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利林,李立郎,胡 萍 *,田 亞,麻穎垚,袁再順
(1.貴州大學 釀酒與食品工程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2.貴州省中國科學院天然產(chǎn)物化學重點實驗室,貴州 貴陽 550014)
醬香型白酒生產(chǎn)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其典型的代表是茅臺酒,酒體醬香突出、香味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1-3]。醬香型白酒生產(chǎn)工藝獨特,具有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發(fā)酵、高溫餾酒、長期貯存的“四高一長”的工藝特點。一年一個生產(chǎn)周期,分二次投料,經(jīng)過八輪次發(fā)酵,七次蒸酒,長期陳釀,精心勾兌而形成其獨特的風味品質。醬香型白酒在其獨特的釀造環(huán)境和工藝條件下,酒曲、酒醅、窖泥中形成了豐富的微生物資源[4-7]。
醬香白酒釀造過程中可分離出的真菌,主要為酵母和霉菌[8-14],酵母是產(chǎn)乙醇和重要風味物質的關鍵微生物,霉菌能夠分泌多種酶類,對釀造原料降解和中國白酒風味的形成有重要貢獻[15]。據(jù)報道,醬香型白酒發(fā)酵過程中的酵母菌群產(chǎn)酯豐富,對優(yōu)質醬香白酒風味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10]。其主要作用是產(chǎn)酒產(chǎn)香,優(yōu)勢菌種有球擬酵母、假絲酵母、漢遜酵母等[16-17]。研究表明,大部分酵母具有產(chǎn)多元醇的能力,并且還可以代謝出苯乙醇、4-乙基愈創(chuàng)木酚、4-乙基苯酚、芳樟醇等物質[14]。霉菌的主要功能是分泌糖化酶、液化酶及蛋白酶,對分解釀酒原料中的淀粉、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使得整個反應體系中糖類及氨基酸含量升高,可為其他微生物的代謝提供基礎物質,亦為后續(xù)的酒體風味形成奠定基礎[18-19]。
本研究應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測序技術,以醬香型白酒第四輪次酒釀造過程中高溫大曲、酒醅(堆積酒醅、窖內酒醅)以及窖泥為研究對象,針對不同酒廠以及同一酒廠新、老車間之間真菌多樣性進行對比研究,分析醬香型白酒釀造過程中真菌變化,探究釀造過程中的真菌群落結構以及各釀造階段的主要優(yōu)勢菌群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為優(yōu)化利用釀酒微生物資源和生產(chǎn)質量控制提供理論基礎支撐。
酒曲、酒醅(堆積酒醅、窖內酒醅)、窖泥樣品:采自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zhèn)H酒廠和J酒廠,采樣輪次為第四輪次。采樣方式為每層中心和四角收集,每100 g混合樣品裝于采樣袋,置于-80 ℃冰箱中備用。共采集17個樣品,具體樣品采集信息見表1。
表1 樣品采集信息情況Table 1 Information of collected sample
1.3.1 樣品DNA提取及MiSeq測序分析
1.3.2 高通量測序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測序得到的序列信息,首先根據(jù)雙端序列數(shù)據(jù)之間的對應關系,將成對的數(shù)據(jù)拼接成一條序列,同時對數(shù)據(jù)的質量和拼接的效果進行質控過濾,根據(jù)序列首尾兩端的序列和引物序列區(qū)分樣品得到有效序列,并校正序列方向。之后利用不同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如:利用QIIME[21]等軟件在97%的相似性水平上利用UPARSE算法[22]進行分類操作單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的聚類,并挑選出OUT的代表性序列,基于Silva和UNITE[23]數(shù)據(jù)庫對97%相似水平的OTU代表序列進行分類學注釋分析、利用QIIME和R語言軟件對樣本進行Alpha多樣性分析、Beta多樣性分析和群落變化分析等。
