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景
(071003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河北 保定)
死者:馮永菊(客車乘客)
原告:死者配偶(趙春明)、兒子(趙某某)、父母(馮某某、侯某某)
被告:貨車方(執(zhí)行工務):衛(wèi)廣輝(肇事貨車實際所有人、雇主),林則東(貨車司機、雇員);衛(wèi)德平(貨車套用號牌實際所有人),福山公司(號牌登記貨車所有人),永安保險公司(號牌登記貨車承保公司)
客車方(并非履行職務):騰飛公司(雇主),周亞平(客車實際所有人、客車司機、雇員),人保公司(客車承保公司);朱榮明(客車登記所有人)
(1)根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貨車司機林則東承擔主要責任,客車司機周亞平承擔次要責任。
(2)衛(wèi)廣輝是肇事貨車實際所有人,也是貨車司機林則東的雇主。交通事故發(fā)生時,林則東正在從事雇傭活動,符合最高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司法解釋第9條中對于雇主責任的規(guī)定,根據雇主替代責任原則,該事故中林則東所負的主要責任,應由作為雇主的衛(wèi)廣輝來承擔賠償責任。
(3)號牌登記貨車的所有人福山公司和貨車套用號牌的實際所有人衛(wèi)德平將機動車號牌出借給衛(wèi)廣輝等人使用,其行為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且其縱容套牌貨車在公路上行駛,增加道路交通的危險性,導致交通事故的發(fā)生,符合《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條中關于被套牌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規(guī)定。出借人將機動車號牌借給他人使用,增加了不符合安全性能的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的可能性,對道路安全產生了極大危害。套牌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損害的,出借人同樣存在過錯,應承擔相應責任。因此福山公司和衛(wèi)德平應與衛(wèi)廣輝與林則東一方承擔連帶責任。
(4)永安保險公司承保的機動車并非本案肇事貨車而是號牌登記貨車,其也不知道該機動車號牌被其他車輛套牌使用的事實,因此永安保險公司對該事故不承擔賠償責任。
(5)周亞平為騰飛公司雇員,但交通事故發(fā)生時其并非為履行職務,該情形不適用雇主替代責任原則,因此作為雇主的騰飛公司對本案事故不承擔責任。
(6)朱榮明雖然為本案客車的登記記載人,但該客車經數(shù)次買賣后,朱榮明與該客車已無任何聯(lián)系,因此朱榮明對本案事故不承擔責任。
(7)人保公司作為客車的承保公司,因死者馮永菊為車內乘客,對其所負賠償責任不在交強險責任承擔范圍之內,依法不適用交強險,因此人保公司對本案事故不承擔責任。
則東承擔主要責任,依據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該事故發(fā)生于林則東履行職務期間,適用雇主替代責任原則,衛(wèi)廣輝作為其雇主應向原告承擔賠償責任。但林則東作為車輛駕駛人,其在駕駛機動車前應認真檢查機動車的安全技術性能,且在駕駛過程應保持高度謹慎的注意義務,保證駕駛安全,但其并未依法履行,其行為存在重大過失,因此應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對于雇主與雇員之間的對外和對內責任問題,法律并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通過筆者檢索的案例來看,實務中大多情況下的處理方式為,在一般情況下適用雇主替代責任原則,由雇主承擔賠償責任;在雇員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的情況下,由雇主與雇員承擔不真正連帶責任,筆者對此予以贊同。
一般情況下,根據雇主替代責任原則,雇員在履行職務過程中造成他人損害的,由雇主承擔替代責任,但在本案中,周亞平作為騰飛公司雇傭司機,其駕駛客車的行為并不在其履行雇員職責期間,而在此期間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損害的責任承擔不適用雇主替代責任原則,因此作為雇主的騰飛公司不承擔責任,周亞平單獨承擔責任。
案件發(fā)生于《侵權責任法》施行之前,因此本案中法院對于客貨雙方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責任認定主要依據的是民法通則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法院依據《民法通則》第130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條第1款的規(guī)定,認為雖然客貨雙方無共同故意,亦無共同過失,但其侵權行為直接結合導致了同一損害后果的發(fā)生,構成了共同侵權,應承擔連帶責任。由于雙方各自應承擔的責任比例有所不同,但車禍的發(fā)生是兩方的共同侵權行為所導致,因此貨車方對客車方的應負責任份額、客車方對貨車方的應負責任份額,均應互負連帶責任。
應當說在上述情形下法院的這一認定是正確的,但筆者認為在《侵權責任法》下,客貨車雙方侵權行為的認定應依據《侵權責任法》第8條的規(guī)定,認定事故是由雙方實施侵權行為所導致的,而不應認定為該損害后果是由客貨雙方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而實施的侵害行為直接結合導致的;再依據《侵權責任法》第12條中關于兩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時責任承擔問題的規(guī)定,筆者認為客貨雙方應認定為分別侵權造成同一損害,應依據責任大小各自承擔相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