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莉,凌寶明,張冠群,闞博文,黃海源
(1.廣東華農(nóng)溫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新興 527439;2.國家生豬種業(yè)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新興 527400)
能量是影響動物生長性能的主要營養(yǎng)素,且大多數(shù)動物具有“為能而食”的本能。楊淑萍等[1]認為飼糧能值低,采食量大,飼糧能值高,采食量小。黃少文等[2]、邢啟銀[3]研究證明,提高飼糧能值,可提高肉豬的日增重,降低料重比。那么,是否在豬價高漲時,提高豬群飼糧能量濃度,獲得更好的生長性能,養(yǎng)殖者能獲得更多的經(jīng)濟效益呢?本試驗旨在探索飼糧不同能量水平對肥育豬生長性能和經(jīng)濟效益的影響,以期為肥育豬飼糧適宜的能量水平提供基礎(chǔ)數(shù)據(jù)支持。
試驗于2016 年8—9 月,在廣東華農(nóng)溫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下屬肉豬試驗基地開展。試驗選取150 頭約70.0 kg 健康的杜長大三元雜種生長豬,隨機分為3 組,每組5 個重復(fù),每個重復(fù)10 頭豬,公母各半,分別飼喂消化能為14.00 MJ/kg、13.80 MJ/kg、13.60 MJ/kg 的飼糧。保證各處理組的初始體重差異不顯著。于試驗開始和結(jié)束時以欄為單位空腹稱重,試驗期48 d。試驗期保證豬只自由飲水和充分采食。飼養(yǎng)管理參考廣東華農(nóng)溫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肉豬飼養(yǎng)管理手冊》執(zhí)行。飼糧配方和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表1 試驗飼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風干基礎(chǔ))
試驗期間每日記錄豬只耗料情況、腹瀉頭數(shù)、異常頭數(shù),并做好治療記錄,試驗開始和結(jié)束時,測定豬只體尺指標(體長、背膘厚、腹圍)。
試驗結(jié)果采用SPSS 16.0 統(tǒng)計軟件中的單因素方差分析法進行統(tǒng)計分析,若經(jīng)F 檢驗差異顯著者再用鄧肯氏法(Duncan's)進行多重比較,試驗結(jié)果用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試驗期間,各處理組保證豬只充分采食,除開始和結(jié)束階段分別為4 d 統(tǒng)計日采食量,其余時間每隔10 d 統(tǒng)計一次。由表2 可知,171 天齡以前各天齡段日采食量低能組(13.60 MJ/kg)≥中等組(13.80 MJ/kg)≥高能組(14.00 MJ/kg)。171~174 天齡,消化能為13.80 MJ/kg 組日采食量較高。
表2 各組不同天齡段平均日采食量對比 kg
從表3 可知,在消化能值為13.60 MJ/kg 時,肥育豬的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最高;消化能值為14.00 MJ/kg 時,其日采食量、料重比、日增重最低,且隨著消化能值的降低,日采食量和日增重升高。隨著消化能水平的變化,日采食量和日增重各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消化能值為14.00 MJ/kg 和13.80 MJ/kg 組料重比顯著低于消化能值為13.60 MJ/kg 組(P<0.05)。
表3 不同能量水平對肥育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從表4 可知,體長方面,試驗結(jié)束時消化能14.00 MJ/kg 組(109.45 cm)>消化能13.80 MJ/kg 組(108.35 cm)>消化能13.60 MJ/kg 組(108.40 cm),試驗初始和試驗結(jié)束時各組體長及體長變化無顯著差異(P>0.05)。腹圍方面,試驗結(jié)束時消化能14.00 MJ/kg組(193.45 cm)<消化能13.80 MJ/kg 組(194.15 cm)<消化能13.60 MJ/kg 組(195.55 cm),試驗初始和試驗結(jié)束時各組腹圍及腹圍變化無顯著差異(P>0.05)。背膘厚方面,消化能值為13.60 MJ/kg 時,背膘厚最高15.10 mm;消化能值為13.80 MJ/kg 時,背膘厚最低14.45 mm;試驗初始和試驗結(jié)束時各組背膘厚及背膘變化無顯著差異(P>0.05)。