2.1.1 Rank-Abundance曲線
Rank-Abundance曲線可用來解釋多樣性的兩個方面,即物種豐度和物種均勻度。在水平方向,物種的豐度越高,曲線在橫軸上的范圍越大,說明其物種豐度最高;曲線的形狀(平滑程度)反映了樣品中物種的均度,曲線越平緩,物種分布越均勻。結合圖1曲線得出:大部分樣品的Rank-Abundance曲線在水平方向的跨度都在40以上,僅有小部分在20~40之間,說明醬香型白酒釀造過程中真菌的物種豐度較高,微生物群落結構復雜;另外,所有樣品的Rank-Abundance曲線形狀(傾斜率)整體比較陡,說明其中的真菌群落分布存在優(yōu)勢菌群。
圖1 Rank-Abundance曲線Fig.1 Rank-Abundance curve
2.1.2 真菌群落結構分析
基于門水平上的樣品群落結構柱狀圖,結果見圖2。
圖2 基于門水平的樣品菌落組成相對含量Fig.2 Relative abundance of microbial community based on phylum level
樣品菌落在基于門水平的組成情況見圖2。由圖2可知,在17個樣品中最主要的是子囊菌門(Ascomycota),其次是擔子菌門(Basidiomycota)、真菌界未定義菌類(Fungi_unclassified)、接合菌門(Zygomycota)。
圖3 基于屬水平的樣品菌落組成相對含量Fig.3 Relative abundance of microbial community based on genus level
樣品菌落在基于屬水平的組成情況見圖3。由圖3可知,在17個樣品中主要存在30個真菌菌屬,其中酒曲中主要是曲霉屬(Aspergillus)、嗜熱子囊菌屬(Thermoascus)嗜熱真菌屬(Thermomyces)、擬青霉屬(Paecilomyces)和紅曲霉屬(Monascus)等;堆積發(fā)酵中主要有擬青霉屬(Paecilomyces)、念珠菌屬(Candida)、紅曲霉屬(Monascus)、嗜熱子囊菌屬(Thermoascus)和嗜熱真菌屬(Thermomyces)等;窖內發(fā)酵中主要優(yōu)勢菌有嗜熱子囊菌屬(Thermoascus)、嗜熱真菌屬(Thermomyces)、紅曲霉屬(Monascus)、踝節(jié)菌屬(Rasamsonia)和曲霉屬(Aspergillus)等;窖泥中主要優(yōu)勢菌有假霉樣真菌屬(Pseudallescheria)、鐮刀菌屬/鐮孢屬(Fusarium)、短梗蠕孢屬(Trichocladium)和紅曲霉屬(Monascus)。
2.1.3 多樣本聚類樹
基于樣本OTU種類數(shù)計算樣本間的weighted unifrac距離,綜合考量序列數(shù)據(jù)、序列同源性、微生物構成的豐度等對各個樣本進行聚類,結果見圖4。由圖4可知,A0和A1之間距離較近,說明了同一酒廠的母曲A0與成品曲A1的真菌組成親緣關系較近。A1和C1之間距離較遠,說明不同酒廠大曲的真菌微生物親緣關系較遠,這可能與各酒廠之間制曲配方、工藝及地理環(huán)境有關。
圖4 樣本相似度分析樹狀圖Fig.4 Tree diagram of samples similarity analysis
A2和B2歸屬到了一起,但與C2相隔一定距離。結果表明,同一酒廠不論是新車間還是老車間,它們堆積發(fā)酵酒醅的真菌微生物菌相之間親緣關系很接近,而不同酒廠堆積發(fā)酵酒醅真菌微生物之間親緣關系較遠。不同酒廠雖然都在茅臺鎮(zhèn)赤水河邊,但酒廠間地理位置有一定距離,發(fā)酵車間環(huán)境微生物以及來自大曲的微生物親緣關系有較大差異。同時也說明了堆積發(fā)酵受空間環(huán)境的影響較大,發(fā)酵環(huán)境微生物的多樣性影響著堆積酒醅的微生物多樣性。A3、B3、C3都沒有同一歸屬,表明它們所含真菌種群結構差異較大,菌群之間的親緣關系較遠。這說明窖池不同,窖池微生態(tài)環(huán)境微生物的真菌組成存在很大差異,可能與窖池的結構、窖齡、環(huán)境條件都有關系,這也是值得下一步深入研究的問題。A4和C4沒有歸于同一歸屬并且與酒醅相距較遠,說明不同酒廠窖泥之間真菌菌相組成差別較大,這可能與窖泥的來源不同有關系。
