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楊
(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成都 611844)
本文從大學課堂中第二語言詞匯教學存在的問題和誤區(qū)進行分析和闡釋,并根據(jù)第二語言詞匯教學現(xiàn)狀提出了一些原則和方法指導,目的為了使詞匯教學在大學課堂第二語言教學中發(fā)揮最大的作用,從而學好第二語言。
詞匯教學是第二語言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huán),當然,也是語言要素中的關鍵一環(huán)。詞匯教學的效果影響著學生聽說讀寫等各項技能的發(fā)展和整體語言水平的提高。要想教好詞匯,對教師有很高的要求。首先,我們要具有扎實的詞匯學知識和豐富的詞匯教學實踐;其次,還要掌握基本的語言學和語言教學理論;再次,要對語言要素——語音、詞匯、語法的教學有整體把握的能力;最后,還要掌握詞匯背后的文化因素。只有掌握以上知識和技能,我們才有可能教好詞匯。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和學習方式對大學老師的詞匯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詞匯學習是語言學習的基礎,是大學第二語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詞匯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詞的意義和用法,詞匯的教學過程也貫穿于每一學習階段和每一種課型。筆者將從大學第二語言教學中的詞匯教學的角度來分析和思考。
詞匯教學與語音、語法等語言要素之間的教學有著密切的關系,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會忽略語言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忽視語音,比如老師們在教授單詞時,會出現(xiàn)一些發(fā)音相似的單詞,學生很容易弄混淆,教師是否能聯(lián)系過去所學的詞對比當日所學習的新詞進行適當歸納和總結,幫助學生分辨清楚;忽視詞匯系統(tǒng)的整體性,單個的單詞身處詞匯系統(tǒng)當中,如果教師本身對詞匯系統(tǒng)缺乏了解和把握,就很難將單詞的用法、構詞法解釋得清楚;重視語法,忽視詞匯,語法教學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因此忽視詞匯教學,甚至將詞匯教學完全使用語法翻譯法進行直譯,一帶而過。這些將詞匯教學同其他語言要素割裂的的教學方法必然導致詞匯教學的失敗。
很多教師在上綜合課和閱讀課時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課后的生詞花很長時間去講解,每個單詞平均用力,在課文中遇到生詞就隨文釋詞,亦或者所有單詞都淺嘗輒止,稍作解釋,舉例隨意。大學第二語言教學每一課的詞匯量都比較大,教師把每個單詞一個一個地講完,很難合理科學地分配課堂教學時間,甚者,教學重難點不突出,讓學生難以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在第二語言教學的課堂上,教師對媒介語也就是漢語的使用應加以控制,有的教師感覺第二語言解釋不到位,或擔心學生理解不到位,因此容易在課堂上借助媒介語進行翻譯和解釋。應該說,如果能夠恰當?shù)厥褂妹浇檎Z,是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的,但是不同語言之間的對應關系是很復雜的,語法意義和詞匯意義完全一一對應的詞語很少,所以借助漢語直接進行翻譯,會讓學生受到第一語言的干擾,這也是造成學生用詞時出現(xiàn)偏誤的原因之一。
生詞講解過程中會涉及到舉例,而舉例都是為了進一步了解單詞的意義和用法來服務的。恰當?shù)嘏e例能夠更好地展現(xiàn)單詞的意義和用法。要想最大限度地展示好單詞的意義和用法,需要教師提前精心地準備。如果教師沒有經(jīng)過深思熟慮,舉出來的例子不夠典型,或者在例句里出現(xiàn)了沒有學過的生詞,就會造成學生理解障礙,從而影響生詞的教學效果。
教師是監(jiān)工嗎?有時候是有一點兒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懈怠的時候,需要教師起到一個督促的作用,但是詞匯教學絕對不能被理解為督促學生背單詞。很多人對學習第二語言的刻板印象就是背單詞、記單詞。如果是這樣,我們教師在課堂詞匯教學中應該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當然,教師除了使用傳統(tǒng)的講詞、記詞的方法以外,還是可以采用很多生動有趣的方式加強詞匯教學的效果。
