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傳亮
【文題呈現】
有首歌是這樣唱的:“看見小鳥自由自在地在我身旁飛翔,我幻想我的生活應該就是這樣……”中學生處于心理“過渡期”,自我意識日益增強,喜歡以成人自居。于是,你常常與老師頂嘴,與父母冷戰(zhàn),似乎不太“聽話”……
你有這樣的成長煩惱嗎?你是如何認識這種現象的?請以“我長大了”為話題,寫出你真實的經歷,真實的情感,或真實的認識,表現你獨特的思考。要求:(1)立意自定,題目自擬;(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3)內容真實,情感真摯;(4)不少于600字;(5)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就醫(yī)作文】
我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了
如今,我認為我已經可以辨別一些事情的正確性了①,不希望再因為一點兒小事而被別人指指點點。
這十幾年來,我聽的最多的,就是爸爸、媽媽的指點:“不對,你是錯的!”“嗯,這才對”……小時候還好說,但到了現在,一聽到類似的話語,我就會特別反感、煩躁。因為我知道這事兒是對還是錯。
周末,我們一家人出去吃飯。我穿了涼鞋,媽媽問:“錯了!怎么不穿布鞋,天這么涼?”②我回答道:“我懶得穿襪子,再說了,我也沒有不穿襪子就穿鞋的習慣?!卑职终f道:“對,這是一個好習慣。不穿就不穿吧!”③
吃飯時,我點開手機看時間,還沒有來得及看清,就聽到媽媽一聲怒斥:“錯了,錯了,吃飯看手機是不對的。趕緊關了,吃飯!”說真的,我很想反駁回去。我不小了,知道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所以,我真的很討厭有個人在我身后不停地指出什么對,什么不對,尤其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④
回到家,我癱坐在沙發(fā)上,享受著最后的休閑時光。畢竟明天就要上課了。然而,沙發(fā)還沒有坐熱,就聽到爸爸的聲音:“明天就要上課了,趕緊洗了睡覺!”“哎喲,這才七點半,好嗎?洗完后,也就八點鐘左右!真是的……”沒辦法,我只好去洗澡。⑤
洗完澡,我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爸爸又說:“還坐著干嘛?不睡覺,就預習功課去!晚上沒那么多空閑的時間讓你玩。都說了多少遍了,你怎么就不聽呢?”我郁悶極了,真的很想撬開他們的腦袋,看看里面都裝著些什么。我不小了,知道該做什么。我的成績一不差,二不因為享受一天假期而下滑,放松一下,又怎么了?
我知道父母是為我好,但我現在真的不需要一個人每天死蹲在家里,聽你們評價、判斷我的一舉一動。我不小了,真的?、?/p>
①此句太籠統(tǒng)了,可改為:“我不小了,知道是非對錯了……”
②此處應重點刻畫出媽媽的神態(tài),以突出大人與孩子的矛盾。
③爸爸的話與內容嚴重不符,最好改為爸爸反對的話,激化矛盾,更為妥帖。
④“我”的反應太過直接,議論太冗長?!拔乃瓶瓷讲幌财健!笨梢悦鑼懽约旱纳駪B(tài)、動作,來表現自己此時的逆反心理。
⑤此處的語言缺乏“刺激性”,難以表現出自己強烈的反感情緒。
⑥結尾與文中的多處內容重復,過于平淡??山柚牧现械母柙~,寫一個靚麗的結尾,發(fā)人深省。
病情分析
習作內容真實,寫出了處在心理叛逆期的初中生與父母的矛盾,及其渴望自主、自由的心理。但是,本文平鋪直敘的缺點也比較明顯,具體表現如下——
1.缺少精巧構思。在表現初中生自以為長大、渴望自由的中心確定好后,要精心選材,安排結構,尤其要重視題目、首尾的構思,以便于更好地突出中心。而本文題目、開頭、結尾,都顯得比較粗線條,沒有經過精心推敲,以致在關鍵處毫無神采。如結尾,用議論句直接表達了自己的不滿,雖然寫的都是真實心理、真實情感,但是,與前文重復太多,顯得有些啰嗦。假如使用歌詞照應開頭;使用疑問句表達渴望,引發(fā)讀者思考,言有盡而意無窮,習作便會陡然增色。
