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巍
隨著“導學案”進入我們的課堂,我們每一個老師又面臨了一次新的課程的改革,這不僅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我們應該怎么迎接課改?怎么把握住這次機會?怎么推動這次課改?這些都已經(jīng)成為了我每一個參與課改教師時刻都在思考的問題。
一、要讓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
語言是人類交際工具,交際又是要有雙向性或多向性的活動。什么叫“動”?那就是讓學生動眼,動耳,動口,動手,動腦,通過“動”,使學生在精神,心里和身體活動諸多方面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去,從而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那么怎么樣使學生動起來?我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1.激發(fā)學生在課前準備預習階段動起來
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備課的時候,要認真的鉆研教材,研究學生,設計教法。我們在備課時,不僅僅局限于我們老師自己備,同事也可要求學生參與。
這樣,通過探究而獲得的知識,理解的更深,記憶更牢。而且這個活動還調動了學生課外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鍛煉了學生獨立或以合作形式收集資料、處理信息的能力,在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同時,擴大了知識和信息量,形成和發(fā)展了學生的時間能力。
2.鼓勵學生在聯(lián)系中動起來。在英語課堂上,讓學生充分參與,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幫助
當學生有困難時,教師不要輕易地給他“標準答案”,而是設法引導,讓他自己做出正確活接近正確的答案。通過學生自學,在此基礎上進行討論,組內同學相互學習,團結協(xié)助,共同達到學習的目標。在小組討論后,進行組際交流。最后,教師不失時機的進行引導,師生共同對所學內容進行歸納,形成一致意見,并且設置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這樣,不僅使每位學生都可以在課堂上大膽的、盡情的交換各種看法,更能使學生積極主動的獲取知識,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和分析、判斷、推理等多種思維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們的語言技能也得到提高,學習潛能和轉早李得到發(fā)揮;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克服了自我中心、膽怯等不良心理品質。在操練中我們不但要學生洞口,而且還應讓學生動腦、動手、動表情、甚至可以把教室當作舞臺讓學生去表演。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直觀的情景下輕松、愉快的掌握所學的知識。
二、讓興趣融于整個教學活動中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能夠引起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就是好方法。特別是在初一階段,大部分學生第一次接觸英語,對英語充滿了好奇,抓住這個關鍵時機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
學英語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交際。學生在課堂上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要想真正使學生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就應該把英語用于實際交際中,要求學生天天用學過的日常用語進行交流,這樣更能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我在教完日常用語后,我遇見學生時主動與他們懂得怎樣在踐行運用語言,鍛煉了學生們說英語的膽量,同時也促進他們學英語的興趣。
2.要“時刻準備著激勵學生”
學生剛剛從小學升入中學,他們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上難免存在一定的差異。對于不同學生,應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特別是對那些中下游學生要陪加關注,要激勵他們走出困境。中下游學生一般缺乏信心和恒心。老師應以朋友的身份和他們進行交流,對他們進行引導和激勵,始終給他們以贊許的目光,讓他們在愉悅的心境和期待的目光中一步一步變得更出色。在課堂上要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讓他們回答,在其他回答時多給他們暗示指導。使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機會,使他們感到“我也有能力,也能學好,我并不比別人差”,從而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三、創(chuàng)設情境快速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1.通過做值日生報告,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先從最簡單的做值日生報告開始,讓每天的值日生用英語報出席人數(shù)、日期、天氣等情況。雖然短短幾句話,但在開始學生們都覺像登天一樣難,雖然課前做了準備,但站在課堂上卻說得結結巴巴。對于這種情況,則鼓勵他們放下心理負擔,大膽去講,逐漸地就會上“口”。
2.通過背誦、復述,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根據(jù)課文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記憶能力,每篇課文要求學生背誦或復述,做到學過的句子能脫口而出,并給以評價,這樣就督促學生不得不去理解、翻譯、背誦、復述,通過強化訓練的手段,借以增強學生理解和口語表達的能力。
3.通過現(xiàn)代化手段,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為讓學生學到真正的標準英語,可利用多媒體、語音室等現(xiàn)代化的電教設備進行教學,采用“視聽法”建立了與客觀情景的聯(lián)系,經(jīng)常自己錄音并配以音樂或幻燈片,使學生產(chǎn)生聯(lián)想,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方式形象生動,容易記憶,課堂氣氛活躍,有利于加速直接用英語交流思想。
4.通過“一分鐘”談話,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一分鐘”(mini-talk)即在課前利用五分鐘時間,請若干名學生(限時每人一分鐘)自由談話。可利用所學過的語言材料,談論我根據(jù)課文內容設置的情境,或周圍所發(fā)生的事情及存在的狀態(tài)。這是一種利用情景進行教學的方法,是強化語言實踐的主要手段之一,通過創(chuàng)設的畫面情境引發(fā)學生興趣,有助于學生參與活動,使學生在假設的情境中,運用語言材料進行交際,既深入體會了教材內容的內在意蘊,同時又可以提高學生表演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總之,學生的學習過程即是一種認識過程,也是一種探究過程。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探索與創(chuàng)造,英語的課堂教學只有學生的主題作用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很好的進行統(tǒng)一,真正的做到讓學生“動”,讓課堂“活”起來。不斷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逐步培養(yǎng)其求異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達到靈活的使用這門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