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亨紅
(貴州省仁懷市茅臺一小,貴州 仁懷 564500)
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培養(yǎng)學生語文興趣的重要教學手段。教師應當從學生的年齡興趣出發(fā),組織開展一系列的趣味性語文閱讀教學活動。
小學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目標。開展閱讀教學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字詞,加深詞匯的記憶力,促進學生掌握學習語文知識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把情感投射到文學作品當中。豐富的閱讀活動不僅拓展學生的語文視野,而且提高了學生的文本分析能力,有助于學生在深刻體會語文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有助于在學生掌握一系列學習其它學科知識的基本閱讀方法。
聽說讀寫是相互關聯(lián)的,在閱讀教學的基礎上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首先,閱讀教學設置了豐富的問題,有助于學生在課堂上圍繞文本進行討論交流。其次,閱讀教學還可以為學生積累寫作的素材,對于拓展提高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有重要價值。第三,在整體化教學理論的倡導下,閱讀是鍛煉學生綜合語文能力的載體,閱讀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字詞使用能力,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表達方式與良好的表達習慣。
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應當實現(xiàn)課上閱讀與課下閱讀同步,在課上主要以精讀為主,在課下以拓展閱讀范圍,豐富閱讀內(nèi)容,開展趣味性自主閱讀為主體。教師應當以微課的方式指導學生開展自主課下閱讀活動,引導學生課下進行趣味性的閱讀,或者開展與閱讀有關的收集材料工作。教師可以在每天晨課引導學生進行朗讀,在課堂上設置精讀內(nèi)容,引導學生重點閱讀某一段落,基于學生的興趣不斷延長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適當?shù)脑黾訉W生探討閱讀內(nèi)容活動時間,滿足學生的閱讀需要。
靈活的閱讀方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綜合能力。首先,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以自主閱讀活動為主,開展同伴合作閱讀,進行閱讀內(nèi)容講座。其次,在課堂教學結(jié)束后引導學生開展一系列的分角色讀、背誦或者其它拓展性的閱讀活動。第三,組織開展一系列學生喜聞樂見的趣味性閱讀表演活動。例如,可以讓家長錄播學生朗讀的視頻發(fā)在班級微信群,或者每天由同學輪流分享一篇短文,由此達到促進學生主動開展閱讀實踐的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要擴展學生的閱讀范圍,促進學生在興趣的驅(qū)使下從事大量的閱讀實踐活動。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課文閱讀的基礎上閱讀同題材、體裁或者相同作者的作品。教師應當擅長在課堂上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促進學生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根據(jù)學生的年齡與閱讀水平差異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內(nèi)容,達到調(diào)動學生閱讀主動性和積極性目標。
興趣是促進學生走進閱讀世界的助燃劑,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否則教師講授再多的閱讀教學方法也只是沙上建塔。教師應當設置良好的閱讀情境氛圍,在情緒感染中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意愿,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誘發(fā)小學生的閱讀好奇心,以恰當?shù)念}材背景吸引小學生的主動性,這樣才能達到有效引導學生閱讀的目標。例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動畫片設置的相關場景,讓學生討論如果在街上迷了路該怎么辦,這樣可以促進學生主動思考,然后達到引導學生關注課文目標。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設置趣味性的游戲氛圍,基于游戲活動促進學生深入的進行文本閱讀,提高學生的文本把握能力。教師應當把語文課文與生活中的現(xiàn)象相聯(lián)系,讓學生基于身邊事物關注課文,促進學生消除閱讀時的畏難情緒,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達到促進學生主動參與閱讀實踐活動目標。
加強語文基礎訓練可以消除學生的閱讀障礙,促進學生更容易的完成閱讀實踐,幫助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是愉悅的體驗。語文課文的閱讀還要回歸到字詞上,只有提高學生對語句、詞匯的理解能力,才能促進學生更深刻的把握文本含義。教師為了形象生動的傳遞課文中的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要基于教材對語句詞匯進行講解,促進學生認真的體會各種詞匯,幫助學生在詞匯中感受文本人物的形象特征,體會課文的情感基調(diào),在此基礎上達到深化理解課文,不斷拓展語文思維的目標。教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促進學生詳細的把握文章內(nèi)涵,應當幫助學生在具體語境中體會動詞、形容詞、成語的內(nèi)涵,達到促進學生不斷深入閱讀,有效分析文本語句,提升閱讀質(zhì)量的效果。
閱讀方法訓練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自主開展閱讀活動有重要的價值。在閱讀教學開始階段可以由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思路進行引導,促進學生分析文本的結(jié)構內(nèi)容,引導學生自主把握文本的六大要素,培養(yǎng)學生邊閱讀邊做標記的習慣。首先,讓學生學會使用工具書,能夠在粗讀后借助工具書解決字詞障礙。其次,還要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生評,借助閱讀提示掌握文本的相關資料,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內(nèi)容。第三,應當培養(yǎng)學生閱讀注意力,讓學生在相對安靜的環(huán)境下閱讀,樹立學生的閱讀摘抄或者標記意識,達到輔助閱讀的目標。教師還要輔助學生自主提問,作者講述了什么,課文的主要觀點是什么,刻畫了什么樣的人物形象等問題,引導學生由粗讀向精讀進發(fā)。
結(jié)論: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感知能力,增強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有重要價值,教師應當構建良好的閱讀教學氛圍,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字詞理解能力,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達到提高閱讀教學質(zhì)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