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建中張希萬貴龍盧金逵項建民梁輝(.上饒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江西 上饒 400;2.幼兒體育與留守兒童健康研究中心 江西 上饒 400;.宜春學院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 江西 宜春 6000)
目前,我國大學生身體健康整體狀況不容樂觀,體力活動水平不足現(xiàn)象較為嚴重。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從最早的《勞衛(wèi)制》到最新頒布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旨在鼓勵和推動全民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加身體素質健康水平,大學生體質健康是其重要內容。從簡單的“學生體質”逐步轉變?yōu)榇龠M學生“體質健康”,突出了現(xiàn)今大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本研究于2018年對上饒高校部分大學生進行調查,了解了在校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和體力活動情況,同時深入分析了大學生體力活動水平和健康行為的相關性,為進一步提高大學生身體健康素質和體力活動水平提高參考依據(jù)。
選擇上饒師范學院,體育、化學、美術共三個專業(yè),大一至大三年級的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2018年5-6月份,按學院集中時間填寫問卷,應調查2800人,經由問卷星進行調查,有2642人答卷,剔除無效問卷3份 (主要涉及重復應答以及信息資料偏倚較大),最終分析有效問卷2610份,問卷回收率為99.81%。其中男生1267人,女生1 343人,大一、大二、大三學生各879、920、811人。年齡區(qū)間18-27歲。問卷調查經上饒師范學院體育學院倫理委員會備案并獲得批準實施,采用匿名的調查方式,受訪者均仔細閱讀后簽訂知情同意書。
問卷根據(jù)《國際體力活動量表IPAQ》和大學生密切相關的健康行為匯總編制而成。內容主要包括兩大部分,分別是健康行為相關狀況和體力活動情況。其中大學生健康行為相關狀況部分,涉及與大學生的健康狀況以及與之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行為現(xiàn)狀,包括總體健康狀況、目前健康狀況、吸煙、暴露于煙霧中、身邊人吸煙、飲酒(1、5 杯酒)、自殺(考慮、制定計劃、嘗試)共 11 個問題;而大學生體力活動情況主要調查大學生的體力活動現(xiàn)狀分為高 (劇烈的體力活動例如有氧運動、提重物等)、中(適度的體力活動,例如提輕的物品、以平常速度騎車等)、低(最輕度的體力活動,例如步行等)三個水平,以及每周體育課時間等8個問題。問卷主體部分的 Cronbach α 系數(shù)為 0.84。
參考國內已發(fā)表的文獻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并進行預調查后對問卷進行調整,問卷的設計情況,信度檢驗,通過了安徽醫(yī)科大學倫理委員會通過。調查人員在正式進入高校前必須經過嚴格的統(tǒng)一培訓,規(guī)范調查用語和調查方式。問卷調查結果進過邏輯性篩查,剔除無效問卷,最后由2名調查員進行雙錄入。
使用EXCEL表格進行數(shù)據(jù)的雙錄入,運用SPSS 22.0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統(tǒng)計學方法有統(tǒng)計描述、χ2檢驗和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上饒師范學院所有的調查大學生進行性別和年齡的分類分析,詳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合計人數(shù)2610人,男:女比例接近1:1,女生稍多一點。從表1年齡結構可以發(fā)現(xiàn),年齡在20-23歲區(qū)間的居多,比例達到15%以上,其中22歲的最多,比例高達30%。年齡在26、27歲的所占比例較小,年齡呈現(xiàn)出年輕化的趨勢。
表1 所調查的大學生性別、年齡組成情況表
