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楠
【摘 要】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數學實驗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比重也越來越大。數學實驗進課堂,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而且也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文章主要從明確小學數學實驗的目標和重點、將教學內容與實驗有機結合、動手自制實驗工具三方面探討小學數學實驗教學應該如何探索和實踐。
【關鍵詞】 小學;數學;實驗;教學
要促進對所學知識的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實驗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數學實驗指的是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在數學理論與數學思想的指導下,借助一定的數學儀器或工具,對即將學習的或者已經掌握的數學理論進行假設、實驗、驗證等一系列實踐活動,從而達到對已學習知識的深入理解以及對未知理論的探索。新課標數學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要注重學生知識學習與生活經驗的聯(lián)系,要注重組織學生開展實驗、操作、嘗試等活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運用知識、舉一反三等能力。文章接下來對“小學數學實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展開深入探討。
一、明確小學數學實驗教學的目標
小學數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實驗教學目標,明確數學實驗教學的方向,以確保數學實驗的順利進行。數學實驗教學中,教師需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要看到學習的主角是學生而不是老師,教師需要將更多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自己只做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者,要讓學生在實驗中運用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和經驗自主探索,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真正地體驗到學習中的樂趣。
數學實驗教學需要有明確的重點,只有充分認清實驗教學中的重點,才能使數學實驗教學平穩(wěn)鋪開。首先,要加強實驗室的建設,只有硬件設施齊全了,才能為接下來的工作打下地基,其他的工作才能有效地進行下去。其次,實驗教材的編寫也尤為重要,只有通過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仔細思考如何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巧妙地結合,然后根據實驗內容目的制定好詳細的實驗教學計劃,編寫實驗教材,才能使數學實驗教學有序展開。
二、優(yōu)化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結合
小學數學的思維方式是具體而形象的,但是學生要具備一定的抽象邏輯思維是小學數學教育的內在要求,因此教師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數學實驗來感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實驗教學作為一種具體的數學教學模式,教師需要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尋找學生抽象思維的突破點,通過直觀的實驗模式引導學生對知識有具體直觀的體驗。所以,實驗教學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對教授內容進行仔細思考整理,然后圍繞實驗內容和目的制定合適的實驗教學計劃。
例如在“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認識”一課,教師可以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的束縛,通過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相結合,制定詳細的實驗教學計劃,從而達到實驗教學的目的。教師可以根據班級的人數,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小組準備八根長度相同的長木條和四根長度相同的短木條,并在木條的兩端打上小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同學們通過相互配合寫作,將準備好的木條組裝成長方體模型,這時候可以讓同學們仔細觀察長方體的棱、頂點個數并記錄。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實踐以及團隊協(xié)作能力,還讓學生對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等特點有了深刻的認識。
三、豐富小學數學實驗教學的工具
我國素質教育的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和操作能力,教師需要學生通過自己對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的生活經驗來理解新的數學知識,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他們創(chuàng)建有利的實踐平臺,引導學生通過數學實驗尋找知識間的聯(lián)系,從而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的規(guī)律,通過實驗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的工具有很多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比如鐘面、圓、長方體、圓柱以及圓錐等。在學習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時,我們就可以讓學生找一些形狀相似的包裝盒等替代。此外,我們也可以要求學生自己制作六個長(正)方形,并將六個長(正)方形拼接組合成立方體,然后讓他們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之后再將立方體拆開,從而讓學生發(fā)現(xiàn)數學的美麗之處,接著讓學生再制作出任意形狀的平面圖形進行拼接組合。通過這樣的實驗動手環(huán)節(jié),不僅可以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過程中理解掌握知識,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還在無形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學興趣,在學生心里埋下了數學的種子,為日后他們進入數學的更高殿堂鋪下道路。
數學實驗進入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是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的。數學知識相比于其他的學科,不僅知識點多,而且枯燥無味,數學實驗進入課堂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體會到在“玩”中學數學的樂趣,從而改變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實驗教學進入課堂,不僅能提高學生動手能力,而且能開發(fā)學生的大腦,培養(yǎng)學生探索學習的精神,還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需要通過實驗教學逐步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深刻理解“認識來源于實踐,實踐加深認識”。教學之路博大精深,是一個需要不斷攀登的過程,小學數學實驗教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需要教師去不斷探索實踐。
【參考文獻】
[1]何巧云.小學數學實驗的實踐與思考[J].名師在線,2019(10):31-32.
[2]王文正.家庭數學實驗,拓寬學習數學的邊界[J].數學教學通訊,2019(07):47-48.
[3]武建軍.小學數學實驗應向兒童文化回歸[J].江蘇教育,2019(17):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