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案例教學法在電廠金屬材料課程教學中實施現(xiàn)狀,以“互聯(lián)網+”為依托,探索了互聯(lián)網+時代案例法在電廠金屬材料課程教學中的應用,以期改進傳統(tǒng)案例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加強師生互動,從而提高電廠金屬材料的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
關鍵詞:互聯(lián)網+ 電廠金屬材料 案例教學模式
2017年1月,國務院頒布《國家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明確提出全力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支持“互聯(lián)網+教育”的教學新模式,實現(xiàn)教育資源開放共享?;ヂ?lián)網時代的到來給案例教學法帶來的新的教學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很多高校進行了互聯(lián)網+時代案例教學法的改革和探索,但就整體的互聯(lián)網+時代案例教學發(fā)展來看,尚屬起步階段,目前僅限于管理類、經濟學等方面的研究和應用,有待進一步的推廣和發(fā)展。如何結合互聯(lián)網技術,將案例教學法更好地運用到教學中,是電廠金屬材料教學中的關鍵問題。[1]
一、案例教學法在電廠金屬材料課程教學中實施現(xiàn)狀
1.在電廠金屬材料課程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的重要性
電廠金屬材料是能源動力工程專業(yè)學生的主干專業(yè)基礎課程,也是機械類、電廠化學類專業(yè)的技術基礎課,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常用金屬材料的基本知識與理論,還要掌握金屬材料在火力發(fā)電廠中的應用以及失效分析等,課程基本概念非常多,內容繁雜,知識量也很多,涉及材料幾十大類,采用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通感覺枯燥無味,難以將繁雜的內容理出條理清晰的層次,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采用案例教學法,由教師提供簡單的案例資料,在課堂理論知識講授中穿插案例分析,一定程度上調動了課堂氣氛,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提高研究探索能力。[2]
2.案例教學法在電廠金屬材料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案例教學法沒有貫穿教學始終
電廠金屬材料課程理論課時28個課時,實驗課時4個學時,課程理論知識龐大而繁雜,受電廠金屬材料課程本身及教學時間的局限,教師擔心案例教學占用課堂太多時間,會導致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不夠,課堂教學的大部分內容仍采用傳統(tǒng)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課堂以舉例為主,只在少數章節(jié)采用案例教學法,案例資料還不能大量的被引用(如視頻材料等),導致教師與學生的即時互動很難實現(xiàn),或者嚴重縮水,不利于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影響了案例教學的效果。[3]
(2)案例教學方式理解不夠
案例教學要求學生居于主要地位,教師居于次要地位,教師引導學生對案例本身能進行簡單的分析、探討及相互交流,由學生作出判斷和決策,而不是由教師作出正確的判斷。在實施案例教學的課堂上,一方面教師習慣于講授法教學,教師往往顯得過于主動,從案例的介紹、問題的提出、分析的展開、到結論的得出均受控于教師。另一方面學生習慣于被動地接受和記憶,思維受限于教師的看法和觀點,個別學生甚至缺乏自覺學習及主動參與討論的能力。這樣不僅削弱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而且壓抑和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傾向和方式。[4]
(3)案例教學法中的案例有待完善
案例教學中的案例要求具有真實性、完整性、典型性和啟發(fā)性,而電廠金屬材料案例教學屬于初試階段,教學案例少而不完整,收集的途徑也有限,僅僅從歷史事件、日常生活等事例中進行初步提煉處理。教師對案例處理不恰當,如為了適應課時對教案進行精減,導致案例失真;如教師懶于處理,導致加工后的案例涉及的范圍太廣,沒有突出教學重點,使案例典型性和啟發(fā)性不夠,使學生從理論高度上難以把握案例分析,降低了學生深入思考的積極性。[5]
二、互聯(lián)網+時代案例教學法在電廠金屬材料課程教學的運用
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給電廠金屬材料案例教學帶來新的契機,改變了原有案例教學模式,大大提高了電廠金屬材料教學質量?;ヂ?lián)網時代教育環(huán)境與非網絡時代完全不同,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案例教學的諸要素有了新的內容,其一最新最全的網絡資源為案例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其二案例教學開展的范圍擴大,案例教學不僅在課堂上教學,也可在課外進行,更宜課內外結合進行,其三通過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與案例教學法的充分融合,改變原來的案例教學方式及教學模式,增加學生的主動性,促進教師與學生的課堂互動?;ヂ?lián)網+時代案例教學法在電廠金屬材料課程教學中的運用主要通過案例庫的建設、課堂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的改進等加以體現(xiàn)。[6]