針對大學生健康行為的問題共有11個,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詳見表2。分析表2數(shù)據(jù)可以得知,大學生總體健康狀況尚可,超66%(1 733/2610)的人認為自己健康狀況好,但與一年前相比目前的身體健康狀況較差,僅有半數(shù)34%(900/2610)的人認為自己目前健康狀況較好。所調查的大學生的吸煙比例較小,85%(2 219/2610)以上的都不吸煙,但受到身邊人員吸煙的影響,會有33%(860/2610)的人吸食二手煙。調查結果顯示,所有年級學生的喝酒情況都比較普遍,近50%(1517/2 610)的大學生存在著長期飲酒的習慣,并且有近20%(490/2610)學生可能有嗜酒現(xiàn)象。高校學生自殺現(xiàn)象偶爾發(fā)生,呈現(xiàn)逐漸普遍的趨勢,在所調查的2610名大學生當中,有7.2%(187/2610)的學生有自殺念頭,并且有 2.7%(71/2610)的人制定過自殺計劃,近1%(28/2610)左右的同學真正實施過自殺,但極少有人在自殺前后進行過專業(yè)的治療(85%,2220/2610的人沒有任何治療措施)。
大學生體力活動情況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詳見表3。由表3分析得知,大學生普遍存在著體力活動不足的現(xiàn)象,超過6%(166/2610)的學生幾乎一周內沒有任何的體育運動。高強度體力活動的人 (61.1%,1595/2610)<中強度體力活動的人 (67.7%,1768/2610)<低強度體力活動的人(93.6%,2444/2610)。同時,存在著體育課開設不足的情況,超66%(1733/2 610)的同學認為每周上體育課的次數(shù)太少。
表2 大學生健康相關行為統(tǒng)計表
表3 大學生體力活動情況統(tǒng)計表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詳見表4,總體來講,大學生體力活動水平高中低都有分布,身體健康相關行為大體上呈現(xiàn)出依次減少的趨勢,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并且強度越大,其身體健康狀況越好、吸煙情況越少、喝酒較少、自殺情況也越少;反過來講,不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大學生,其體力活動水平低,身體健康狀況較差、吸煙情況較多、喝酒較多、考慮自殺的情況也增多。其中高水平體力活動,對身體健康狀況、吸煙情況、喝酒情況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中等體力活動水平,對身體健康狀況、喝酒情況、自殺情況,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表4 大學生體力活動與健康行為關聯(lián)情況統(tǒng)計表
因變量賦值:以總體身體健康狀況好、中(參考)、差。自變量的賦值方法如下:是高體力活動、否(參考),是中體力活動、否(參考),是低體力活動、否(參考)。對所調查的大學生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見表5。結果顯示,身體健康狀況好的同學,進行高、中、低水平體力活動后總體身體健康狀況分別是不進行高、中、低體力活動同學的1.51、1.47、1.34倍;而身體健康狀況差的同學,進行高、中、低水平體力活動后總體身體健康狀況分別是不進行高、中、低體力活動同學的0.74、0.73、1.01倍。
表5 影響大學生身體健康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在本研究中所調查的2 610名大學生中,總體身體健康狀況不是很理想,只有66.4%的同學自認為自己身體健康狀況良好,僅有34.5%的同學認為自己目前身體狀況還不錯。這一數(shù)據(jù)與陳生琛等對青海省4所高校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監(jiān)測數(shù)據(jù)較為接近,說明了大部分大學生身體素質比較差,大多處于及格線水平。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的同學沒有吸煙習慣,只有11.7%的同學吸煙較多,這一數(shù)據(jù)遠低于徐文婕研究發(fā)現(xiàn)的吸煙率25.8%。雖自身不吸煙,但不能控制身邊吸煙的人數(shù),本文研究的比例高達71.4%,遠高于徐文婕等研究發(fā)現(xiàn)的7天內大學生的二手煙暴露率38.7%,而吸食二手煙比自己吸煙會對身體造成更為嚴重的危害。過半(51.9%)的同學都有飲酒的習慣,18.8%的有嗜酒現(xiàn)象,這一數(shù)據(jù)低于大學中體育專業(yè)男生的嗜酒情況。自殺現(xiàn)象在高校中呈現(xiàn)日趨普遍和增長的勢頭,本調查中發(fā)現(xiàn)有7.2%的大學生有過自殺的念頭,0.6%的人真正實施過自殺,但極少有針對自殺進行過專業(yè)性診斷和治理(85.1%)。
