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會
(內蒙古通遼新城第一小學,內蒙古 通遼 028000)
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活潑好動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特征,在課堂上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導致學習走神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每一位小學教師值得深思的問題。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閱讀課外讀物。另外,家長也應該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并對其進行積極的指導[1]。在教學方式上,教師必須要徹底拋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采用不一樣的教學方式去吸引學生的眼球,在閱讀過程中使學生積累見識,更是讓學生愛上閱讀和愛上語文,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德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寫作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閱讀量的積累,所以,課外閱讀特別重要。閱讀對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寫作需要大量的作文素材,這些素材的積累主要依靠閱讀,閱讀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擁有更多的素材,那么作文質量就會大大提高,所以必須要注重課外閱讀的積累。
閱讀是提高作文質量的主要途徑,所以必須要給學生足夠的課外閱讀時間,從而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更是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找到樂趣。在課外閱讀過程中,能夠了解別人的寫作水平、寫作思路和寫作方法,這些對于學生來說十分重要。通過課外閱讀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2]。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里,語文只是教會寫字認字和溝通交流,除此之外并沒有任何作用,但是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不止這些,還有其他方面的作用。比如,在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通過閱讀提高寫作,通過閱讀認識到社會意識,更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意識,所以小學語文教學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大多數家長認為課外閱讀會影響到學生的正常學習,從而限制學生的課外閱讀,同時限制課外閱讀時間和讀物。這樣不僅會導致學生嚴重性缺乏故事組織能力和想象力,更會影響到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應該改變思想,認識到課閱讀的重要性,通過課外閱讀向學生傳遞正確的知識文化和思想觀念,確保課外閱讀能夠順利進行下去。同時,還應該多向家長傳遞正確的觀念,支持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通過課外閱讀去影響學生,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實現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更能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水平。
環(huán)境對于一個學生來說特別重要,尤其是特別吵鬧的環(huán)境,學生根本無法進行閱讀,需要教師在開展課外閱讀時,一定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最大化排除外界的干擾性因素[3]。可以在學校的圖書館設立課外閱讀學習角,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要求,挑選一些用價值的書,再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讀書氛圍,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閱讀過程中,并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課下要充分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課外閱讀讀物,并推薦相應的書,鼓勵學生多去圖書館看書或者是借書,讀書時一定要靜下心來。針對一些表現好的學生給予相應的獎勵,目的是刺激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對家長做好思想工作,并得到家長的支持,共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閱讀不是簡單的讀,而是了解文章所表達的內容和中心意思,以及寫作方法和優(yōu)美的語句,并做好讀書筆記。勤做筆記有利于加深記憶,特別是一些優(yōu)美的句子,在寫作中可以對此進行靈活應用。針對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標記下來,找老師幫助解決,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閱讀時很容易遇到挫折或者是走彎路,這種情況下,教師就應該為學生提供一些閱讀技巧和閱讀經驗,最大化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4]。比如,課本上知識選擇不閱讀,而是要閱讀其他讀物。閱讀還需要注重精讀,全神貫注投入到閱讀中,細細品味其中的精髓,而不是讀了后面忘記前面,這樣的閱讀也是浪費時間。另外,學生還需要養(yǎng)成自覺閱讀的習慣,而不是在別人的督促下才會去閱讀,所以閱讀習慣十分重要。
綜上所述,課外閱讀對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增強學生的社會意識,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那么,在課外閱讀過程中,教師要營造課外閱讀氛圍,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傳授閱讀方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覺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