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安
(重慶市榮昌中學,重慶 榮昌 402460)
前言:高中物理的學習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如果學生對抽象的物理現(xiàn)象難以理解,那么學生的解題能力難以得到有效提高。作為教師應該在解題思路和方法上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引,進而提升學生解題能力。
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常常難以使用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思路,所以教師需要做到結合知識點告訴學生此題為什么要這樣去解答,注重引導學生的解題思路。例如,在做豎直面內的圓周運動分析時,不能對運動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因為這個運動的物體并沒有處于一個平衡狀態(tài),而應運用機械能守恒定律來分析。在學生掌握了基礎的解題方法后,還應培養(yǎng)學生運用邏輯思維能力解題。
例如,在講解力學時不僅要介紹力的簡單概念,還應輔以不同的力作用在物體上的不同效果來講解。講解時要圍繞一個知識點拓展,這樣在做題時就可通過一個點聯(lián)想到一個面。如洛倫茲力的方向與速度是始終垂直的,這與一般力的特點不同,那么就要想到此力只能改變速度的方向,無法改變速度的大小,解題時要注意避免將洛倫茲力算做可以帶動物體運動的力。靜摩擦力方向的判斷也是常考的考點,靜摩擦力對物體的作用有多種效果,可以做正功、做負功或不做功。所以在受力分析時,不能主觀臆斷力的方向,需要在分析其他力之后,最后根據平衡條件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學生在這樣的指引下,便會逐漸樹立起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需要教師具備將生活常識與普遍現(xiàn)象和抽象的知識點有機結合的能力。如力學、熱學這些與生活接近的知識點,可以通過聯(lián)系日?,F(xiàn)象或操作簡單的實驗來進行引導。
例如牛頓第二定律的證明,這類實驗的器材要求不高,只需要學生準備橡皮和修正帶就可以完成。書中的證明需要增加小車質量或增大小車拉力,學生可以用橡皮代替小車質量和小車拉力。通過在修正帶前進方向增加橡皮個數或在修正帶上方增加橡皮個數來模擬題目條件。有些內容雖然與日常生活關聯(lián)較少,但通過演示實驗便可令學生輕松理解其深奧的概念。如電磁學中通電金屬棒在勻強磁場中運動情況的這類典型題,可以準備電池金屬棒和條形磁鐵進行模擬實驗,根據實驗數據和理論計算對產生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進而得到結論。對于近代物理等,則可以通過播放實驗視頻來引導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對于物理中過于抽象無法模擬的知識點,則可以編寫順口溜來幫助同學記憶。當學生的感官一直處于活躍狀態(tài)時,其注意力會保持在集中狀態(tài),教師也可以避免只在講臺某一處不動讓學生產生視覺疲勞。物理中的圖形經常因為不夠立體,無法讓學生立即產生清晰的解題思路,這時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作圖技能,讓板書清晰美觀。例如受力分析時,一張圖中可能畫出很多個力,這種情況要將物體畫大,并且適當運用彩粉筆,將其分成多個局部進行分析。
高中物理中的許多知識點都非常的抽象,而且難度很大。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著重訓練同學們解題的發(fā)散思維,幫助學生突破解題困境。很多情況下,一道題目的解決方法不只有一個,活躍思維往往可以起到好的效果。
例如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恒定律可以解決同一種類型題;靜電學和磁學有很多相類似的地方;磁學和天體物理都涉及到圓周運動,可以把這兩個知識點類比起來學習。選擇最簡單方便的步驟也是極為關鍵的,例如人船模型的結論很復雜,應盡量避免用力的公式分析,因為力的分析比動量定理復雜得多,所以應該用動能定理推導。類似于這種“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情況在物理解題中有很多,需要教師多多發(fā)現(xiàn),多多總結。不僅如此,物理學中的許多復雜且難以記憶的結論是通過基本公式推導得到的,這時候就要教授學生公式的推導過程來幫助學生記憶。讓學生知道結論是怎么得到的要比單純記憶深刻。最后,與其讓學生記公式,不如讓他們多做題,通過做題積累做題的方法和思路。在做題時積累經驗,這樣在以后面對新的問題時則會想到很多種解題辦法。
總結:教師在授課時要注重將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綜合起來,讓學生不再覺得物理很難學,只要掌握了基礎再慢慢形成邏輯思維能力,那么解題能力必定會慢慢的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無法一蹴而就,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整合能力,找尋可以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的方法,讓學生更加容易的理解概念,明白解題思路,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生也應自我主動思考,培養(yǎng)自己的思維,為將來各個階段的學習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