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靜
(重慶市渝北區(qū)立人小學校,重慶 400000)
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當中,教師在運用教材上存在著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完全按教材內容的照本宣科,完全忽視了學生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對教材的簡單處理使教學活動形式化。不少教師在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中,不能夠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只是簡單的通過閱讀課形式來完成對語文綜合學習或者對教材進行簡化的處理,這就是教材的簡單化。
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經常會用到提問題的方法來進行教學活動,這種方法需要教師預先準備好問題,準備的問題要注意符合學生們的學習規(guī)律。并且這種問題還要求必須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具備能夠進行操作和實踐的性質。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能夠自主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能力,這也是語文綜合性教學重要的內容。例如學習《觀潮》一課時。老師可以提出“如果讓大家去觀潮需要什么時間去、在什么地方看哪里、為什么會有潮水的產生、會看到什么樣的潮水……”等問題,通過這些問題與學生展開互動,增加學生在學習課文中的代入感。
由于小學生們的年齡偏小,加上活潑好動的天性,他們很難安靜下來進行學習。這時如果能夠利用他們的好奇心,引導出他們的興趣將會對他們學習幫助非常大。所以教師在設置語文綜學習課程時,就要善于利用小學生的興趣進行引導。
例如在一年級的拼音學習中,可以將拼音字母想象成各種小怪物。然后編成拼音歷險小故事,將語文拼音課變成故事課。滿足一年級學生好奇心,通過故事提高學生們課堂上的注意力,并加強學生對拼音字母的記憶。讓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高質量的學會拼音知識。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從課堂中走出來,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更好地發(fā)揮語文的陣地作用。如五年級上冊綜合性學習《保護水資源》,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了解水——學生到周邊的湖邊去實地觀察,上網搜集有關文字、圖片資料;第二環(huán)節(jié)親近水——水資源在管理中存在哪些問題;第三環(huán)節(jié)珍惜水——小組分組匯報,匯總資料,寫出《調查報告》。這樣的設計,讓學生走進自然,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以及增強了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當前由于科技發(fā)展與社會的進步,造成傳統(tǒng)教學的模式越來越難以適應新時期教育的需求。傳統(tǒng)教學更多的注重書本表面知識的學習,從而忽視課文的內在。教師除了可通過各種網絡平臺不斷更新教學資料,使學生們能夠加深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并且提高基礎知識的積累外,還可以通過深刻挖掘課文提升語文的綜合能力。
在小學教學階段,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形成較強的認知能力以及自主能力,加之農村家長價值觀的落后,并不注重培養(yǎng)自家孩子的性格以及思維,從而使農村小學生的自我意識以及自控能力都比較差。在這種情況下,其會對教師的要求言聽計從。所以,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自身理念的正確性,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指導,以推動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形成。
相較于其他學科來說,語文教學的實踐性以及應用性都比較強,所以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就不能一味地引導學生開展理論性教學活動,而是應該將其與實踐活動進行融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學生學習能力的穩(wěn)定提升。但是在此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構建完善的教學計劃,以此對教學活動的開展形成堅實的保障。
首先,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教師需要明確活動的主題,并以此為基準進行延伸,保證大綱的完整性;其次,在進行計劃設定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堅持實際性的原則,不要涉及過于空洞、夸大的實踐內容,使得學生無法落實,在影響教學效果的同時,也會對學生的積極性形成影響。
在當前的農村小學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會發(fā)現(xiàn),即使開展了相關的主題班會,也會存在部分學生無法獲得進步的狀況。這是因為,由于學生年紀的限制,使得學生無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對活動的印象只能停留在娛樂方面。因此,在完成綜合活動之后,教師還應該組織學生進行教學總結,引導學生對活動的過程以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內容進行回顧,鞏固學生的記憶,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質量。
互聯(lián)網已成為學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學習信息庫。語文綜合性學習應該充分利用好這塊資源,豐富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如在學習《我們的錯誤》這一課時,我分組讓學生上網搜集資料:作者簡介;天才偉人犯錯的故事;有關錯誤的名言警句;搜集有關錯誤的成語;微信朗誦課文。其實資料搜集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學生根據(jù)教師的要求進行資料的整理匯總,教給學生學會整理資料時要刪繁就簡、去粗取精。
綜上所述,在農村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不當,可能導致整體的教學質量會受到較大的影響。因此,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保持高度的細心以及耐心,將其是為自己一生的事業(yè)。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教師不僅要注重保證學生的學習基礎,同時也應該注重綜合性的教學融合,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