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巍
(河南省周口市人民醫(yī)院 心血管內(nèi)科,河南 周口 466000)
擴張型心肌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原發(fā)性心肌病,主要表現(xiàn)為左心室或右心室變大且伴有心室收縮功能下降,可引發(fā)心力衰竭,如果得不到控制可造成死亡,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1-2]。擴張型心肌病以中年人居多,潛伏時間較長,可達10年以上,發(fā)病表現(xiàn)為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見為氣短、水腫和呼吸急促等。臨床治療以維持正常休息、飲食控制、抗凝等對癥治療為主,但療效不佳[3]。本研究主要分析依那普利聯(lián)合比索洛爾對擴張型心肌病患者運動耐力及心功能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 2016 年4 月至2018 年8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擴張型心肌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0 例。觀察組男 23 例,女 17 例;年齡 35~66 歲,平均(45.12±2.71) 歲;病程 1~6 年,平均 (4.53±2.65)年,根據(jù)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8 例、Ⅲ級21 例、Ⅳ級11 例。對照組男25 例,女15 例;年齡 32~64 歲,平均(45.72±3.25)歲;病程 1~5 年,平均(3.99±2.65)年,心功能分級:Ⅱ級9 例、Ⅲ級19 例、Ⅳ級12 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心功能分級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獲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所有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治療,對患者施以強心劑、利尿劑、硝酸酯類藥物、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CEI)和營養(yǎng)心臟等治療。觀察組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服用依那普利(上?,F(xiàn)代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8910313),起始劑量 5~10 mg/d,2 次/d,依據(jù)患者病情變化對劑量進行調整,劑量最大值為20 mg/d,加用比索洛爾(四川青木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6528),開始劑量2.5 mg/d,1 次/d,依據(jù)患者病情變化對劑量進行調整,劑量最大值為10 mg/d。兩組用藥時間均為3 個月。
通過比較兩組用藥前后心功能變化狀況、步行10 min(10-minute walk test,10MWT)后狀況以評判治療后擴張型心肌病患者運動耐力情況:①心功能指標。用藥前、用藥3 個月后對患者進行超聲波心電圖檢查來評判左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 徑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 LVESD),使用心電監(jiān)護儀測查心率 (heart rate, HR)、收縮壓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和舒張壓(diastole blood pressure,DBP)。②運動耐力。用藥前、用藥3 個月后,進行10MWT 試驗測定患者運動耐力情況,距離越遠運動耐力越好。③觀察服藥后患者有無不良反應,如咳嗽、皮疹等。
采用SPSS 23.0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用藥前兩組 LVEF、LVEDD、LVESD、HR、SBP、DBP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服藥后觀察組LVEF 水平高于對照組,LVEDD、LVESD、HR、SBP、DBP 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服藥前兩組10MWT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服藥后觀察組患者10MWT 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在用藥階段兩組患者并無出現(xiàn)明顯的不適癥狀,且各項指標無顯著差別。用藥后觀察組有3 例(7.50%)咳嗽,2 例(5.00%)皮疹,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12.50%;對照組有5 例(12.50%)咳嗽,無皮疹。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00,P=1.000)。
表1 兩組用藥前后心功能變化情況比較 ()
表1 兩組用藥前后心功能變化情況比較 ()
?
表2 兩組用藥前后10MWT 比較 (,m)
表2 兩組用藥前后10MWT 比較 (,m)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例數(shù)40 40服藥前300.95±55.36 301.56±64.78 0.045 0.964服藥后329.27±64.58 388.72±66.51 4.056 0.000 t值2.106 5.937 P值0.038 0.000
擴張型心肌病一種較為常見的原發(fā)性心肌病,一般潛伏時間較長,早期無明顯癥狀,臨床診斷和治療難度較大,等到確診后心功能已受損嚴重,該疾病主要發(fā)病特征為心室變大、心臟收縮功能降低等,嚴重可造成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下降,危害其生命健康[4]。擴張型心肌病在各個年齡階段均可發(fā)病,中年人居多,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發(fā)病率較高,患者發(fā)病時出現(xiàn)呼吸困難,心律失常等癥狀。目前治療方案較少,依那普利聯(lián)合比索洛爾治療是一種有效的方式。
依那普利屬于一種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具有保持心肌收縮力、降壓、擴張小動脈及靜脈等作用,有助于對心肌組織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產(chǎn)生抑制作用,進而達到降低心臟前后負荷、預防心室重構等目的;此外,該藥還可抑制醛固醇的分泌,調節(jié)低鉀低鎂,提升β 受體密度,進而改善心臟功能,促進心臟儲備力恢復[5-6]。比索洛爾是一種選擇性β1 腎上腺素阻滯劑,通過連接β1 受體來發(fā)揮作用,能夠很好地與心臟β1 受體相處,具有高度親和力。臨床上使用比索洛爾減低心臟β1 與患者體內(nèi)交感腎上腺素能活性產(chǎn)生的反應,減低心肌收縮力,減少心臟耗氧量[7-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用藥后心功能得到明顯的改善,運動耐力提高顯著,且兩組不良反應未見明顯差異(P>0.05),表明依那普利聯(lián)合比索洛爾對提高擴張型心肌病的治療效果明顯,有助于提高患者運動耐力及改善心功能的恢復情況。分析原因在于依那普利聯(lián)比索洛爾能夠降低血管緊張素Ⅱ濃度,達到降壓的作用,減少心肌收縮程度,降低氧氣消耗,從而對改善患者心功能和提高患者運動耐力起到了一定的效果[9-10]。
綜上所述,依那普利聯(lián)合比索洛爾對提高擴張型心肌病治療效果明顯,有助于提高患者運動耐力,改善心功能恢復情況,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