同一酒廠新、老車間以及不同酒廠的窖內酒醅樣本進行聚類分析,結果見圖5。由圖5可知,A3-1和A3-2歸屬到了一起,B3-1和B3-2歸屬到了一起,但C3-1和C3-2之間距離相對較遠。說明H酒廠無論是新車間還是老車間同一窖池內發(fā)酵酒醅上面部分與下面部分的微生物親緣關系十分接近,但不同窖齡的窖內酒醅真菌群落有差異;而J酒廠的窖內酒醅上面部分與下面部分的微生物差異較大,J酒廠為新建酒廠,可能微生物群體還不太穩(wěn)定,也更進一步說明了窖齡是影響窖池真菌多樣性的關鍵因素。
圖5 窖內酒醅樣本相似度分析樹狀圖Fig.5 Tree diagram of similarity analysis of fermented grains in pit
窖內發(fā)酵中的微生物,長期在密封、高溫、高壓、高酸度、高酒精、高濕度的特殊環(huán)境下,微生物的遺傳性狀、功能特性、代謝機制等可能發(fā)生了改變,形成了獨特的較穩(wěn)定的窖池微生態(tài)菌群,也造成了不同窖池間微生物的親緣關系都較遠。微生物遺傳性狀、功能特性、代謝機制的改變,窖池微生態(tài)獨特菌群的形成,都是需要時間積累的。說明窖齡越老的窖池,其窖內發(fā)酵微生物特別是其優(yōu)勢菌群是值得深入挖掘研究的特殊微生物資源。
2.2.1 酒曲真菌多樣性分析
由圖6可知,H酒廠母曲和成品曲中的真菌組成差別不大,但成品曲真菌多樣性大于母曲。母曲中優(yōu)勢真菌更為突出,優(yōu)勢真菌為曲霉屬(Aspergillus)(64.43%)、嗜熱子囊菌屬(Thermoascus)(27.79%)、嗜熱真菌屬(Thermomyces)(3.85%),其次是擬青霉(Paecilomyces)(3.63%)以及其他真菌。這與高溫制曲的工藝密切相關。以米曲霉為主的霉菌具有很強的產(chǎn)葡萄糖氧化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酶活性能;嗜熱子囊菌屬有產(chǎn)木聚糖酶、堿性耐熱過氧化氫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角質酶等酶類,它們在后續(xù)的堆積糖化發(fā)酵以及對醬香風味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成品曲中優(yōu)勢菌群與母曲相比增加了多樣性,而嗜熱真菌屬的菌群數(shù)量顯著增多,曲霉菌屬和青霉屬的菌群相對減少。其中,曲霉屬(Aspergillus)(55.00%)、嗜熱子囊菌屬(Thermoascus)(28.11%)和嗜熱真菌屬(Thermomyces)(11.7%)是H酒廠成品曲中重要的微生物菌群,其次還有擬青霉屬(Paecilomyces)(1.44%)、踝節(jié)菌屬(Rasamsonia)(1.17%)、子囊菌綱未鑒別菌屬(Ascomycota_unidentified)(1.14%)、紅曲霉屬(Monascus)(1.11%)、毛孢子菌屬/絲孢酵母屬(Trichosporon)(0.04%)等。J酒廠成品曲C1中的主要真菌是嗜熱子囊菌屬(Thermoascus)(49.85%)、嗜熱真菌屬(Thermomyces)(19.24%),踝節(jié)菌屬(Rasamsonia)(14.90%)、曲霉屬(Aspergillus)(7.58%)、紅曲霉屬(Monascus)(4.89%)等。A1與C1相比主要優(yōu)勢菌群的豐度存在明顯差異,說明醬香型白酒生產(chǎn)酒曲中主要發(fā)酵微生物菌相是相似的,但組成比例有差異。主要原因可能是不同酒廠間制曲工藝相似,但具體的工藝參數(shù)及釀酒環(huán)境有所不同,這也是同一地區(qū)不同品牌白酒質量和風味有所差異的原因之一。
圖6 不同車間不同酒廠酒曲樣品真菌群落結構餅狀圖Fig.6 Pie chart of fungal community structure of different Jiuqu samples in different workshops of different distilleries
2.2.2 堆積酒醅真菌多樣性分析
