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桂林
(江西省新干縣婦幼保健計生服務(wù)中心綜合科,江西 新干 331300)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常見的一種功能性的胃腸疾病,一般情況下在門診就診的所有胃腸疾病患者中能夠占到總?cè)藬?shù)的25%以上,患者一般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反復或持續(xù)性發(fā)作的上腹部脹疼痛、惡心反胃、早飽等,但檢查后顯示未見十二指腸或胃的器質(zhì)性病變情況[1]。本次研究選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健脾理氣和胃湯的方法進行治療,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根據(jù)我院收治順序?qū)⑦x取的105例患者進行分組,前53例分入對照組,后52例分入治療組。對照組男25例,女28例;年齡22~66歲,平均年齡38.45歲;病程最短7個月,最長6年,平均病程(3.01±0.32)年。治療組男24例,女28例;年齡22~65歲,平均年齡37.27歲;病程最短7個月,最長7年,平均病程(3.110±0.16)年。2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基線資料(病程、年齡、性別等)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符合功能性胃腸病羅馬Ⅲ診斷標準和《消化不良中醫(yī)診療共識意見》中脾虛氣滯證證候分類標準;病程超過6個月;同意配合本次研究。
1.3 排除標準 合并胃或十二指腸器質(zhì)性病變;心肝腎等主要臟器嚴重功能障礙;認知功能障礙、胰腺疾病導致的消化不良。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進行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廠家: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2317)、枸櫞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廠家:成都康弘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1110)藥物治療,患者口服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10 mg/次,每天1次,口服枸櫞酸莫沙必利分散片5 mg/次,每天服藥3次,持續(xù)用藥周期為1個月。
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治療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口服自擬健脾理氣和胃湯進行治療,組方:黃芪20 g,茯苓15 g,柴胡15 g,白術(shù)10 g,陳皮10 g,香附10 g,白芍10 g,桔梗10 g,法半夏10 g。枳殼10 g,甘草5 g,木香6 g。辨證加減:肝胃氣滯型加紫蘇梗10 g,郁金10 g;寒邪犯胃型加丁香10 g,小茴香10 g;胃熱熾盛型加黃連6 g,黃芩6 g;瘀阻胃絡(luò)型加丹參10 g,烏藥10 g;食滯胃腸型加山楂10 g,神曲10 g,炒麥芽10 g;胃陰虧虛型加沙參15 g,麥冬15 g;脾胃虛寒型加黨參15 g,桂枝5 g,干姜10 g。每劑加水1000 mL,煎取400 mL,2次/劑,分早晚餐前30 min溫服,持續(xù)用藥周期為1個月。
1.5 觀察指標 臨床癥狀積分采用4級評分法,對患者上腹脹滿、惡心、食欲減退、胃隱痛4個項目進行綜合評估,0分代表無癥狀;1分代表癥狀較輕(沒有自主感覺);2分代表癥狀略重(自己感覺但并不影響正常生活);3分代表癥狀較重(影響到工作生活)。
1.6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jù)療效指數(shù)(治療前后積分之差乘以100%)評定療效。療效指數(shù)>90%代表痊愈;60%~90%代表顯效;30%~60%代表有效;<30%代表無效??傆行?(痊愈+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以(±s)和率(%)表示,分別采用t和х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療效比較 治療組、對照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4.23%、79.2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療效比較 (例)
2.2 2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療后各癥狀積分比較 治療后,治療組患者上腹脹滿、惡心、食欲減退、胃隱痛癥狀積分均低于對照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P<0.05),見表2。
表2 2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療后各癥狀積分比較(±s,分)
表2 2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療后各癥狀積分比較(±s,分)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功能性胃腸疾病,目前發(fā)病機制和病因尚未明確,但是認為誘發(fā)因素應(yīng)該為多方面。該疾病患者社會功能、精神健康、活力等均低于正常人,生活質(zhì)量較為低下。在西醫(yī)中,通常采用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腸動力的藥物治療,具有一定的療效[2]。中醫(yī)則認為,飲食傷胃、情志內(nèi)傷、勞倦傷脾等均會引起功能消化不良,甚至情志過激會導致脾胃升降發(fā)生失常,繼而人們會出現(xiàn)噯氣太息、胃脘脹滿等癥狀,即出現(xiàn)脾胃氣機失調(diào)。因此,中醫(yī)認為,對功能性消化不良進行治療,必須要疏肝、健脾、和胃。
在中醫(yī)學理論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屬于“痞滿”“胃痛”等范疇,與肝失疏泄、氣機郁滯相關(guān)[3]。病位在胃,脾失健運、肝失條達,致使中焦聚集食積、痰濁等病理產(chǎn)物,氣機運行受阻,胃腸運動功能下降,導致上腹疼痛、早飽、胃隱痛等癥狀[4]。中醫(yī)主張調(diào)理脾胃氣機治療該病,采取健脾理氣和胃湯治療。藥方中,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溫中和胃的柴胡、香附、木香等;有理氣和胃、宜通脾胃的陳皮;增加胃腸蠕動、改善胃腸脹滿的枳殼;消炎和抑制胃酸分泌的桔梗;健脾和胃降逆的黃芪、茯苓、法半夏等,諸藥合用能有效發(fā)揮益氣健脾、和胃止痛等功效[5]。本次研究,治療組、對照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4.23%、79.2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之后,治療組患者上腹脹滿、惡心、食欲減退、胃隱痛癥狀積分均低于對照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P<0.05)。這與陳麗華[6]的研究相符,陳麗華的研究選取了5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為治療組研究對象,予以了自擬健脾理氣和胃湯進行治療,最終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比接受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的對照組患者好,由此說明健脾理氣和胃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突出,能夠綜合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健脾理氣和胃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顯著,能有效改善患者消化不良癥狀,提高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繼而保障患者具有較高生活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