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洋
(江西師范大學,江西 南昌 330027)
裘德煌,原名德房,字少云,號叟耘,筆名掃影,1879年(光緒五年)生于江西新建樂化厚石村。裘德煌先生是二十世紀江西著名的戲曲家,他的一生是忠于文化教育戲曲事業(yè)的一生。歷任南昌一中學監(jiān),新建啟新中學校長,江西省音樂教育委員會平劇組組長。編著劇本多種,進行抗戰(zhàn)宣傳。解放后,政府聘為江西文史研究館館員。1958年1月13日病故于南昌市寓所,享年七十九歲。
為教育現(xiàn)身,這是裘德煌先生的畢生心愿,早歲畢業(yè)于南京兩江優(yōu)級師范學堂,(民國時中央大學前身)博物系,公元1916年返江西,攜眷來南昌市居住,立志教書育人。
他先后任南昌模范小學、義務女校教師、啟新中學校長、江西省立一中、二中、女中、女師、南昌鄉(xiāng)師、勞作師范、上海水產??茖W校等校教師。所教科目除生理衛(wèi)生、動植物等專業(yè)外,還教國文、歷史乃至音樂、圖畫。他治學嚴謹認真,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善于啟發(fā)誘導,還經(jīng)常運用講故事等方法循循善誘,加深印象。為了更有效的使教學達到教育人的目的并親自繪制動植物標本、教學圖表,不僅向學生進行了直觀教學,加深與鞏固了教學知識,也為學校節(jié)省開支,作出了貢獻。他經(jīng)常說:“教育目的在育人,育人就必須循循善誘。”為了達到教書育人循循善誘的目的,他除了認真進行課堂教學外,課余時間還利用自己的戲曲愛好,指導學生排演話劇。寓思想教育于活動中。記得女師就上演過《回家以后》、《少奶奶的扇子》等:針對性的向學生進行道德品質教育,不但豐富了學生的課外文娛活動,在社會上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裘德煌先生一生除了學校教育以外,對社會教育也作出過一定貢獻。他擔任過江西通俗講演所所長。在這期間他把國家大事以及一些有關理論改編成通俗文字親自向群眾講解,達到宣傳民眾,教育民眾的目的。
裘德煌先生早在1922年在上海教書期間,即與田漢、石凌鶴、黎錦輝等戲劇家相識。常在一起探討戲劇改革問題。當時文豪郭沫若在滬編導《棠棣之花》中《聶瑩》一劇時,裘德煌先生也曾協(xié)助演出。
裘德煌先生到了五十歲以后,仍于文化戲曲事業(yè)十分熱愛。1931年①,江西省教育廳創(chuàng)辦江西省音樂教育推行委員會,主任委員為著名音樂家程懋筠。內設管弦樂及戲劇二大組。戲劇又分話劇、平劇二小組。程懋筠聘裘德煌先生為平劇(國民黨時期北京改名北平,京劇改稱平劇)小組主任,平劇史料大都采自歷史、說部、彈詞及傳說等,裘德煌先生繼戲劇家歐陽予倩、田漢、朱雙云諸人之后,進行大膽改革,以平劇舊有的形式,換入新生的內容。1934年創(chuàng)辦平劇班,招收男女學生20余人。除聘請老伶工滿子善為指導員外,還親自編導了《胡阿毛》、《模范軍人》、《飛來的禍》以及歷史改良平劇《宮井埋香》等劇本。前三劇主要是揭露日本侵略者殺害中國人民的罪行與歌頌中國愛國軍民英勇抗敵的行動。上演后備受人民群眾、愛國人士歡迎。在舊社會戲劇內容多為封建說教,裘德煌先生能在江西將戲劇大膽改革實屬難能可貴。
裘德煌先生對南昌市流行民間的地方采茶劇也進行過改編,剔除了其中一些封建迷信,誨淫誨盜有害群眾的糟粕,加進移風易俗健康的內容。他也編過一些愛國小調供給走街串巷的盲藝人傳唱。
裘德煌先生思想開明,反對封建舊禮教,主張男女平等。這些反映在裘德煌先生的家庭中。裘德煌先生的女兒裘宗潤先生與裘宗恕先生曾講過②:“他自己的手足以及子女六人不分男女一視同仁。他認為男女要平等,女的一定要在經(jīng)濟上不依靠男人首先要受教育,要讀書,我們家境清貧,祖父早逝,贍養(yǎng)祖母、細姑、細叔受高等教育的重擔都落在父親身上,在他的培養(yǎng)教育下,我們姐妹三人的文化水平都在中專以上?!?/p>
“父親不但關心自己的妹妹,女兒受教育,而且還動員鄉(xiāng)下堂妹、內侄女、外甥女讀書,為她們提供方便,我家先后就有過四、五人借助上學的?!?/p>
“我家只有母親沒有進過學校。父親總是耐心講述國家大事和社會新思潮,并經(jīng)常帶她觀看話劇、改良平劇、聽音樂會,參觀名人書畫展覽,使她開拓視野,提高欣賞水平。他還經(jīng)常教母親認字,使她能自己看懂子女們的遠方來信得到欣慰?!?/p>
1949年新中國成立,裘德煌先生雖已古稀之年,看到自己夢寐以求人民當家作主的新社會的到來,非常喜悅,即參加江西省文聯(lián)組織。1953年5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奉國務院命令,創(chuàng)辦江西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于南昌,裘德煌先生受聘為文史研究館館員。他積極學習黨的政策,撰寫文史研究論文,貢獻許多珍貴文獻與文物于國家,受到任命政府的嘉獎。2018年是裘德煌誕生一百三十九周年,終年80歲,一生著有戲曲、劇本凡數(shù)十種,多藏于家。雖然裘德煌先生已經(jīng)去世六十多年,但是裘德煌先生為教育事業(yè)的先生精神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成為我們努力研究不斷前進的動力。
行文至此,裘德煌這位被歷史所淹沒的的江西省戲曲音樂家,教育家其音樂生命軌跡逐漸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最為值得關注的是其生命軌跡以及其對戲曲各個方面的改良,監(jiān)督,評論。筆者希望通過對贛籍音樂家的研究,將以往江西近代音樂研究的空白點加以補充,以期待為日后江西近代音樂文化研究做好前期準備。
注釋:
① 王迪諏:《戲劇家裘德煌》,《新建縣文史資料 第二輯》,張信江,1989.
② 《我的父親裘德煌》,《南昌文史資料選輯 第九輯》,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江西省南昌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