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愛萍
(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江西 南昌 330003)
手術是患者的一種獨特經歷,不管手術創(chuàng)口是大還是小,手術時間是長還是短,都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心理和生理傷害,且不利于術后的效果。比如有些患者會在術前出現焦慮、緊張、恐懼以及呼吸速率過快、血壓上升等生理和心理應激反應;術后則容易伴有頭暈、干嘔、渾身乏力、肢體酸痛等多種癥狀。為了更好的尋找操作便捷、見效迅速的護理方法以此提升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加速其身體恢復。本科室對31例術后患者實施中醫(yī)情志疏導護理與艾灸聯合治療,并將研究成果與對照組進行比對,現作如下匯報。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間本科室收治的61例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進行研究。運用分別抽樣法將術后患者分成對照組30例和觀察組31例,對照組男女比是7∶8;年齡21~75歲,平均年齡45.4歲。觀察組的男女比是18∶13;年齡22~78歲,平均年齡48.5歲。將對照組和觀察組的一般基線資料進行獨立樣本檢測對比,P>0.05,存在比較價值。
1.2 納入標準 研究者均是我科室患者;治療、護理配合度高;患者同意且簽署知情協議書。
1.3 排除標準 肝腎功能障礙者;并發(fā)惡性腫瘤、急性傳染疾病者;遵醫(yī)行為較差者;體表指征不穩(wěn)。
1.4 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包括建立靜脈通道、遵醫(yī)囑護理、切口護理及飲食指導等[1]。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應用中醫(yī)情志疏導護理與艾灸聯合治療:(1)中醫(yī)情志指導護理:根據中醫(yī)情志心理療法“思勝恐”[2],選擇優(yōu)美的樂曲《春曉吟》《梅花三弄》及《回家》《梁?!返?,遵從患者意愿選擇自己喜歡的類型,一次可選擇1~2首。具體實施方法:叮囑患者術后第1 d,于早、中、晚餐后半小時欣賞自己喜歡的樂曲,音樂音量應低于30 dB;患者在欣賞音樂時,需要閉目養(yǎng)神,凝聚精力、舒緩心情,全身心投入到樂曲中,確保情志疏導效果。同時,加強與患者的言語指導,了解和掌握其病情,且鼓勵患者多表達自己的想法,說明焦慮、煩躁的原因,誘導其敞開心扉,進行針對性心理護理,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治療[3]。此外,向患者闡明“喜怒不節(jié)”對“生乃不固”的不利影響[4],使其意識到情緒穩(wěn)定的重要性,從而自覺消除心理不良情緒;(2)艾灸護理:指導患者取平臥位,實施前對其進行全面檢查,尤其是肢體和皮膚檢查,若患者皮膚有皮疹、紅腫等應將其排除在外;取足厥陰肝經和足太陰脾經的主要穴位,如太沖穴、三陰交穴、血海穴等,之后點燃藥物艾條放置在艾盒中,在上述穴位實施艾灸,直至艾灸部位薰至微紅,患者感到暖意且不明顯疼痛為宜。艾灸每次15~20 min,共艾灸1周,1天薰1次;同時在艾灸過程中應觀察患者的皮膚顏色、面部表情及其他指標,隨時詢問其身體是否發(fā)生異樣,有無灼燒感,避免皮膚燙傷和身體虛脫,引發(fā)其他病癥;艾灸后應指導患者多加休息,保證睡眠質量,不能過度勞累,盡量臥床休養(yǎng),待切口稍加恢復后可適當開展肢體運動,加強身體鍛煉,以免發(fā)生切口周邊組織黏連,造成切口感染。另外,注意艾灸后的飲食護理,術后1~5 d禁忌食用油膩、葷腥食物,根據病況可適當調節(jié)飲食食譜,增加富含維生素、高熱量的食物,補充身體正常營養(yǎng)[5]。
1.5 觀察指標(1)比較2組心理狀況。采用SAS、SDS量表評分制對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況實施評估,分值越高,說明患者心理狀況越差[6];(2)對比2組生活質量與護理滿意度。選用健康生活量表評分制對患者軀體功能、情感職能、生理能力及社會領域進行比較分析;護理滿意度判定標準:95分視為十分滿意,80~94分視為滿意;65~79分視為基本滿意;64分以下視為不滿意;(3)對2組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情況進行比較。并發(fā)癥包含傷口感染、頭暈、惡心等[7]。
