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濤
(河北蔚縣桃花鎮(zhèn)初級中學,河北 蔚縣 075741)
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使學生看到圖文并茂、視聽一體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閱讀教學內(nèi)容,也可以從中聽取與課堂教學相關聯(lián)的聲音信息,觀看實驗過程以及原理。這種新的信息形式改變了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更加形象地理解信息,產(chǎn)生學習的愛好與樂趣,主動、及時地獲取信息,激發(fā)表達欲望,從而形成師生互動,而不再是課堂教學的被動接受者。
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方式比較單調(diào),教師在課堂上擁有絕對的權威,學生沒有任何的發(fā)言權。教師在講臺上慷慨激昂地講述,學生在座位上小心翼翼地聽著,手中的筆不停地寫著。我們通常稱為“填鴨式”教學。教師依據(jù)自己的教學思路,一步步將知識塞給學生,通過大量的習題加以強化。學生花費很大的氣力來背誦、理解知識,模仿教師的解題思路。通過“題海戰(zhàn)術”取得一定的成績。學生是解題的能手,模仿的高手,但是在知識的社會應用中,卻成為知識的“傻子”,不能精確有效地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嚴重的影響了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摧殘了學生的心理健康。多媒體技術在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基本表現(xiàn)有以下幾種情況。
教師用word、PPT等手段制作了簡單的物理知識框架,配備大量的例題、習題。教師省掉了板書知識框架和抄例題、習題的時間,教師的教學進度加快了,講述的題目更多了,學生抄的知識點更多了,這是一種“包袱”式的多媒體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學生毫無討論交流的機會,受到了更加嚴厲的“迫害”。
教師的教案、例題、習題直接通過展示臺投影在屏幕上,學生面對密密麻麻的整版教師的“真跡”,毫不思索的做筆記,教師講授的知識點更是洶涌澎湃,學生唯一言語是“老師等一下了,還有幾行沒有抄完”。
教師講課不使用多媒體,作業(yè)、考試時瘋狂的使用,屏幕上投影著滿滿題目,學生不停地抬頭低頭,哪有時間思考,最后還是相互抄襲占多數(shù)。
物理學科是一門嚴謹?shù)目茖W,各階段物理是有不同的特點。初中是趣味性物理,高中是推理性物理,大學是深究性物理。教育的每個階段都會對學生進行一次篩選,學生終究會適應物理的特點。物理的起始階段是初中,針對學生喜歡觀察社會現(xiàn)象的特點,在知識允許的條件下,教師創(chuàng)設與物理知識相關的演示實驗,通過教師的現(xiàn)場動手操作,學生的觀察,最終得到實驗數(shù)據(jù),教師通過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進而有效地推出實驗結(jié)果。講述大氣壓存在時,馬德堡半球?qū)嶒炇亲詈玫睦C。教師攜帶實驗器材:馬德堡半球、抽氣機,在教室進行現(xiàn)場試驗。教師利用抽氣機逐漸的抽取馬德堡半球里面的空氣,學生在教室進行多次的對拉,以此來驗證大氣壓的存在。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參與了教學,教師的進行了有效的演示,最終有效地證明大氣壓的存在。相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來講,這無疑是一種提高。演示性的教學嘗試對學生實驗技能的提高是有限的,學生只是教學中活動的幫手,沒有真正的去思考實驗的原理,也沒有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忽略了學生探索性思維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在改革性的以演示實驗為主題的教學中的應用如下:1、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從網(wǎng)絡上下載物理課程相關的視屏或Flash,直接投在屏幕上,組織學生觀看,進而說明知識內(nèi)容。這是一種“裹足”式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學生聽聽聲音,湊湊熱鬧,毫無動手經(jīng)驗,更談不上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能力。2、教師象征性地擺出實驗器材,講述實驗的步驟,陳述實驗現(xiàn)象,歸納實驗結(jié)論。鄭重地打開多媒體,將事先準備好反映實驗現(xiàn)象的視頻或Flash播放。這是一種“造假”式的多媒體技術應用,物理知識的嚴謹性、科學性被學生否認,學生會異口同聲地說:好假呀,好假呀。
物理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具有科學素養(yǎng)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學生。提升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必須重視物理的實驗教學。物理實驗探究教學模式迅速有效地發(fā)展起來。教師充當知識的引導者,學生是知識的追求者。教師提出主題,學生通過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總結(jié)。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是實驗的設計者、操作者、決定者,有效地鍛煉了學生動手的能力,提高了學習效果。一個物理人,能遵循社會的規(guī)律,將物理知識應用在生活,從生活中總結(jié)出物理規(guī)律,這就是物理素養(yǎng)鍛煉人思維能力的明證。例如初中電學學習之后,學生自己設計電路圖,裝飾自己的房間。串、并聯(lián)知識輕而易舉地被理解,電路圖整潔美觀、橫平豎直特點,學生容易接受。家庭電路的零、火線的區(qū)分被應用在電器的安裝上。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彌補了物理教學改革中的難題,有效地促進了物理教學方式的變革。教師的應用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1、教師制作或借鑒相關的實驗課件,通過實驗步驟的逐步推進,注重知識的匯總,提高實驗探究課的效果。學生順著實驗步驟,糾正偏差,理順過程,總結(jié)物理規(guī)律。2、學生提出探究問題,設計探究方案。教師將有效的探究方案投在屏幕上,邀請學生來評價和修正,并促使探究的開放性和科學性。學生有收獲知識的成就感、快樂感,教師感受傳遞知識的輕松感。這是我們渴求的“互補”性教學方式,促使整個物理教學的改革。
總之,整個物理教學的模式,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是人類物理教育技術的提升,借助多媒體技術,靈活實用的實驗探究型教學模式是物理教學模式發(fā)展的必然。多媒體技術豐富的素材,順暢的教學程序,知識的地區(qū)無差異性,促進了物理課堂教學的進步。多媒體靈活應用的實驗探究型教學方式彌補了單純教學方式的缺陷,開拓了實驗探究新方式,節(jié)省了探究時間,提高了探究效果。多媒體技術在新課改的發(fā)展中,必定具有優(yōu)越的廣泛性、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