大學生體力活動不足已然成為影響其身體健康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進行低、中、高強度體力活動的大學生呈現(xiàn)逐漸遞減的趨勢。在大學校園中,低強度的體力活動幾乎就是沒有體育運動,簡單的步行上下樓、出入食堂或是坐公交車出行,這一比例高達93.6%,這說明大部分同學(尤其是女學生居多)基本沒有體育鍛煉活動,與彭國強研究結論基本一致。進行高強度體力活動的同學僅在及格線上(61.1%),這一數(shù)據(jù)與劉樹芳等研究結論(60%的學生體力活動水平處于高度活躍狀態(tài))較為接近,但是仍有大部分同學尤其是女生極少進行中、高強度體力活動,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大學生體力活動的多少和體育課有著重要的關系,本研究中有66.4%的大學生反應學校每周開設的體育課次數(shù)過少,基本上是每周一次,這部分同學應該就是愛好體育活動的,也是中、高強度體力活動人群的主要組成部分,這部分人群自然而然身體健康狀況良好;有22.3%的同學反應體育課次數(shù)過多,分析該部分同學可能都是女生,因為炎熱的夏日、炙熱的太陽、冰冷的北風都是女生畏懼的事情,再加上她們平日也不主動進行體育鍛煉,這也就造成了其體力活動不足,身體健康欠佳的主要原因。
從大學生體力活動水平和身體健康行為相關性分析,一般來講,體力活動水平高則身體健康狀況較好,反之,體力活動水平低則身體健康狀況差。吸煙、喝酒與體力活動水平呈現(xiàn)反相關,體力活動水平高的吸煙和喝酒的現(xiàn)象就比較少。另一方面,大學生體力活動水平的高低會決定其自殺念頭的強弱,并付諸于自殺行動,體力活動水平高則自殺行為少。胡小和研究發(fā)現(xiàn),醫(yī)衛(wèi)高職院校大學生有自殺意念的為10.7%,這一數(shù)據(jù)介于本文低、中強度體力活動水平自殺數(shù)據(jù)之間,這說明這些同學都極少進行體育運動,與高水平體力活動的低比例的自殺意愿相比,說明適度的體育運動、體力活動能減少大學生的自殺念頭,這也符合美國醫(yī)學會提出的“運動是醫(yī)藥”(exercise is medicine)的最新理念;體力活動水平低會造成大學生空閑時間較多,雜亂的思緒也會成倍增長,再加上部分大學生兒童時期的心理創(chuàng)傷,不主動接受專業(yè)心理機構的疏導和治理,容易產生輕生自殺念頭,并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制定自殺計劃和付諸行動,這一推論可以在亓偉業(yè)研究中找到依據(jù)。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大學生身體健康狀況與其體力活動水平的高低呈現(xiàn)出極為密切的相關性:體力活動水平高則身體健康狀況好;身體健康狀況差則相應的體力活動水平低。這一點是比較容易理解的,身體健康狀況好則容易適應體育鍛煉等較大強度的體力活動,體力活動足夠了則反過來更加改善和提高了身體健康狀況,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是互相促進的關系。身體健康狀況差的同學則不適合參加中、高強度的體力活動,其主觀上也不愿意進行體育鍛煉,導致了身體健康狀況日趨衰退,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身體健康狀況好,進行不同程度的體力活動都會對身體產生有益的影響、促進身體健康。進行高、中、低強度體力活動的大學生比不進行相應體力活動的同學,對身體健康的促進倍數(shù)分別是1.51、1.47、1.34倍,這充分說明了進行體力活動對身體健康的好處。但是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的同學,不適合進行中、高強度的體力活動,因為這樣會對身體產生負面的影響(OR值分別為0.74、0.73),但是可以進行低強度的體力活動,例如步行、打太極拳、八段錦等,會促進身體的健康(OR值為1.01)。
高校每周體育課對于大學生的體力活動有著重要的影響,本研究發(fā)現(xiàn)高校存在著體育課課程設置不足的情況,王正倫等研究也驗證了這一結論,同時發(fā)現(xiàn)大學生課余時間體力活動也偏少。增加每周體育課次數(shù)、提高體育課體力活動強度、豐富課堂內容和體育鍛煉形式,提升大學生的體育課樂趣,對于改變大學生健康行為方式、增強其身體健康水平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要注意一點,就是要因材施教,在大學生入學后上體育課之前,要對各個同學進行身體健康狀況評估,評價其是否可以進行正常的體育活動,如果身體健康狀況欠佳、有先天疾病或是殘疾等,最好集中到一個班級進行體育課教育,分類安排適合這些同學的體育項目、明確其活動水平,充分發(fā)揮運動處方的優(yōu)勢作用,使其既能不超出其身體活動能力,又能促進其身體健康狀況,這需要學校和體育教師的共同努力,響應國家健康體育、陽光體育的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