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潔 丹陽市美術(shù)館
呂鳳子是我國著名畫家、美術(shù)教育家,他的“印、畫、書、詞”造詣極深,人稱“四絕”。鳳先生自幼聰慧好學,熟讀四書五經(jīng),苦練書法。15歲便考中秀才,廢除科舉后考入南京兩江優(yōu)級師范學堂,師從著名學者、書畫家李瑞清先生。他擅長人物、花鳥、山水畫,人物畫中以羅漢和仕女著稱。鳳先生的作品意境高遠,用筆用墨渾然天成,如神來造化。鳳先生書法筆墨功夫深厚,突破前人,獨創(chuàng)了集篆、隸、草于一體的蒼勁圓渾、古樸優(yōu)美的“鳳體”字,他的骨法用筆更是深得前人之成。
鳳先生晚年抱病著《中國畫法研究》一書,在此書中,鳳先生對骨法用筆做了詳細的闡述。并結(jié)合自己畢生經(jīng)驗總結(jié)了“骨法用筆”之妙?!八伞⒅?、梅”歲寒三友是畫家常見表現(xiàn)題材,鳳先生潔身自好,品德高潔,也常作松樹、梅花等題材。在他的作品中,特別是松樹和梅花題材的作品,更能體現(xiàn)出他的用筆功力老練渾厚。
鳳先生于1928年創(chuàng)作的《靈隱松》,作品中的松樹枝干一氣呵成,從容淡定,用筆簡練而堅定。鳳先生愛畫松,因為松樹具有堅忍不拔的品格,松枝奇崛、多姿的形態(tài),更適宜于描繪鳳先生之心境。從畫面中可以看出鳳先生在繪畫過程中,筆法運轉(zhuǎn)變通,如飛如動,隨自己的情緒而走動,絕不拘泥于形的摹畫,所畫線條以渾樸勝,達到了以神入畫的境界。這種境界無疑是每位畫家都向往的。鳳先生的骨法用筆以用筆運力見長。線的皴、揉、染、擦、點各個方面,著重以線寫形,在畫面上使觀者很真實地感受到線條的蒼勁、運動的靈活多變。此幅作品不但表現(xiàn)了鳳先生在當時那個年代自表堅決不與反動勢力同流合污的節(jié)氣,同時還把他對反對惡勢力的憤怒之情借松樹這個形象表達出來,寄托了他堅貞不屈的思想情感。在鳳先生的很多作品中都有這種寓情于畫的借喻之情。如先生于1948年創(chuàng)作的《月下梅花》,畫中的梅花枝干交錯穿插,構(gòu)成多線條、多層次的、極復雜的前后層次變化,體現(xiàn)出梅花的繁茂,使人看到畫面猶如聞到梅花飄出的陣陣清香,整個畫面線條運用濃、淡、干、枯的變化,給人一氣呵成、恍然眼前的感覺。在這幅作品中,鳳先生又寫上了南宋姜白石《疏影》上半闋:“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屠锵喾辏h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huán)、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狈浅蚀_地畫出了姜白石賦予梅花的精神品格。因為梅花枝干遒勁,花朵清香麗人,傲雪挺立,把春色帶給人間,梅花的品質(zhì)也是中國畫傳統(tǒng)感情和審美的共識,它歷來被人們視為高潔品格的象征,鳳先生用畫梅來表達自己的愛憎情感,借生動形象的物體表達自己堅韌、不向惡勢力低頭、不屈不撓的品質(zhì)。
在鳳先生作品中可以看出鳳先生的骨法用筆在松、梅作品中表現(xiàn)尤為突出,他在《中國畫法研究》一書中指出:“用筆練習主要是勾線練習,這是中國畫的基本練習,而勾線技巧,即是使每一有力的線條都直接顯示某種感情的技巧,是中國畫的特有技巧”(出自《中國畫法研究》)。
唐張彥遠說,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而歸乎用筆(《歷代名畫記》卷一),所謂意在筆先,主要是情感,意境能完美地通過用筆表現(xiàn)出來。鳳先生深知這點,因此在他的筆下,情韻一直和筆力融合在一起,筆所到之處,無論長線或短線,無論是點還是面,都是先生情感的一種宣泄。
早年,鳳先生注重傳統(tǒng)繼承,從小研習書法,擅長篆書,對于圓線條有著天然的親和力,受儒家中庸思想影響,線條含蓄堅韌,反對鋒芒畢露、淺薄浮華,在作品中表現(xiàn)出來的是含蓄舒緩的圓線條。而他后期作品中大多吸收了書法中的線條用法,其線條骨力強勁、雄渾,點畫線之間已有剛中帶柔,拙中見巧,充滿雄強的風骨。這從他1959年晚年所作的《老鳳今年七十四》中可見。鳳先生畫松更是構(gòu)思簡明,筆力激越,縱橫揮斫,剛健老辣,極富感情。創(chuàng)作《老鳳今年七十四》時,鳳先生已有兩年臥床不起,是他在74歲生日之際要求夫人扶著他靠在床上創(chuàng)作的,所以這幅作品完全是直抒胸臆,把他畢生對繪畫的情感表現(xiàn)了出來。鳳先生也曾對學生介紹自己的用筆經(jīng)驗,凡屬愉快感情的線條,無論其形狀是方、圓、粗、細,其墨跡是燥、濕、濃、淡,總是一往流利,不做停頓,轉(zhuǎn)折也不露圭角;凡屬不愉快感情的線條,就一往停頓,呈現(xiàn)一種艱澀狀態(tài),停頓過甚的就表現(xiàn)為焦灼和憂郁感。有時縱筆如“風趨電疾”,如“兔起鶻落”,縱橫揮斫,鋒芒畢露,就構(gòu)成顯示某種激情或熱愛,或絕忿的線條(《中國畫法研究》)??梢婙P先生對線的高度領(lǐng)悟,也是他畢生研究繪畫的重要部分。
鳳先生在繪畫中不僅注重題材內(nèi)容還反映時代要求,在各種表現(xiàn)形式和風格上,也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美。鳳先生在詩詞、書法、篆刻、畫法理論和藝術(shù)教育方面,都有突出貢獻。這樣全面發(fā)展的大畫家在中國畫史上也是不多見的,對于鳳先生的品德和成就,眾多藝術(shù)家都給予很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