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顯紅
摘要:《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是英國著名作家勞倫斯所著的一篇長篇小說,至今為止,很多學者從各個研究角度--弗洛伊德精神心理分析、階級意識、空間與景物象征等方面進行分析,但本文通過對文本細讀結合生態(tài)女性主義批評來分析《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本文把書中所出現(xiàn)的工業(yè)化對大自然的摧殘以及男性對女性的壓迫聯(lián)系起來,分析婦女以及自然所受到的壓迫所出現(xiàn)的原因并闡釋了女主人公康斯坦斯逐漸覺醒的反抗意識的過程。
關鍵詞:生態(tài)女性主義;自然;女性;父權統(tǒng)治;覺醒
一、引言
勞倫斯是英國著名作家兼詩人,其作品包括《兒子與情人》、《虹》、《戀愛中的女人》、《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等,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工業(yè)化環(huán)境為背景,深刻反映了情感健康,活力,自發(fā)性,本能,兩性關系等等。盡管他不是女性主義者,但他的作品中確實存在女性主義,尤其是生態(tài)女性主義。生態(tài)女性主義最早出現(xiàn)在1970年代,主要在1990年代發(fā)展。關于生態(tài)女性主義的觀念有兩種,分別是女性主義生態(tài)學和生態(tài)女性主義。一方面,生態(tài)女性主義支持改變人們控制自然的思想,批評父權制的文化價值,反對任何剝削,統(tǒng)治和攻擊的價值,同時贊揚女性的本質。它旨在建立一個烏托邦,每個人都將遵循生態(tài)學和女性主義。另一方面,生態(tài)女性主義者試圖尋求一種不與自然分離的文化并認為婦女遭受的壓迫與自然退化之間存在聯(lián)系。換句話說,生態(tài)女性主義是自然的女性主義,它繼承了過去的理論并擴大了一項新的研究范圍。除了對社會改革做出貢獻之外,生態(tài)女性主義還研究了女性本質和男性本質之間的差異以及女性在社會中的角色和價值觀。此外,它徹底分析了父權制導致的歧視和壓制,婦女遭受苦難,并將父權制視為剝削自然和婦女的根源。
《查特萊夫人的情人》關注一個已婚婦女--康斯坦斯·里德(查特萊夫人),其上流社會的丈夫克利福德·查特利爵士被描述為一個英俊,體格健壯的男人,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由于受傷而從腰部癱瘓。除了克利福德的身體限制外,他對康斯坦斯的情感忽視也迫使夫妻之間保持距離。她的情感挫敗感使她與獵場看守人發(fā)生了曖昧關系。除此之外,夫妻之間的階級差異凸顯了小說的一個主要主題,即知識分子在工人階級上的不公平支配地位。此外,在這本小說中,勞倫斯著眼于女性與自然的命運,因此他對康斯坦斯的困惑和自然喚起的女性意識的覺醒以及最終的解放和幸福的過程進行了許多描述,這與勞倫斯描述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的主題呼應。勞倫斯在這本小說中批評資本工業(yè)文明和機械社會,呼吁平等對待自然界和婦女。他成功地創(chuàng)造出了康斯坦斯,她有勇氣擺脫父權制婚姻的束縛,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我解放。他為解放婦女和喚醒生態(tài)威脅的意識做出了許多貢獻,這在那個家長制社會中是極為積極的。不難發(fā)現(xiàn)勞倫斯所創(chuàng)作的康斯坦斯也有其局限性。但是從整體上看,這本小說仍然意義深遠。
二、父權制和機器的壓制
婦女與自然的雙重困境是由工業(yè)文明和機械社會的控制引起的。在《查特萊夫人的情人》中,它尖銳地批評了父權制社會。康斯坦斯的丈夫克利福德等礦主的控制取決于金錢,技術,吹牛和暴力。而且,它們具有多種控制方式。例如,他們通過砍伐森林或開發(fā)可見的新煤礦來控制自然。而他們使用虛偽的抽象虛假虔誠和“文明”系統(tǒng)來控制女性的思想,這是完全看不見的。就像康斯坦斯的丈夫克利福德一樣,他將康斯坦斯帶入了空虛的生活,一旦婦女受到煤礦和自然資源等礦產(chǎn)所有者的控制,她們將逐漸失去生命和精力。
勞倫斯在小說中清楚地指出,整個英格蘭都處于人們朝拜金錢,沒有自然感情的狀態(tài)。此外,勞倫斯還利用克利福德的獨白批評父權文化??死5率菣C械學會的代表。由于受傷,他無法與康斯坦斯發(fā)生性關系,同時失去了正常的情緒。對他而言,康斯坦斯只是個育種機器,甚至他希望康斯坦斯只為繼承人生下與其他男人的孩子。他只認為自己可以讓家人有一個繼任者,因此可以將性與情感區(qū)分開。在他看來,偶爾的性生活不算什么,有性生活的人也不應該彼此有感情。他想要的只是一個精子。他告訴康斯坦斯,如果缺乏性生活會導致她的殘缺或不協(xié)調,她可以偶爾會與其他男人發(fā)生性行為;如果缺少嬰兒會導致她的殘缺不全,那么她可以與其他男人生下一個嬰兒,這一切都是為了持續(xù)的“和諧”。為了使自己的生活“完整”,他犧牲了康斯坦斯的生活,他認為這對自己和康斯坦斯都是一件好事。他甚至不在乎嬰兒是否屬于其他男人。相反,他認為嬰兒只是為了維持家庭生活的機器??死5率菣C器的總代表,他用測量機器的方式來測量人。他對妻子都采取這種態(tài)度,更不用說對工人了。他告訴康斯坦斯說,他腦海中的工人只是動物,克利福德將每個人都視為動物或機器,他可以用它們來實現(xiàn)自己想要的東西。另外,當克利福德與他的朋友交談時,他們只允許康斯坦斯留下,而從不評論自己的話,而只是像仆人一樣為他們服務??邓固顾棺鳛樾≌f的女主人公,是生態(tài)女性主義的主要線索,并經(jīng)歷了生態(tài)女性主義。康斯坦斯目睹了人類和機器對自然的破壞。在拉格比,沒有花,沒有生物,甚至沒有草。瓦格比所擁有的就是嘈雜的機器,丑陋的煤礦以及刺鼻的氣味??邓固顾古c克利福德結婚后就住在這里。當她去威尼斯時,她經(jīng)過了一些工業(yè)城鎮(zhèn)和德沃爾,這應該是一個環(huán)境友好的地方,但卻變成了一個工業(yè)城鎮(zhèn)。她清楚地看到那里的人們非常重視金錢和政治,到處都是煤礦。盡管這與她結婚前的住所截然不同,但她只是以為自己會習慣這種生活,所有的問題都會得到解決或消失,所以無論是殘疾丈夫還是可怕而令人沮喪的環(huán)境,她都忍受了。但是,另一方面,克利福德本人也是受害者,因為他不得不依靠輪椅而失去了男性征象,遭受了機械的折磨,并受到機械的控制,這代表著對機械和工業(yè)文明的崩潰的追求。
