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 唐天友 吳陽 章龍珍
【摘要】 目的 觀察老年直腸癌患者應用調強放射治療(IMRT)聯(lián)合卡培他濱治療的效果。
方法 50例老年直腸癌患者, 根據(jù)住院時間先后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25例。對照組給予調強放射治療, 觀察組實施調強放射治療聯(lián)合卡培他濱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無病生存、總生存、局部復發(fā)、遠處轉移、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及治療前后生存質量評分。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遠處轉移率、局部復發(fā)率分別為8.0%(2/25)、8.0%(2/25), 均低于對照組的32.0%(8/25)、36.0%(9/25),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無病生存率、總生存率分別為80.0%(20/25) 、96.0%(24/25), 均高于對照組的40%(10/25)、72.0%(18/25),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 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79.5±19.3)分高于對照組的(61.5±9.5)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惡心、嘔吐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骨髓抑制發(fā)生率4.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4.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調強放射治療聯(lián)合卡培他濱治療老年直腸癌患者的效果顯著, 值得推廣。
【關鍵詞】 調強放射治療;卡培他濱;老年直腸癌;應用效果;生存質量;不良反應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7.055
臨床中, 直腸癌是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 早期直腸癌無明顯癥狀, 很多患者發(fā)現(xiàn)時已是晚期, 失去了最佳治療時
機[1]。有關研究顯示[2], 直腸癌的解剖結構非常特殊, 從而經(jīng)過手術切除后, 其局部復發(fā)和遠處轉移的幾率都非常高, 所以, 術后既要進行放化療, 也要降低局部復發(fā)的發(fā)生率。用藥后的卡培他濱會轉換為5-氟尿嘧啶(5-Fu), 其作用效果與靜脈滴5-Fu相近, 空腹后血藥濃度較高, 并且口服用藥非常方便, 同時也可防止靜脈用藥有關的并發(fā)癥, 如靜脈炎和靜脈血栓等, 可減少因反復穿刺帶來的疼痛。本次研究對老年直腸癌患者采取調強放射治療聯(lián)合卡培他濱的治療效果進行觀察。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老年直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jù)住院時間先后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25例。觀察組中男15例, 女10例;年齡最小60歲, 最大77歲, 平均年齡(66.6±5.6)歲。
對照組中男16例, 女9例;年齡最小61歲, 最大78歲, 平均年齡(66.7±5.7)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本次研究經(jīng)倫理會審核并批準;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研究, 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均符合直腸癌的診斷標準;可對調強放射治療耐受;心肺功能均很好。排除標準:非自愿參與研究患者;伴有凝血功能障礙;存在調強放射治療禁忌證;伴有遠處轉移者;伴有重要臟器障礙者;臨床資料不全者。
1. 3 方法 對照組進行調強放射治療, 治療中保持膀胱充盈, 用體膜進行體位固定, 用鉛絲設3個體表標記, 再使用CT進行模擬定位生成圖像, 將其傳輸至TPS工作站, 勾畫靶區(qū), 確定腫瘤區(qū)、計劃靶區(qū)、臨床靶區(qū), 勾畫小腸、膀胱以及股骨頭等危及器官優(yōu)化設計的調強放射治療計劃, 95%等劑量曲線包括計劃靶區(qū)。采用600CD直線加速器5~7個野強調調強放射治療, 5周總劑量Dt 50 Gy, 5 d/周。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卡培他濱治療, 2次/d, 總劑量為1600 mg/m2, 第1~14天服藥, 21 d為1個治療周期, 進行
2個周期治療。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無病生存、總生存、局部復發(fā)、遠處轉移、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及治療前后生存質量評分。生存質量根據(jù)Karnofsky生存質量評分