表4 不同能量水平飼糧對肥育豬體型的影響
由表5 可知,飼糧中各原料價格參考當時市場價:大麥1.93 元/kg,玉米2.15 元/kg,豆粕3.05 元/kg,面粉2.72 元/kg,豆油6.21 元/kg。消化能值為13.80 MJ/kg 時,每千克增重飼料成本最低(6.80 元),不同能量水平飼糧組間,每千克增重飼料成本差異不顯著(P>0.05)。根據(jù)飼料中各原料參考當時市場價和豬價(14 元/kg),豬盈利(元)=單頭豬賣價(元)-飼料費用(元),消化能值為13.60 MJ/kg 組單頭盈利最高(1 284.66 元),經(jīng)濟效益最佳。
表5 不同能量水平飼糧對肥育豬經(jīng)濟效益的影響
王福勇[4]報道,高能飼糧可顯著降低生長豬的采食量。楊強等[5]研究低蛋白質(zhì)飼糧下不同能量水平對肉豬生長性能的影響發(fā)現(xiàn),隨著消化能水平的降低,日增重顯著增加,料重比有上升趨勢。Smith 等[6]報道,豬群體重72.6~104.3 kg 時,提高飼糧的能量水平,豬只日增重降低。這3 個結(jié)論與本試驗研究結(jié)果類似,隨著飼糧能量水平的降低,飼糧能量較低組的日增重升高,這可能與成年動物具有“為能而食”的本能有關(guān)。隨著飼糧能量水平的提高,肉豬日采食量會降低,但低能組(13.60 MJ/kg)豬的日消化能總攝入量高于其他兩組,料重比高能組(14.00 MJ/kg)最低。本研究提示,該肥育階段肉豬飼糧的能量水平與料重比、日采食量呈負相關(guān)。劉作華[7]報道,提高能量水平對豬的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有提高趨勢,這個結(jié)論可能與羅佳捷等[8]報道豬的增重率、日采食量和日增重均隨著能量的提高而呈現(xiàn)出拋物線的趨勢相似,大多數(shù)動物具有自我調(diào)節(jié)能量攝入量的功能,能夠根據(jù)攝入飼糧的能量水平來調(diào)整自身采食量,使得攝入的總能量保持在一定水平,但在相對高或相對低的能量濃度區(qū)域,這種調(diào)控能力就明顯下降;另外一個原因可能與豬的品種有關(guān),有些地方豬種需要更高的能量水平。
本研究中飼糧高能組(14.00 MJ/kg)和中等組(13.80 MJ/kg),由于采食量降低,消化能總攝入量低于低能組(13.60 MJ/kg),低能組(13.60 MJ/kg)背膘厚度高于高能組(14.00 MJ/kg)。但劉作華[7]報道提高飼糧能量水平,可增加豬只背膘厚。這可能是肥育豬背膘厚度與豬只日攝入的消化能總量相關(guān)性較大,在其研究中,提高飼糧能量水平對豬群日采食量有提高趨勢(P>0.05),日攝入量高能組高于低能組,高能組背膘厚增加。
湯修龍等[9]報道,大河烏豬在出欄體重和豬價一致的情況下,與高能組(12.26 MJ/kg、13.48 MJ/kg)相比,11.05 MJ/kg 組每頭豬節(jié)約飼料費用67.12 元或124.56 元。該結(jié)論與本研究結(jié)果略有差異,本研究中在肉豬能量水平為13.80 MJ/kg 時,單頭耗料費用最低(284.83 元),能量水平為13.60 MJ/kg 時,單頭耗料費用最高(289.64 元),這可能是由于不同的豬品種、飼養(yǎng)階段,豬群對能量需求不同的緣故。本試驗中當能量為13.60 MJ/kg 時,單頭豬盈利最高。商業(yè)化飼料生產(chǎn)中,應(yīng)結(jié)合飼料原料行情、配方結(jié)構(gòu)、豬群健康度、飼養(yǎng)環(huán)境等多方面因素,選擇適合本公司豬群的飼糧能量水平。
在一定范圍內(nèi),提高飼糧能量水平,可較好地提高肉豬生長性能。本試驗條件下,1)消化能為13.60 MJ/kg 時,日采食量和日增重最高,單頭獲利最多。2)消化能為14.00 MJ/kg 時,肉豬體型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