中國古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急,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苯逃彩侨绱耍~匯教學亦是如此。教師在課堂上講解詞的意義和用法,很少考慮怎么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如何學習新詞,如何熟練使用新詞,如何記憶新詞,教師也應對詞匯的學習方法進行總結和分享,幫助同學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詞匯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他們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
適量原則既體現(xiàn)在整體規(guī)劃上,也體現(xiàn)在局部安排上。整體規(guī)劃,比如整個學期,整個學年的詞匯教學量也會體現(xiàn)在每節(jié)課,每篇課文的詞匯教學安排。所以細致的安排更加需要教師精心設計。以單元課文為例,一篇課文如果生詞較少,教師可以安排先把生詞全部講完再進入課文的學習。但如果生詞較多,就需要把生詞分為幾次講解,那么生詞的劃分可以根據(jù)課文的段落來進行。盡量避免一節(jié)課集中講解詞匯,講解時要注意詞語數(shù)量上的控制。每節(jié)課應該講多少生詞,這取決于該課生詞的數(shù)量和難易程度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
生詞教學切記平均用力,遇到生詞就是一頓解釋和講解,不管這個生詞是不是重點。如何確定這個生詞是我們教學的重點,通常應該按照詞匯大綱和具體的單元課文來判斷,但也可以遵循一些普遍的規(guī)律,比如名詞會相對來說容易一些,可以適當簡略講解。而動詞和形容詞一般是第二語言的難點和重點,可能需要我們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注意哪些詞是常用詞,哪些詞是非常用詞,從而處理好講解生詞詳略的關系。
擴展是指在教學第二語言的過程中由課文中的生詞引出其他相關的詞語。擴展在詞匯教學過程中是必要的,因為如果詞匯教學僅僅局限于書本,會失去豐富學生詞匯量的一個寶貴機會。事實證明,適度擴展,可以從另一方面刺激學生的記憶,比如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聯(lián)想來記憶生詞,亦或者通過詞語搭配幫助學生記憶生詞。擴展生詞很有必要,但是也要注意有的放矢,教師在備課過程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有目標、有計劃地引出所要擴展的生詞,這樣才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生詞教學一定要在一定的語境當中進行,這樣可以幫助學生記憶。如果只是機械地記憶,根據(jù)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一定是收效甚微的。課文可以給我們提供上下文語境,例句也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定的語境,我們所做的練習題也可以提供語境,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去利用語境幫助學生學習、記憶生詞。
言語技能不同,對詞的教學也會提出不同的要求。口語課的教學重點是交際性較強的詞語,需要教師注意口語詞的教學,但可能也會涉及到正式場合的發(fā)言詞。聽力課的教學重點則需要放在詞匯的發(fā)音上,明白詞的意義,強化詞的語音和詞義之間的聯(lián)系。閱讀課又需要大量的詞匯輸入,因此要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比如利用構詞法,針對詞干、詞綴等的學習來猜測詞義的方法稱為教學的重點。寫作課需要注意詞的書寫規(guī)范,詞的用法和搭配等。綜合課會比較側重于書面詞匯的學習,根據(jù)不同的語種,側重點也會有所不同。
教師在教完生詞后,應當及時總結、及時復習。每次課學習新課之前應該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的相關詞匯內(nèi)容,通過設計問題,口頭上或書面上來進行復習和鞏固,幫助學生回憶和記憶。在縱向的學習中,比如教師整個學期,或整個學年的課程中都要注意之前是否講過某些生詞,適時地幫助學生回憶。在橫向的課程中,比如不同的課型中,教師也可加強交流,比如在綜合課上學習的生詞,在口語課或?qū)懽髡n時可以適時適度地重現(xiàn),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加深記憶。教師還要掌握遺忘規(guī)律,定期定時提醒或幫助同學們有意識地重現(xiàn)、回憶所學詞匯內(nèi)容。
第二語言教學中,詞匯教學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如何更好更有效地進行詞匯教學,需要教師根據(jù)具體的語言特點、班級氛圍、學生學習能力等等具體的情況進行調(diào)整與改良,不斷地摸索更加適合的教學方法。那么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永恒不變的,希望參與第二語言教學的教師都能重視詞匯教學,教好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