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紅肖
(河北省保定市唐縣白塔學校,河北 保定 072350)
在小學階段,作文是語文的半壁江山,寫好作文,不僅能夠增強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能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能力,對其以后的語文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教學效率進行了簡要分析,希望對其他教師有所幫助。
愛因斯坦曾說“我認為,對于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好的教師。當小學生對寫作充滿興趣時,才會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但在當前的寫作課堂上,很多教師仍然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這使得很多小學生認為課堂學習十分無聊,對其不感興趣,久而久之,會使小學生在寫作中出現消極心理甚至厭煩感,這樣的教學情況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發(fā)展,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習作效率。為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創(chuàng)造情境,吸引學生的目光,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以學習《鳥的天堂》這一課為例,首先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各種各樣的小鳥的照片讓學生觀看,并為學生播放群鳥齊鳴的聲音讓學生感受,然后向學生提出“作者一共經過了幾次鳥的天堂,前后有什么樣的變化?”“鳥的天堂是什么意思呢?為什么課文中有的帶了引號,有的沒帶?”“這棵大榕樹為什么能成為鳥的天堂呢?”等問題讓學生分析、交流。最后教師為學生布置寫作任務,讓學生根據這篇課文寫一篇描寫動物的作文。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古人曾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痹谛W教學中,無論是學習語文還是其他學科,掌握學習技巧十分重要,當學生掌握大量的寫作技巧時,寫作能力也會隨之上升。但在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中,很多教師只是為學生布置教學任務,讓學生自由寫作。這樣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不知道如何下筆,該寫點什么,每次上寫作課,學生都表現得很茫然,寫出來的作文水平比較低,這樣的情況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也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為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在作文課堂上應引導學生掌握寫作技巧,為學生重點講解課文中的一些修辭手法,讓學生掌握并學會運用,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有思路可寫。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下冊《彩色的非洲》這一課文時,首先教師根據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將其分成幾個學習小組,讓其在小組內仔細閱讀課文,然后對學生說“閱讀了這篇文章,你能說一說都描寫了哪些景物嗎?文中都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讓學生進行討論,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就教師的問題展開了積極的討論,有的學生說,“大自然中的景物很多,有藍天、驕陽、樹木等”,還有的學生說“作者在描寫花的時候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最后,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做出積極的評價,并為學生講解重點語句和修辭手法,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寫作練習。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讓學生掌握寫作手法,而且還能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素材是寫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學生如果不積累豐富的語言,再優(yōu)秀的學生也不能寫出好的文章來。因此,教師在寫作課堂上要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為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指導:(1)教師在上課之前給出學生十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閱讀自己喜歡的課文或者文學雜志,增加自身的閱讀量。教師還可以每周抽出兩節(jié)課作為學生的閱讀課,讓學生專心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然后讓學生互相交流,這樣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面。(2)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寫日記,寫日記是積累素材的有效途徑之一。學生可以將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優(yōu)美詞句摘抄在日記本上,以便日后積累運用。(3)教師引導學生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像演講比賽、詩歌朗誦、語文趣味知識競賽等,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既可以收獲樂趣,還可以豐富自己的語文知識。
總而言之,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日后的人生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閱讀積累以及引導學生掌握寫作方法,讓學生在色彩斑斕的世界里提取適合自己的寫作材料,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這樣學生才能喜歡寫作,步入一個快樂的寫作天堂,寫作能力也會隨之提升。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中還要不斷豐富自身的理論知識和職業(yè)素養(yǎng),為提高學生的寫作效率進行下一步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