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轉玲 李社群
摘? 要:機械工程圖樣是機械工程制造中的重要文件,是表達設計者的設計理念和科技交流的重要工具;熟練地看懂圖樣是工程技術人員基本要求,在《機械制圖》的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繪圖和讀圖能力,是機械制圖課程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機械制圖課程教學實踐中,多數職校學生存在著無法將圖樣和機件實物聯系在一塊,視圖和軸測圖對應不起來。該文通過分析制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培養(yǎng)的一些方法,達到提高學生繪圖和讀圖能力的效果。
關鍵詞:分析? 空間想象能力?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710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9(a)-0152-02
《機械制圖》是機械類專業(yè)技術基礎課,是學生學習專業(yè)課程的基礎,也是從事機械工程專業(yè)工作的基礎,對該課程知識掌握的程度影響實際工作的效果和效率,學好《機械制圖》對于職業(yè)學校機械類專業(yè)的學生意義重大。在機械制圖教學實踐中,由于多數學生高中立體幾何部分的內容不夠扎實,在學習畫法幾何部分往往跟不上教學進度,老師講著費勁,學生學著困難。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筆者認為是因為學生在學習中思維過程出現障礙(即空間想象能力差),要解決這個問題,應根據機械制圖課程的章節(jié)結構,從學生現階段的思維特點出發(fā),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建立空間結構概念。
1? 學生缺乏空間思維能力的原因分析
由于目前的高考、中考招生政策,職業(yè)學校的生源基本都是高、中考中分數較低的學生,多數數學基礎不夠扎實,平面幾何和立體幾何部分學習效果不夠理想;實踐(習)教學不足,對自然界的認識不足,缺乏空間概念;思維的形成和發(fā)展還未成熟,雖然抽象邏輯思維開始占主導地位,但在很大程度上還應屬于經驗型,即在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中具體形象的成分仍起重要作用,因此從抽象的投影理論開始講授課程,這顯然脫離了學生現有的思維能力基礎。
2? 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目前,多數職校生的思維水平還不能完全適應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內容、方法、體系。在學校層面,應加大專業(yè)建設和課程建設的支持力度,制訂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課程培養(yǎng)方案,針對機械加工專業(yè)及機械制圖課程建立專項實驗(訓)場地,購置制圖課程模型模具,增值教具儀器。教師在教學中除了選擇或編寫與學生思維水平相適應的教材和教學課件,還需要在課程教學內容上做合理的安排,對于初中生源的職校生,應增加立體幾何部分的知識內容。
空間想象能力即立體思維、空間思維能力,其培養(yǎng)分為兩步。
(1)培養(yǎng)形象思維能力。形象思維是由形象、表象、新的形象三部分構成的反映系統(tǒng),客觀事物所具有的形象被人們感覺后,在大腦中保存下來的痕跡稱之為表象,這是人們認識的感性階段。要在學生頭腦中建立相應事物的形象,必須豐富學生頭腦中的表象,豐富表象必須有充足的感知,這就要求學生有更多的形體感知機會。比如在上這門課之前組織學生到相應的專業(yè)工廠進行參觀實習,觀察機器設備及零件、制作泥模、觀察模型等方法來增加學生表象的儲存量,在實際教學中,有意識地運用直觀教具、實際零件,這對于學生建立鮮明完整、穩(wěn)定的形體表象作用很大。
有了形象思維還必須將它與教學中的平面圖與立體圖結合起來,要把平面上的平面圖與思維中的立體圖對應起來還有一定的過程。譬如學生對書本非常熟悉,但當老師要求學生畫出書本的形狀時,他們畫的都是立體圖,而并非視圖,學生所畫效果并不理想,如果是更復雜的物品,學生恐怕畫不出來。在制圖課的第一次教學中,先讓學生觀察幾個模型,在讓學生畫出其中的某一個模型,將學生所畫的圖形進行評比,了解學生的基礎水平,依據畫圖的效果可見,學生本身或多或少具有一點想象能力,如何發(fā)展這種能力就要依據制圖教學的方法。第一步,教師用幾何模具和相應的軸測圖給學生講解,將圖中的線條與實物聯系起來介紹,說明一一對應關系。第二步,依據簡單的幾何模型繪制軸測圖,在教師畫圖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先仔細觀察教師畫圖的過程及步驟,跟著隨教師一起畫,隨堂練習。第三步,讓學生介紹自己所畫的軸測圖,說明實物和圖中線條的對應關系。第四步,找出更多基本幾何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等),讓學生逐一畫軸測圖,增加學生的圖象感知認識。第五步,在講授三視圖時,依實物模型繪制三視圖,讓學生從3個方面觀察物體的外形,把看得見物體外形輪廓用實線劃出來,讓學生明確了解實線,虛線表達的意義,將立體圖上的點、線、面與視圖中的點、線、面聯系起來。
(2)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指人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產生出新的思維成果的思維活動,思維的產物都是新穎也是想象之外的東西。譬如,在教學中筆者要求同桌的兩個同學,一位畫出視圖,另一位依據前一位同學的視圖用泥切出模型,結果是有的模型符合設計者的愿意,有的模型卻與設計者相差甚遠,讓全體同學共同探討,究竟問題出在哪里。根據檢查結果統(tǒng)計表明,有的是設計者畫的視圖表達有錯誤(如該用實線而用虛線,或者相反);有的是制作者識圖有問題,未掌握設計者的意圖;有的是一題多解,讓學生之間反復討論,再互換角色。經過這樣不斷的反復練習,找出畫圖者和制作者之間存在的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豐富了學生的感知,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
3? 精講多練,鞏固空間思維能力
思維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習慣。好的習慣,會使人終生受益,更能為以后的生活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制圖學習就是如此,就是要讓學生入門,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其中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練。
練習不能一刀切、一個進度,要根據學生個體情況進行安排。筆者認為職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分為3類:聰明伶俐型、模糊型和迷茫型。聰明伶俐型的學生反應非常快,教學中不用教師費勁,只要基本畫圖原理一講,學生就能跟著動手畫起來,而且正確率很高。這樣的學生通過大量的練習,他的制圖功底就很扎實。模糊型的是處于一種似懂非懂的狀態(tài),知識連貫性較差,把所學知識不能有效地聯系起來。這類學生基礎是關鍵,所以應多找些圖練習,掌握基礎,譬如三視圖的投影關系中,學生總是把俯、左視圖寬相等搞不清楚,因此,通過練習,讓他們牢固掌握寬相等的含義和度量的方向,能夠把具體的物體與所畫的平面圖形聯系起來,養(yǎng)成一個從形象思維到空間思維、從空間思維到平面圖形的良好的習慣。迷茫型就是不入門,由于長期沒有養(yǎng)成學習的好習慣,所以上課心不在焉,效果非常差。對這類學生除了要進行大量的練習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學中對他們要多進行鼓勵、表揚。用這種激勵的方法盡量使他們改變學習態(tài)度,能夠打開思維跟著老師、同學的步驟走。對于他們,要求要比其他同學低一些,一般上課時專門為他們帶一些簡單的教具,讓他們先把簡單的畫出來,再逐步加大零件的復雜程度,一定要有耐心;除了課堂之外,還利用自習時間來對他們進行單獨輔導,使他們畫出一些好圖來,從而產生一定的成就感,建立學生的自信,在此基礎上再做一些稍復雜的圖形,從而使學生有一定收獲。
參考文獻
[1] 蘇平.淺談機械制圖教學中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教學論壇,2014(5):94-95.
[2] 蔡佩璋.談機械制圖教學中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4(12):124.
[3] 王峰.試議機械制圖教學中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培訓,2016(8):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