三、康斯坦斯的逐漸覺醒
盡管康斯坦斯的生活充滿了無聊,但她仍然渴望內心深處的解放,畢竟,她接受了相對自由的教育。從康斯坦斯在樹林里遇見梅勒斯的那一刻起,康斯坦斯的沉默就開始改變。梅勒斯是樹林中的游戲管理員,看上去不像工業(yè)社會中的其他弱者。相比之下,他堅強而充滿活力,因此康斯坦斯被他深深吸引,甚至當她初次見到他時她的身體也有感覺。正是梅勒斯使她開始反思,為什么僅僅因為她是克利福德的妻子而為克利福德犧牲。她逐漸意識到,和克利福德在一起時,她無法感覺到自己的女性特質。在樹林里,當她看到母雞保護著自己的孩子時,她不禁哭了,因為她無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愛心生下一個孩子。她被壓抑了很長一段時間,因此一見鐘情就愛上了梅勒斯,盡管他們的階級不同,但她仍然與他交往。第一次與梅勒斯交流時,她只是靜止不動,無法完全滿足梅勒斯的需求,但是她逐漸喚醒了她的女性特質。在第二次,她再次對梅勒斯感到不一樣。但是,在第三次,她完全發(fā)現(xiàn)了完全互惠的喜悅,并開始意識到她對梅勒斯所做的事情是人類的基本事物。在樹林里,她又變得快樂起來,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新鮮空氣,鮮花,動物等。此外,她可以與梅勒斯一起達到人類的基本愿望,而他們之間的高潮則代表著對自我解放和人類需求的追求。特別是,他們在大雨中的性生活恰恰是與自然的親密關系以及對傳統(tǒng)父權制和工業(yè)社會的挑戰(zhàn)。
同時,隨著康斯坦斯覺醒的過程,自然也變得與社會背道而馳。例如,樹木長得更高,更茂盛,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對工業(yè)文明的抵制。當有人接近母雞時,母雞尖利的叫看起來像女人的怒氣。作為被壓制者,大自然和婦女總是出于自我保護的本能而抵抗,在抵抗中,他們成為盟友并增加了親和力。與自然不同,婦女的抵抗更加直接和有效。康斯坦斯放棄了軟弱的克利福德,與梅勒斯生活在一起??邓固顾闺x開了克利福德,并懷有梅勒斯的孩子,也正是代表著自我解放的成功和父權制的抵抗。
四、結論
勞倫斯在《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中向讀者展示自然之美,宣揚人與自然的和諧,并倡導回歸自然,以幫助人類從自然中獲得“生命的光輝”和“越來越多的生活的希望”他對自然世界的新鮮開放的回應,對精神和物質經(jīng)驗的關注以及對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的批判使人類從大自然中找到了救贖和希望他們在英格蘭的樹林深處和親密自然的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了愛與生命的活力與自由。勞倫斯相信人類與自然的生活聯(lián)系,并宣揚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對于勞倫斯而言,自然呈現(xiàn)出一種至關重要的,神秘的和再生的力量??梢约ぐl(fā)人的本能。但是不幸的是,工業(yè)化革命忽視了人與自然之間的聯(lián)系。勞倫斯注意到,隨著工業(yè)化的發(fā)展,工業(yè)化破壞了人與地球,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為了恢復男人和女人的自然本能,并在地球上建立理想的人類生活共同體,勞倫斯堅決主張回歸自然。
參考文獻:
[1]葉薇芳.生命無奈的歸隱-論《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中的大自然[J].紹興文理學院(哲學社會科學),2006(01).
[2]陳喜榮.生態(tài)女性主義述評[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2(05).
[3]石碧球,李曉哲.從拆解到重構-西方女性主義對女性與自然關系的解讀理路[J].現(xiàn)代婦女(下旬),2011(04).
[4]馬慧.輪椅下的女性和自然-《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解讀[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11).
[5]溫愛玲.從靈與肉的割裂到靈與肉的和諧-評勞倫斯的性愛觀[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6).
[6]凱特·米利特(Kate Millett).性政治[M].Doubleday&Company,Inc.,紐約花園城,1970.
[7]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次性愛[M].倫敦Lowe&Brydone Ltd,1956.
[8] DH勞倫斯.查特利夫人的情人[M].鳳凰出版?zhèn)髅接邢薰荆?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