堆積發(fā)酵是將淀粉轉化成糖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這時需要更多的微生物代謝產(chǎn)生大量的水解酶類。由于堆積發(fā)酵環(huán)境的高溫特殊性,耐熱微生物的優(yōu)勢就凸顯出來,成為了優(yōu)勢菌群。堆積發(fā)酵是開放的發(fā)酵環(huán)節(jié),除了拌入大曲中的微生物以外,還網(wǎng)羅環(huán)境中的微生物,對醬香型風味的形成影響也很大。由圖7可知,擬青霉屬(Paecilomyces)是H酒廠堆積酒醅中的主要優(yōu)勢菌群,在A2和B2中相對豐度分別達到75.08%和67.71%。另外,A2中的主要優(yōu)勢菌群還有:嗜熱子囊菌屬(Thermoascus)(8.25%)、嗜熱真菌屬(Thermomyces)(7.05%)、曲霉屬(Aspergillus)(4.47%)、紅曲霉屬(Monascus)(3.53%);B2中紅曲霉屬(Monascus)也是主要優(yōu)勢菌群,豐度達(25.42%)。與A2相比,B2中的嗜熱子囊菌屬(Thermoascus)(2.85%)、嗜熱真菌屬(Thermomyces)(2.09%)、曲霉屬(Aspergillus)(1.06%)的豐度降低,優(yōu)勢菌群更加突顯,擬青霉屬和紅曲霉屬,特別是紅曲霉屬數(shù)量增加顯著。紅曲霉產(chǎn)β-淀粉酶及產(chǎn)蛋白酶活性較強,在釀酒、制醋和腐乳中,對乙醇發(fā)酵和風味的產(chǎn)生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值得進一步研究。老車間已使用30多年,發(fā)酵車間使用年限越長,微生物的多樣性降低,但微生物優(yōu)勢菌群越突出,可能更有利于釀酒發(fā)酵及風味的產(chǎn)生。
圖7 不同車間不同酒廠堆積酒醅真菌群落結構餅狀圖Fig.7 Pie chart of fungal community structure of accumulated fermented grains in different workshops of different distilleries
J酒廠的堆積酒醅C2中假絲酵母屬/念珠菌屬(Candida)(44.48%)是最優(yōu)勢的,另外嗜熱子囊菌屬(Thermoascus)(17.83%)、曲霉屬(Aspergillus)(14.13%)、嗜熱真菌屬(Thermomyces)(10.79%)、紅曲霉屬(Monascus)(2.47%),也是重要的微生物菌群。A2與C2相比主要優(yōu)勢菌群存在明顯差異,雖然所用酒曲菌相似,但豐度和占比差異較大。這說明不同的酒廠發(fā)酵車間之間環(huán)境微生物多樣性的差異影響著堆積酒醅的微生物多樣性。另外,不同酒廠的發(fā)酵工藝雖然相似,但工藝差數(shù)的不一樣也可能造成優(yōu)勢菌群差異,這也是不同酒廠的酒品質和風味差異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2.3 窖內酒醅真菌多樣性分析
由圖8可知,3種窖內釀酒真菌菌群多樣性均較高,但種群結構差異較大。A3中主要微生物為曲霉屬(Aspergillus)(52.89%)、嗜熱子囊菌屬(Thermoascus)(19.49%),紅曲霉屬(Monascus)(5.44%)、嗜熱真菌屬(Thermomyces)(5.19%)、踝節(jié)菌屬(Rasamsonia)(2.74%)、子囊菌綱未鑒別菌屬(Ascomycota_unidentified)(2.63%)、假絲酵母屬/念珠菌屬(Candida)(2.57%)及其它未歸類的真菌菌群。B3中則仍然以擬青霉屬(Paecilomyces)(35.45%)占比最大、此外還有嗜熱子囊菌屬(Thermoascus)(17.94%)、紅曲霉屬(Monascus)(18.45%)為主要微生物菌群,另外嗜熱真菌屬(Thermomyces)(9.83%)、曲霉屬(Aspergillus)(8.42%)、踝節(jié)菌屬(Rasamsonia)(2.38%)、假絲酵母屬/念珠菌屬(Candida)(1.67%)等也是重要的微生物菌群。A3與B3相比主要優(yōu)勢菌群差異較大,說明同樣的制酒工藝,同樣的酒曲,不同使用年齡的車間和窖池,窖內發(fā)酵酒醅真菌多樣性的差異較大。老窖池中真菌菌落多樣性同樣較高,并且主要優(yōu)勢真菌的種類和豐度與堆積發(fā)酵酒醅相關度高。這說明使用時間長的車間和窖池其環(huán)境微生物種群結構更穩(wěn)定,優(yōu)勢菌群更突出。J酒廠窖內酒醅C3中曲霉屬(Aspergillus)(22.39%),嗜熱子囊菌屬(Thermoascus)(19.81%)是主要突出的優(yōu)勢菌群,這與A3主要優(yōu)勢菌群相似,但豐度有差異;其次假絲酵母屬/念珠菌屬(Candida)(9.32%)、嗜熱真菌(Thermomyces)(6.57%)、絲孢酵母屬(Trichosporon)(5.66%)、紅曲霉屬(Monascus)(4.87%)、青霉屬(Paecilomyces)(3.57%)、踝節(jié)菌屬(Rasamsonia)(3.57%)也是重要的微生物菌群,J酒廠的車間使用年限及窖齡也不長,說明窖內發(fā)酵與發(fā)酵車間使用年限和窖齡密切相關。
