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帥
摘 ? 要:《理論力學》是高等院校中機械工程等相關專業(yè)一門重要的理論基礎課。本文針對《理論力學》的課程特點及教學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結合工程認證教學模式,開展《理論力學》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的改革探索,通過對教學方法的改進和考核形式的調整,以期提升學生的人才質量。
關鍵詞:工程認證 ?電工學 ?教學方法 ?考核形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7(c)-0221-02
Abstract: Theoretical Mechanics is a main course of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specialty in universities.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of Theoretical Mechanics and some problems in teaching, exploration on this course is carried out in connection with the background of engineering accreditation. Through the measures of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adjusting assessment methods,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can be enhanced.
Key Words: Engineering Accreditation; Theoretical Mechanics; Teaching method; Assessment method
工程認證是由專門協(xié)會和專業(yè)認證機構對高校開設的工程專業(yè)教育進行的認證,保證服務于工程領域的人才的工程教育質量。工程認證的關鍵之一是加強目標導向,深化課堂教學改革[1]?!独碚摿W》是機械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理論基礎課,也是《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工業(yè)機器人技術》等系列后續(xù)課程的基礎。因此,我們必須以適應國民經濟建設需求為方向,開展《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的改革探索,提升人才質量。
1 ?課程背景
1.1 課程特點
《理論力學》課程內容繁多,系統(tǒng)性、邏輯性強,實踐性、工程應用相關性強,對數(shù)學基礎要求較高。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質點、質點系和剛體機械運動(包括靜力學、運動學和動力學)的基本規(guī)律及其研究方法。初步學會使用這些理論和方法去分析、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包括把一些簡單的工程實際問題抽象為理論力學模型),為學習一系列的后繼課程打好必要的基礎,并為將來學習和掌握新科學技術創(chuàng)造條件。同時,結合本課程的特點,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抽象化能力、表達能力、計算能力和自學能力。
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該課程又存在以下問題[2-3]:
(1)該課程內容章節(jié)過多,給學生造成壓力,抵觸心強,興趣不足;
(2)課程內容抽象,脫離實際,因此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
(3)課程考核形式單一,還不能真實反映出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
(4)部分同學數(shù)學基礎較差?!独碚摿W》邏輯嚴密,系統(tǒng)性強,學習過程中不免會遇到大量的公式推導及證明,這對于一些數(shù)學功底薄弱的同學,理解起來較為吃力。
因此,作為一名高校教師的本職工作,急需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于該課程的知識掌握能力,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改進教學內容和考核形式。
1.2 工程認證背景教學特點
工程認證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因材施教[4]。不能以一次的集中考核為最終結果,而應以學生在工作中能夠達到的職業(yè)和專業(yè)水平作為核心評價指標,注重理論如何轉化為實踐,應用到實踐中去。
2 ?教學方法改革
(1)調整教學內容。前面說到,該課程內容章節(jié)過多,因此根據此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適當保留重要章節(jié)部分,并且依據專業(yè)及大綱需要,將某些次要章節(jié)改為自學或選學,同時刪除一些過時內容。以理論力學(第二版)為例,該課本知識點范圍廣,但其中的某些內容,例如振動部分知識點對于專業(yè)性較強的專業(yè)來說,以后工作中是不會接觸到的。因此,教學時可以略過此小節(jié)內容,這樣就可以突出重點,使學生把更多精力放在其他重點內容中。
(2)合理分配學時。《理論力學》共有16章內容,安排課時48個學時。在學期開始時,要求我們高校教師應該了解學校培養(yǎng)模式及教學大綱對于此課程的要求,抓住課程主干結構,開展針對性教學。在制定周歷及備課過程時,應有重點地合理分配學時,做到主要內容多花課時進行講解。例如,對于虛位移原理、動能定理等,學時應安排較多,而機械振動基礎部分,則應少講或不講。
(3)豐富教學手段。與其他課程一樣,該課程目前的教學方式以老師課堂授課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的方式為主,教學手段還是過于單一,課堂上學生不能與老師很好地交流。正確的教學手段,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至關重要。
①適當弱化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強化學生主動思考。將講臺部分交給學生,讓學生提前準備,在課堂上讓學生對某一知識點或例題進行講解。這種參與式教學方法可以很好地帶動主動學習能力。
②靈活應用多媒體,輔以動畫及設計軟件。講學手段不只有老師講課與PPT,可以充分利用動畫、視頻、聲音、文字等傳播媒介,在學生看來,也會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但是,在應用多媒體的同時,很容易進入另一個誤區(qū)。那就是多媒體課件及動畫播放過快,導致學生沒有及時獲取課件及動畫中的信息,反而令學生一頭霧水。因此,老師在播放課件及動畫的同時,應在關鍵點處暫停播放,并對知識進行配合講解。
3 ?考核形式改革
(1)合理分配考核權重。原課程考核方案基本是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25%,期末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75%。其中平時成績由出勤、課后作業(yè)組成,這種方式過于注重期末考試成績,相當于“一錘子買賣”,忽略了學生平時的努力。因此,可以增加平時成績的比重,如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40%,期末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60%,同時增加平時成績分數(shù),如隨堂習題,課堂回答問題、期中考試成績等。
(2)增加隨堂練習。除課后習題外,老師可以從參考書中摘取部分典型習題作為隨堂練習,在每節(jié)課講授完主要內容后進行完成,題目根據當節(jié)課所講知識點為主,課堂上隨時完成,這樣可以充分鞏固學生的掌握程度。
(3)增加模擬測試。在每一章節(jié)或者每一大部分內容講解完后,老師可以抽一定時間進行一次模擬測試,測試題型最好與期末考試一致,讓學生在測試時復習與總結前面所學內容,同時為下一章節(jié)的講課做好鋪墊。
4 ?結語
按照工程認證以適應國民經濟建設需求為方向,因材施教的培養(yǎng)模式,開展了《理論力學》課程教學過程中的改革探索,在教學方法改進和考核方式提出了一定方法及措施,包括調整教學內容、合理分配學時、豐富教學手段;合理分配考核權重、增加隨堂練習、增加模擬測試,幫助學生主動學習,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穎.工程認證背景下大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研究與實踐[J].河南化工,2014,31(8):59-61.
[2] 孫藝瑕.關于理論力學教學的幾點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7(15):224-225.
[3] 史春雪,龐佑霞.理工科理論力學教學中的教改方案探討[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14):72-73.
[4] 趙永輝,劉淑玉.高校工科專業(yè)工程認證背景下教學改革探討[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9):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