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一、自主的環(huán)境
1.小朋友間商量合作,有助于建筑區(qū)游戲
在搭建橋墩過程中,然然和小譯兩位小朋友不停的嘗試橋墩的搭建,最初,他們用二分之一積木豎著放搭橋墩,可是放第二個時候,上面放上長條積木?!芭椤钡囊宦暰偷沽?。于是,小譯把原本豎著放的二分之一積木倒下放,并往上羅了好幾塊,使橋墩變高。
2.回顧環(huán)節(jié),促幼兒經驗提升
回顧時,小譯和然然分享了自己在建筑區(qū)的搭建,從豎著放二分之一積木,總是倒,到想了好主意把橋墩搭穩(wěn)這一過程,孩子們講的很清楚很明白。孩子們有自己的想法,幫助孩子們梳理新經驗,有更多的經驗提升。
二、適時、滲透式的指導
1.豐富表征經驗
從幼兒建構心里來看,幼兒喜歡建構記憶清晰的形象或是比較生動的表象經驗。如果幼兒缺乏生動的表象經驗,幼兒游戲的興趣就會逐漸消退,因此教師就要有意識的引導幼兒觀察身邊的事物。
2.合理提供材料
建構活動依靠建構材料進行表現(xiàn),除了常用的木頭、塑料等積木,生活中廢舊輔助材料的加入,滿足了幼兒搭建的需要,更能激發(fā)幼兒游戲的興趣,在尋找替代品的過程中提高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材料的提供中我們注重的材料的豐富性和運用的有機結合,為幼兒搭建提供充實的物質基礎。
3.適時設計任務書
任務書是讓幼兒先構思計劃,小朋友選擇進建筑區(qū)后,可以在建筑區(qū)里學做任務書,并將設計好的建構圖繪畫出來,再嘗試將自己設計用建構材料表現(xiàn)出來。中班幼兒的思維能力有所增強,設計任務書提高了幼兒學看平面圖、設計建構圖,依圖搭建的能力,提高幼兒平面、空間感知和轉換能力,提高了活動的目的性。
4.教師的適時介入
老師在游戲中時而是觀察者,觀察幼兒的興趣,幼兒的游戲行為,發(fā)現(xiàn)幼兒存在的問題,并調整自己行為,采取的指導策略。時而是共同游戲者,這時老師是一個玩伴,平等的角色使得師幼不斷的溝通交流,分享游戲的感受,并在共同的努力下合作完成了搭建內容,幼兒收獲了成功,教師也體驗了游戲的樂趣。教師角色的多元化轉換可以讓老師和孩子的心貼得更近,在觀察和參與游戲中智慧的引領幼兒,維持和擴展幼兒正在進行的游戲活動內容。
三、互動、實效的回顧與評價
1.分享式評價收獲頗多
游戲后的回顧環(huán)節(jié)是師幼之間、幼兒之間相互學習,分享快樂的過程。每個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參與游戲的體驗不同、經驗不同,且成功完成作品中自豪情感更溢于言表?;仡櫗h(huán)節(jié)滿足幼兒交流的欲望,并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利用多媒體保留幼兒作品,暫留游戲過程,分享和討論更形象化。一次衣衣用弧形的積木搭橋的拐彎,回顧時引導幼兒討論:拐彎的好辦法時,經過激烈的討論,孩子們嘗試了多種方法搭建橋的拐彎處。
積極的游戲評價促使教師深入了解游戲情況,改進指導方法,更多的幼兒得到認可、鼓勵,進而持續(xù)幼兒游戲的興趣,更有利于促進全體幼兒共同發(fā)展。
2.游戲融合快樂多
在通常的活動中,一次建構游戲結束后就沒有其他的利用價值了,往往會被拆掉,如將建構活動和角色游戲、表演、美工等游戲相融合,不僅能發(fā)揮建筑物的作用,而且能拓展游戲,有效促進幼兒游戲的發(fā)展。
指導孩子的活動是一門藝術,建構區(qū)的指導不僅需要老師“放心”“放手”,同時還要充分發(fā)揮教師在其中的引導、支持、幫助、合作的作用,促使幼兒得到更為長足的發(fā)展。
四、把握游戲環(huán)節(jié),尋求指導方法
1.游戲前,豐富經驗,創(chuàng)設環(huán)境
(1)生活經驗時建構游戲的基礎
幼兒建構內容是在認知基礎上對周圍環(huán)境、物體的再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幼兒對周圍生活中的物體和建筑有較細的觀察和了解,有豐富而深刻的印象,是開展建構游戲的基礎。生活經驗是幼兒建構游戲的基礎,當建構游戲的主題確定后,就應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和手段豐富幼兒的有關經驗,這樣才能保證幼兒能玩起來。
(2)環(huán)境材料是支撐游戲開展的條件
豐富多樣的材料不僅能激發(fā)幼兒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能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但材料的投放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體現(xiàn)目的性、豐富性、可塑性、層次性。
2.游戲中的指導,觀察,合作,支持
(1)細致觀察,捕捉介入有效時機
觀察是教師干預的基礎和基本的指導方法,通過觀察幼兒的建構行為,教師可以對幼兒已有的經驗進行評價。通過這種評價,確定幼兒所需要的幫助,教師應該想一想下一步自己的指導策略及方法。觀察不僅僅是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腦袋去思考,只看不想等于什么也沒有看到。教師要對所看到的現(xiàn)象進行為什么的思考,以理解幼兒的搭建行為,然后分析教師在什么情況下介入。
(2)圍繞問題,不斷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
關注問題是游戲指導的根本,設置問題情境更是指導游戲深入發(fā)展的助推器,幼兒在建構過程中往往意識不到自己搭建中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教師的不斷引導,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推動幼兒進行游戲。
(3)交流經驗,分享快樂
在游戲中,教師的指導非常關鍵,而游戲后的回顧環(huán)節(jié),更是對幼兒游戲的一種指導,觀察幼兒搭建行為,并分析幼兒背后的原因,改進教師的指導方法和介入時機,提高幼兒的游戲水平。每個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參與游戲的體驗不同,經驗不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同,回顧環(huán)節(jié)可以成為師幼之間相互學習,交流經驗的過程。
教師要為建構游戲的開展提供足夠的場地,因為建構游戲的材料比較零散比較多,對場地的要求就比其他的游戲要嚴格。激發(fā)起幼兒對建構游戲的興趣,豐富幼兒的建構經驗。教師可以在平時的一日生活中注意觀察幼兒,看他們平時喜歡哪些事物,引導他們不斷關注生活中的新鮮事物,拓寬幼兒的知識經驗,并根據(jù)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已有的生活經驗來制定建構游戲的主題。注重幼兒作品的展示欣賞和多元評價。還可以對幼兒的作品進行拍照的方式來保存。幼兒通過和自己搭建的成果進行拍照合影,會體驗到成就感;教師將照片貼在建筑區(qū)中,供其他的幼兒欣賞,可以讓幼兒之間相互學習,拓展建構思路,吸引更多幼兒到建構區(qū)進行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