由以上分析可知:窖內發(fā)酵是醬香型白酒真菌種群最豐富的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真菌微生物多樣性最高。由于窖內發(fā)酵是在密封、高溫、高壓等極端環(huán)境條件下,不同酒廠窖內酒醅真菌種類差異不大,主要優(yōu)勢菌群都是曲霉屬(Aspergillus)、嗜熱子囊菌(Thermoascus)、假絲酵母屬/念珠菌屬(Candida)、嗜熱真菌屬(Thermomyces)、青霉屬(Paecilomyces)和紅曲霉屬(Monascus),但豐度差異是明顯的。曲霉是釀酒、制醋粬的主要菌種?,F(xiàn)代工業(yè)利用曲霉生產(chǎn)各種酶制劑(淀粉酶、蛋白酶、果膠酶等)、有機酸(檸檬酸、葡萄糖酸、五倍子酸等),農(nóng)業(yè)上用作糖化飼料菌種。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國人民已懂得依靠曲霉來制醬,我國特有的調制品豆豉,也是利用曲霉分解豆類而作。由此可看出,窖內發(fā)酵中曲霉成為主要的優(yōu)勢菌與醬香風味的產(chǎn)生相關性很大,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圖8 不同車間不同酒廠窖內酒醅真菌群落結構餅狀圖Fig.8 Pie chart of fungal community structure of fermented grains in pits in different wineries in different workshops
2.2.4 窖泥真菌多樣性分析
窖泥的主要作用是密封窖內發(fā)酵,為窖內發(fā)酵提供一個密閉環(huán)境,同時也是和窖內酒醅接觸最緊密的物質。由圖9可知,不同酒廠使用的窖泥中真菌組成差異明顯。A4中的主要真菌是假霉樣真菌屬(Pseudallescheria)(39.97%)和真菌界未定義菌類(Fungi_unclassified)(34.14%),其次為紅曲霉屬(Monascus)(12.17%)等。C4中真菌多樣性較高,主要微生物除了未鑒定菌屬(unclassified)占多數(shù)外,鐮刀菌屬/鐮孢屬(Fusarium)(18.09%)和短梗蠕孢屬(Trichocladium)(9.32%)、被孢霉屬(Mortierella)(6.8%),與A4對比主要優(yōu)勢菌群存在明顯差異。這可能是不同酒廠的窖泥來源和使用時間、使用方法不一樣造成的。
圖9 不同酒廠窖泥真菌群落結構餅狀圖Fig.9 Pie chart of fung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pit mud from different distilleries
采用微生物高通量測序分析技術,對醬香型白酒第四輪次酒曲、堆積酒醅、窖內酒醅和窖泥進行真菌微生物多樣性和優(yōu)勢種群結構變化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醬香型白酒的高溫大曲、堆積發(fā)酵和窖池發(fā)酵的真菌資源豐富且主要優(yōu)勢菌群存在動態(tài)變化:在酒曲中主要優(yōu)勢菌有曲霉屬(Aspergillus)、嗜熱子囊菌屬(Thermoascus)和嗜熱真菌屬(Thermomyces);堆積發(fā)酵中主要優(yōu)勢菌有擬青霉屬(Paecilomyces)、假絲酵母屬/念珠菌屬(Candida)和紅曲霉屬(Monascus);窖內發(fā)酵中主要優(yōu)勢菌有嗜熱子囊菌屬(Thermoascus)、嗜熱真菌屬(Thermomyces)和紅曲霉屬(Monascus);窖泥中主要優(yōu)勢菌有假霉樣真菌屬(Pseudallescheria)、鐮刀菌屬/鐮孢屬(Fusarium)和短梗蠕孢屬(Trichocladium)。同一酒廠新老車間酒曲、堆積發(fā)酵、窖內發(fā)酵、窖泥之間真菌組成相似度較高,不同酒廠酒曲、堆積發(fā)酵、窖內發(fā)酵、窖泥之間真菌組成相似度亦較高,但其優(yōu)勢菌群豐度差異顯著。發(fā)酵車間使用年限及窖齡影響著微生物多樣性;時間長的車間和窖池車間和窖池其環(huán)境微生物種群結構更穩(wěn)定,優(yōu)勢菌群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