1.案例庫的建設
《電廠金屬材料》教學案例既要是電廠金屬材料應用生產實際中典型事例,又要與主要教學內容相關相融,原來的教學案例或覆蓋面窄,或與現(xiàn)代生產實際聯(lián)系不緊密。在原有教學案例的基礎上,進行剔除和修改,同時通過網絡收集采納電廠中最近發(fā)生的真實事例并進行典型化處理,參考《機械工程材料與熱處理》等相關課程的典型案例,結合網上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時搜集案例教學實施過程中學生反饋信息,擴展并優(yōu)化教學案例的內容,加強案例庫的建設。
2.案例教學全面開展
改變單一的僅在課堂上進行案例分析,采用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方式,課堂外可利用網絡工具實現(xiàn)課外案例教學,如根據課程安排,通過“學習通”、QQ等網絡工具不定期發(fā)布經典案例,開展課外研討;課堂內通過“雨課堂”等網絡平臺即時發(fā)布隨堂案例,課堂分小組開展討論,即時上傳,這樣學生課堂內外都可以收獲大量的案例教學資料,實現(xiàn)網絡資源共享,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大大節(jié)省了課堂案例教學的時間,從而擺脫電廠金屬材料課程本身教學時間的局限,教師可以放開教學,案例教學法在電廠金屬材料課堂教學可以全面開展。
3.教學模式的改進
通過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與案例教學法的充分融合,改變原有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觀念,轉向以學生為中心,實現(xiàn)互聯(lián)網+時代下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教師在課堂內外引入典型案例,留下預習題或思考題,由學生小組在互聯(lián)網平臺上進行材料收集、案例研討,學生小組負責人在案例討論后進行歸納和總結,并形成書面分析報告上傳到網絡平臺,教師在下一次授課中進行簡要的點評講解,這樣將教師為主體,改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建立互聯(lián)網+時代案例教學新模式。學生與老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交流、解答疑問、完成思考題等,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更注重了學生的主動性以及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拉緊了教師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增加了師生的交流機會和范圍,真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傳統(tǒng)的案例教學模式:
結語
“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推動著高校教學模式不斷改革,教育思維要求全面開放,教育資源完全共享,利用網絡共享資源,不斷完善電廠金屬材料案例庫,使教學案例更加具有真實性、完整性、典型性和啟發(fā)性。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習通”“雨課堂”、QQ等網絡教學平臺,將互動平臺不僅限于課堂,而且發(fā)展到網絡空間,將以教師為中心的案例教學法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讓學生自發(fā)積極主動地開展線上線下研討,以指導代替純理論教授,逐步形成互聯(lián)網+時代案例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必然成為電廠金屬材料課程案例教學方式發(fā)展的新方向,彌補了傳統(tǒng)案例教學模式的不足,適應了互聯(lián)網時代教育發(fā)展的趨勢。
參考文獻
[1]魯玉秀.“互聯(lián)網+”時代高校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8.6
[2]常文超.基于“互聯(lián)網+教育”的高校教學模式變革研究[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8.9
[3]項定宜.互聯(lián)網時代法學案例教學模式的改革與發(fā)展研究[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5
[4]彭俊英.互聯(lián)網+時代案例教學法的改革與實踐研究[J].會計師,2017.11
[5]董玉立.互聯(lián)網時代案例教學在經濟法教學中的應用[J].信息化建設,2016.7
[6]袁靜梅.互聯(lián)網+時代體驗式案例教學法在管理類課程教學中的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6.12
作者簡介
蔣文鳳(1971—),女,湖南茶陵人,本科,高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機械工程材料、焊接材料及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