1.6 統計學方法 選用SPSS 23.0軟件對數據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進行х2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術后患者SAS、SDS評分比較 結果顯示,觀察組SAS、SDS評分較對照組明顯降低,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術后患者SAS、SDS評分比較(±s,分)
表1 2組術后患者SAS、SDS評分比較(±s,分)
2.2 2組術后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觀察組的每項生活質量指標評分明顯高于與對照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術后患者生活質量比較(±s,分)
表2 2組術后患者生活質量比較(±s,分)
2.3 2組術后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2組術后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例)
2.4 2組術后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比較 觀察組發(fā)生傷口感染1例,頭暈0例,惡心0例,對照組發(fā)生傷口感染3例,頭暈2例,惡心3例,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23%)較對照組(26.67%)明顯下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х2=6.6606,P=.0099<0.05)。
手術治療涵蓋的范圍十分廣泛,但是不管是哪種手術,或多或少會影響患者術后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學習[8]。再加上人們生活方式和觀念的轉變,對疾病的治療效果愈加重視,這就對相關工作人員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同時隨著臨床護理工作的深入開展,術后予以患者針對性護理已經成為當前的熱門話題。因此要想確保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和效率,就要采用一定的護理方法來干預。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比較明顯優(yōu)秀,且SAS、SDS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顯著較優(yōu),充分證明實施中醫(yī)情志疏導護理與艾灸聯合治療效果理想。從中醫(yī)學的角度上出發(fā),大多數手術患者都是因其機體侵入邪氣引發(fā)氣血不運所致,而其情志異常是疾病發(fā)生的主要因素。曾有史書記載[9]:“氣痞、痰注及癭瘤之屬,治法不必發(fā)表攻里,只當養(yǎng)血氣,調經脈,健脾和中,行痰開郁治之,法為最善?!币虼藢τ谛g后患者采取中醫(yī)情志指導護理與艾灸聯合干預對其術后生活質量和身體恢復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與情志相關的內容有[10]:“人有五臟,可化五氣;人有喜怒悲傷,可恐可懼?!痹摲N情志疏導法包括情志相勝法、移情調養(yǎng)法、抑情順理法等,其中情志相勝法是最為常用的方法。在中醫(yī)學中對情志疏導法的理解是基于中醫(yī)陰陽五行學說理論下,經有意識的應用多種或者是一種情志來刺激和約束患者的病態(tài)情志,而音樂、言語指導是發(fā)揮這種作用的有效介質。如《史記》中記載到[11]:“音樂者,則動蕩血脈,通暢氣血而和正心?!蓖ㄟ^之前相關研究得出,中醫(yī)干預中音樂療法可緩解患者心理負面情緒,調節(jié)臨床癥狀,穩(wěn)定氣運,這對手術效果和后續(xù)身體恢復均有益。艾灸是中醫(yī)學最常用的護理方法,其通過艾的熱量和藥物效果,流經脈絡進而發(fā)揮溫經活血、理氣和中、祛濕化瘀等功效[12]。本次研究可以發(fā)現,艾灸療法可以幫助患者緩解身體疼痛感,輕化毒副作用,提升預后質量,從而為后續(xù)的護理奠定基礎。此外,由于術后患者“癭病”發(fā)生多與肝脾有關,則可取其太沖穴、三陰交穴及陰陵泉穴等穴位薰灸,以此保障艾灸效果。
綜上所述,術后患者采取中醫(yī)情志疏導護理與艾灸聯合治療效果顯著,可加速患者康復,提高患者依從性,緩解焦慮、抑郁等情緒,同時還能提高術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