱點產品,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數據分析能力的具體表現形式。為了準備判斷市場運營特例,調整合適的經營對策,商家必須首先考慮到用戶的需求與潛在需求,通過數據分析的方式,了解當代消費主力或目標人群的消費意愿,并有效針對市場,將客戶的消費意愿轉化為消費能力,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數據分析網絡的基礎上。數據分析網絡為商家運營決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據,商家可以針對用戶數據,有針對性地分析市場走向,進而調整經營策略[3]。
在電子商務專業(yè)中,行業(yè)數據分析是企業(yè)針對市場變化或行業(yè)數額變動做出的運營行為,它能夠有效幫助企業(yè)掌握市場信息流轉規(guī)律。企業(yè)通過對市場、行業(yè)以及競爭對手的研究,能夠有效了解到成交趨勢與客戶熱門需求等等信息,而這些恰恰是決定企業(yè)運營方向的有效依據。為了更加全面地掌握市場規(guī)律,商家往往會從不同角度開展多類型、多形式的行業(yè)數據分析,例如行業(yè)排名數據分析中,商家主要是將競爭對手或市場領頭作為主要分析對象,希望能從對方財務數據中找到相應的運用策略痕跡;而成交趨勢分析,則是商家針對市場需求與吞吐量進行的一種銷售分析行為,商家往往會根據市場成交量與成交類型等信息的分析,進行相應的生產調整[4]。
運營數據分析是針對客戶體驗與流量等七大類方面的概括性分析:第一是流量來源分析,主要分析客戶潛在消費意愿與渠道,也就是推廣瀏覽量、閱讀量等數據;第二是付費流量分析,它是在第一類流量來源分析的基礎上對客戶消費意愿與支付行為的進一步追蹤,它能夠幫助商戶大致區(qū)分客戶的消費意愿強弱;第三類是訪問時段分析,這一類主要是針對客戶消費時間或瀏覽時間進行的數據對比,能夠有效幫助商戶確定活動時間,如淘寶“618”“雙十一”等等,都是基于訪問時段開展的運營行為;第四類是關鍵詞分析,這一類主要是根據用戶需求或潛在需求,以大數據網絡進行聯系,讓商戶能夠有效開發(fā)出用戶的潛在消費意愿;第五類訪客是以消費人群為主體,刺激客戶的消費意愿,商戶通過地區(qū)免郵、加購等服務,提高用戶體驗感;第六類熱門頁面分析與第七類出口分析,是針對用戶意愿高低進行的運營,如當用戶意愿高時,商戶會針對用戶瀏覽的熱門頁面進行推廣,而當用戶意愿降低并流失時,商戶會針對跳失率進行分析[5]。
在當前電子商務教學中,大部分的教師將學生的技能與素養(yǎng)作為主要教學目的,忽略了對學生數據分析意識的塑造。雖然學生具有一定的技能素養(yǎng),但面臨多重數據分析時,學生仿佛遇到了“一團亂麻”,有種無從下手的郁悶感,也就是說,大部分學生缺乏相應的數據意識,他們并不清楚數據分析會給電子商務帶來怎樣的影響,甚至不清楚會在商務來往過程中,數據分析又會起到怎樣的作用。為此,教師應該極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據分析意識,讓學生在不斷實踐中找到數據與電子商務的關聯性,幫助學生學會使用數據分析,讓學生能夠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對未來工作發(fā)展做出判斷。
數據分析涉及的范圍、種類紛紛雜雜,許多學生難以通過計算機或稿紙進行一一驗算,為此,幫助學生掌握數據分析的計算工具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師應該讓學生多多接觸電子商務來往中需要運用到的計算工具,如Excel表格以及Excel中相應的公式。教師不能只告訴學生如何運用Excel表格,更要指導學生如何將電子商務數據套用到Excel表格中,從而節(jié)省大量的計算時間。不僅如此,教師還需要教授學生如何生成直觀圖表或函數解析式,讓學生能夠根據變量理解運營市場的走勢與商戶經營決策的偏好。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學生的“紙上談兵”,轉而鼓勵學生多多實踐,讓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在實際商務來往中,注重學生養(yǎng)成運營成效的宏觀層次。數據只是是一種片面、直觀且簡單的數字,如何在簡單的數字走分析市場規(guī)律與商戶信息則成為電子商務專業(yè)的主要學習內容,學生不應該追求某個數字的走向,而是應該學會從整體運營成效方面,宏觀遠眺數額的變動與趨勢,做到有針對性地分析市場走向。例如在商戶打折活動中,學生并不能只關注運營數據的高低,而是應該結合商戶盈利與行業(yè)增長趨勢進行綜合分析,才能最終形成一個比較客觀的分析結果。
綜上所述,電子商務是指利用通信技術,如互聯網、手機等實現業(yè)務的來往,但在商業(yè)行為的一來一往中,如何衡量己方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得失,就需要運營者具有優(yōu)秀的數據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