2.疏于精當描寫。記敘文的生命在于細致、生動、形象的描寫。特別在最能表現人物個性、人物之間沖突與情感的地方,要通過精當的肖像、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描寫,傳達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彰顯人物的獨特個性。如看電視這一情節(jié),爸爸的語言太簡單,假如增加“去去去”三個字,立刻能將大人對孩子那種十分不耐煩的神態(tài),表現得淋漓盡致,加劇人物間的沖突,凸顯了人物渴望理解、渴望自主的思想情感。
【化蝶之作】
我真的長大了
鐘易卿
“看見小鳥自由自在地在我身旁飛翔,我幻想我的生活應該就是這樣……”每當聽到這首歌,我就特別想對爸爸、媽媽說:我不小了,別總是對我指手畫腳。(借用歌詞開頭,自然而新穎。)
這十幾年來,我聽的最多的就是爸爸、媽媽的指點:“不行,你這是錯的!”“嗯,你是對的。”……
小時候還好說,但到了現在,一聽到類似的話語,我就會特別反感、煩躁。
周末,晚飯時分,我們一家人出去吃飯。我穿了涼鞋,媽媽一臉驚訝地說:“錯了!怎么不穿布鞋?天多涼??!”我回答道:“我懶得去穿襪子,再說,也沒有不穿襪子就穿鞋的習慣?!卑职至⒖贪櫨o眉頭,反問道:“懶得去穿?還習慣?女孩子難道不該養(yǎng)成出門穿襪子、穿布鞋的好習慣嗎?哼——”他甩手走了。(將爸爸的話改成反面意見,并進行了語言、神態(tài)、動作描寫,更加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兩輩人的代溝與沖突。)
吃飯時,我點開手機看時間,還沒看清,就聽到媽媽一聲怒斥:“吃飯看手機,能對嗎?趕緊關了,吃飯!”“還有完沒完?”我“騰”地站起來,又“噗嗤”一聲坐下,煩惱極了。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還總有個人在我身后不停地指手畫腳,我好反感,真的?。ㄍㄟ^對“我”的動作、心理進行描寫,表現了“我”的逆反心理;短句的使用,使行文更加活潑、流暢、傳神。)
回到家,我癱坐在沙發(fā)上,享受著最后的休閑時光。畢竟明天就要上課了。然而,我還沒等屁股坐熱,就聽到爸爸趕雞似的聲音:“去去去,快去洗澡。明天就要上課了,趕緊洗了后睡覺去!”
“哎喲,這才七點半,睡哪門子覺???真是的……”我哼了一聲,轉身就走。
洗完澡,我大汗淋漓,想涼爽一下,便坐在沙發(fā)上。爸爸看到了,一臉不爽道:“去去去,不睡覺,就預習功課去!晚上是沒有空閑時間供你玩的。我都說了多少遍了,你怎么就不聽呢?”我郁悶極了,真的很想撬開他的腦袋,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我不小了,知道該做什么,而且我的成績一不差,二不因為享受一天假期而下滑,我放松一下,又怎么了?
“看見小鳥自由自在地在我身旁飛翔,我幻想我生活就應該是這樣……”這歌,真好!我也不小了,何時才能自由自在地飛翔呢?(通過歌詞結尾,既照應作文材料,又首尾呼應,自然地表達出中學生處于心理叛逆期,渴望自由的心聲,引起讀者的關注與思考,收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表達效果。)
(海南臨高縣思源實驗學校)
案例總結
升格文亮點如下:
1.以關鍵詞為題,題目更加簡潔、新穎。
2.將材料中的歌詞巧妙融入開頭,前后呼應,收放自然,引發(fā)思考。
3.用精當的語言,對爸爸、媽媽與“我”發(fā)生沖突時的肖像、語言、神態(tài)、動作等方面進行描寫,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天下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tài),加劇了父母與孩子間的行為與情感的沖突,更加襯托出“我”自以為長大、希望得到尊重、渴望自主安排人生的叛逆心理,突出了習作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