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焦楊帆
在當前快速發(fā)展的社會中,燈火通明的“加班樓”幾乎成了城市標配。無論是想獲得美好前程而主動進取,還是迫于工作壓力的無奈付出,許多人都在以“加班”、“無休假”、“舍棄家庭”、“犧牲健康”為代價,失控地工作著。
董瑩是一家廣告公司的策劃總監(jiān),從四線小城到上海打拼已 7年有余?!吧罨径急还ぷ鲾D占了,不是在開會出差,就是在提報方案,要么就是在項目路演……幾乎沒有休息?!?/p>
董瑩坦言,廣告行業(yè)的競爭特別激烈,下班時間基本沒有人走,自己家條件不好,基礎又弱,所以只能加倍努力?!皠e人不愛干的打雜的活兒,我都干;別人出一個方案,我出兩個;別人加班兩個小時,我加班4個小時……”
2018 年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發(fā)布的《中國時間利用調查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勞動者超時工作(凈工作時間大于8小時)相當普遍,超時工作率高達42.2%。其中,非正規(guī)部門、低收入者、低學歷者的超時工作尤為嚴重。
“最狠的一次是連續(xù)工作了46個小時,一直沒閉眼,連續(xù)工作。”董瑩說,客戶就是上帝,對于客戶的需求,必須立即響應、解決。
“那是我入職的第二年。晚上 8 點多,我被叫回公司緊急開會,原因是客戶對于定稿方案又有了新想法。于是我跟著總監(jiān)連夜想創(chuàng)意、出方案,然后白天去提報,晚上再繼續(xù)改……連軸轉了46個小時之后,客戶終于說‘不改了!’從那之后,總監(jiān)對我格外信任,當然也交給了我更多工作?!?/p>
按照董瑩的統(tǒng)計,為了站穩(wěn)腳跟,她每天至少加班 2 個小時,周六周日基本不休,因為很多活動是周末進行,她想去現場多看多學。這樣算下來,平均每周至少加班25小時。
對于相當數量的都市職場人來說,加班已經成為家常便飯。騰訊與智聯招聘聯合發(fā)布的《中國白領滿意度調查報告》顯示,21.3%的白領每周平均加班 5-10 小時,7.9%的白領每周平均加班20小時以上,而“不加班”的白領僅有15.1%。
按照《勞動法》規(guī)定,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董瑩說,她并不知道自己加班已經超過了《勞動法》規(guī)定的上限?!拔覜]背景、學歷低,有一個穩(wěn)定的飯碗不容易。再說,雖然總加班,客戶也難伺候,但每完成一個項目,公司會給相應獎勵,少說也有兩三千,年底還有升職和加薪的機會,這比很多公司強?!?/p>
與董瑩的“為生活所迫”不同,還有一些人像鐵血戰(zhàn)士,加班、滿負荷工作是其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可以說是“生活的全部”,劉哲便是典型代表。
40歲出頭的劉哲一手創(chuàng)辦了現在這家以企業(yè)服務為主營業(yè)務的公司,并擔任總經理,他覺得自己是為工作而生。畢業(yè)工作后的前5年,劉哲先后換了3家公司,離職的原因大多是“太安逸,沒挑戰(zhàn)”。自從做了銷售業(yè)務,他覺得渾身的細胞都被激活了。
“沒什么嚴格的上下班時間,白天都是圍著客戶轉,晚上喝酒應酬更是常事,有時一周要喝上五六次。”劉哲從未考慮過應酬算不算加班。
現如今,市場品牌公關、產品銷售已成為經常加班的崗位,無牽無掛的單身男青年是加班的主力軍。劉哲說,每天跟客戶打交道、談工作,讓他覺得滿足,甚至有些興奮。讓劉哲至今引以為傲的,是2007年的正月十五,他婚后的第一個元宵節(jié)。
那天,下了好大的一場雪,全城交通癱瘓。劉哲同一位跟進了許久但未合作的四川籍客戶通電話時,聽到其提到了“家里的小兒子從來沒見過雪……”職業(yè)的敏感讓劉哲意識到客戶想家了。
于是,他從公司出發(fā),深一腳淺一腳地走了2個多小時,來到客戶租住的房子附近,請客戶吃了一頓熱騰騰的川蜀火鍋,然后又花了 2 個多小時走回家。到家已是凌晨。就這樣,劉哲拿下了那個客戶,再一次享受到了“征服”帶來的成就感。
現在,已成為總經理的劉哲不再需要自己跑客戶,公司規(guī)模也從最初的十來人,壯大到 500 多人,他更多的是負責公司戰(zhàn)略和團隊建設。
劉哲仍閑不下來,“只要在家,就會覺得心里不踏實,只有跟員工、跟客戶在一起,才有勁頭?!?劉哲坦言,因為把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他與兒子的感情很淡,至于跟妻子,“前幾年還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現在已經不吵了,吵也沒用。她經常帶著兒子回娘家,跟分居沒啥區(qū)別?!?/p>
劉哲自嘲說,沒有什么都行,但沒工作不行。
某種程度上說,董瑩和劉哲的工作失控多少是出于“主觀意愿”,但90后程序員王凱杰則是“被動失控”。王凱杰就職于某大型互聯網公司,剛入職時,他有女朋友,但去年,兩人分手了,因為“工作忙,沒時間陪?!蓖鮿P杰解釋說,公司安排的工作量經常超標,不加班根本完不成。即使按時完成了,客戶也會不斷要求修改、優(yōu)化,所以有時,大家會故意拖延。“還有不少任務事先缺少溝通,大家加班好幾天做出的成果用不上,只好推翻再做。”
人才招聘網站英才網聯推出的《職場生存大調查》指出,職場人最多的加班原因是“單位要求加班”,占 57%;“工作沒做完導致加班”的占21%;發(fā)生“突發(fā)事件導致加班”的占7%;還有14%的職場人加班是出于“跟著別人加班”的心理。綜合來看,超過七成的人是“被動加班”。
對此,王凱杰認為,這與外在競爭壓力太大有關:到了下班時間,領導還沒走,你敢走嗎?如果比其他人早下班,會不會顯得工作態(tài)度不積極?每個月的考勤榜,你的工作時長墊底,好意思嗎?
資深HR張女士表示,很多企業(yè)把是否主動加班,視為評判員工是否努力的重要標準,有些企業(yè)甚至形成了“自主加班”文化。
王凱杰吐槽,自己和幾個同學所在的公司都習慣在周末開會。持續(xù)工作影響的不僅是王凱杰的生活,還有他的身體?!拔覄偣ぷ鲿r 120 斤,現在 150斤,兩年多長了 30 斤。有一種肥,叫做加班肥,我現在上樓都喘,身體大不如前?!蓖鮿P杰無奈地說。
(文中人物應要求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