(KPS)[3]進行評定, 滿分100分, 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健康情況越好。不良反應包括惡性、嘔吐、骨髓抑制。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局部復發(fā)和遠處轉移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遠處轉移率、局部復發(fā)率分別為8.0%(2/25)、8.0%(2/25), 對照組患者的遠處轉移率、局部復發(fā)率分別為32.0%(8/25)、36.0%(9/25), 兩組患者的局部復發(fā)率和遠處轉移率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總生存和無病生存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無病生存率、總生存率分別為80.0%(20/25)、96.0%(24/25), 對照組患者的無病生存率、總生存率分別為40%(10/25)、72.0%(18/25), 兩組患者的總生存率、無病生存率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分別為(44.3±19.3)、(41.5±
9.5)分, 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79.5±19.3)分
高于對照組的(61.5±9.5)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惡心、嘔吐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骨髓抑制發(fā)生率4.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4.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現(xiàn)階段, 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 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飲食結構也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 從而導致直腸癌患者不斷增加, 且居高不下[4]。
直腸癌屬于胃腸道惡性腫瘤中發(fā)病率比較高的疾病之一, 手術治療、化療、調強放射治療是治療此病的常見方式, 其中外科手術治療是首選的治療方式, 然而臟器、盆腔結構、直腸之間的縫隙非常小, 使得外科手術治療邊界線不是很理想, 同時一些直腸并沒有漿膜包裹, 從而導致術后具有較高的復發(fā)率, 同時很多的老年患者會伴有不同程度心肺功能障礙, 對手術治療并不耐受[5]。隨著醫(yī)療技術不斷發(fā)展, 放化療技術被廣泛應用于癌癥患者的治療中, 通過調強放射治療和化療可有效殺死不同時期的腫瘤細胞, 同時化療可縮小腫瘤, 并對腫瘤乏氧現(xiàn)象進行改善, 對于調強放射治療具有很好的增敏效果, 進而顯著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
直腸癌患者采用調強放射治療具有較高的敏感性, 通過對非共面或多個共面照射野, 高劑量照射野與腫瘤的立體形態(tài)保持一致, 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腫瘤周圍正常組織的放射劑量, 從而保護了癌旁正常組織器官, 安全性較高。卡培他濱是一種新型的靶向性抗腫瘤藥物, 具有效果顯著、不良反應少、耐受度好的特點。將兩種方式聯(lián)合應用治療老年直腸癌患者具有很好的協(xié)同作用, 可有效提升治療效果, 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遠處轉移率、局部復發(fā)率分別為8.0%(2/25)、8.0%(2/25), 均低于對照組的32.0%(8/25)、36.0%(9/25),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無病生存率、總生存率分別為80.0%(20/25)、96.0%(24/25), 均高于對照組的40%(10/25)、72.0%(18/25),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79.5±19.3)分高于對照組的(61.5±9.5)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骨髓抑制發(fā)生率4.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4.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上述結果說明調強放射治療聯(lián)合卡培他濱治療老年直腸癌患者效果顯著, 可有效降低遠處轉移率和復發(fā)率, 提高患者總生存率、無病生存率、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 老年直腸癌患者采取調強放射治療聯(lián)合卡培他濱治療的效果良好, 安全有效, 具有非常高的推廣應用價值, 值得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杜鋼, 李星, 龐建, 等. 老年直腸癌患者使用卡培他濱進行輔助放療后對其預后的影響分析.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8, 13(21):
112-113.
[2] 田素萍. 卡培他濱聯(lián)合三維適形放療治療老年直腸癌臨床療效觀察. 腫瘤基礎與臨床, 2017, 30(1):54-55.
[3] 周愛華. 卡培他濱聯(lián)合三維適形放療治療老年直腸癌臨床效果觀察.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8, 13(29):111-112.
[4] 吳志軍. 老年局部中晚期直腸癌根治術后放療聯(lián)合卡培他濱化療的療效及不良反應分析.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5, 13(32):74-75.
[5] 王剛, 郝勤玲, 劉旭, 等. 替吉奧或卡培他濱同步三維適形放療治療中老年復發(fā)直腸癌的臨床療效.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2):
344-346.
[收稿日期:201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