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平
摘? 要:柔道作為一項扣人心弦的運動項目,是我國競技體育中一道閃亮的運動,其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錘煉學生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習到柔道文化與精神內涵,提升學生的身心素養(yǎng),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競技體育的精神力量。因此,把柔道與教學有效地交匯在一起,積極開設柔道教學課程,是具有深遠意義的。柔道突出強調的是每一個選手對動作技巧的掌握,所以,在柔道教學中在乎最多的就是動作技術的多樣變化,而初學者在這樣的訓練過程中,是極其容易受到傷害的,因此,需要在訓練過程不僅要高度重視起柔道動作技術的靈活學習,還要更加集中注意力投入自身保護性技術的教學,從而讓學生的綜合能力獲得上升的空間,讓學生學會有效地保護自己。本文針對柔道訓練過程中如何開展保護性技術教學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柔道訓練? 保護性技術? 教學
中圖分類號:G886?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9(c)-0033-02
在柔道教學中不斷地滲入現代教育的理念,二者迅速地融合,更是使其收獲了理想的成績,讓人們漸漸地認識到柔道教育的現實意義與精神內涵,開啟了對柔道教學的豐富,促使柔道教學形成了獨有的教育新理念與新體系,不僅讓學生身心得到很好地鍛煉,而且德、智、體方面也有了很大提升,另外,更加堅定了學生們競技精神方面的力量。在柔道訓練中,一定要重視起自身的安全問題,安全是學習的定心丸,安全是所有動作技術匯聚在一起追求的運動目標,因此,要對保護性技術進行更多積累與學習,讓保護意識深入人心,能夠促使學生盡最大努力學習動作技術,同時,更好地學習防護技術,積極提升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
1? 柔道保護性技術教學的作用
柔道在實際的訓練過程中,雙方都需要做出很多不同難度的動作,而這些高難度動作以及倒地技術的運用,會使柔道訓練過程中充滿著危險,有很大的可能傷害自身安全,所以,一定要學習好防護技術,讓自己得到保護。在柔道的學習中,流行著這樣的一句話:“如果想學會摔人,首先應該學會被摔”這句話鮮明地道出了柔道訓練中保護性技術的重要性,一定要保證自己摔而不傷的狀態(tài),才可有機會更好地練習柔道,才能一步接著一步有序地練習柔道技術動作,而且,能夠不斷堅定學生自身安全防護的意識。保護性技術在教學中發(fā)揮著突出的優(yōu)勢,其作用非常的顯著,其為柔道動作技術的學習鋪設了最牢固、最扎實的基礎,通過保護性技術教學,有效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其是柔道訓練中最有現實體驗和意義的一項內容。
2? 開展保護性技術教學的有效措施
2.1 嚴格遵守教學原則
2.1.1 自覺積極性原則
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自主學習的作用,讓學生對保護性技術有一個清楚地認知和了解,自身積極做好防護。教師在開始可以進行身體示范教學,通過手把手、親身示范讓學生對柔道有一個具體的了解,為學生展示出不規(guī)范倒地的動作,而這種不規(guī)范是會給身體帶來傷害的,給學生一個清晰的展示,進而強調正確倒地的保護性技術的重要性。比如,在練習單手背負投時,如果沒有做好保護性技術,極其容易傷害到胳膊,通過直接地展示,讓學生牢記保護性技術,促使學生擁有一個自覺性原則,積極地學習保護性技術。
2.1.2 循序漸進原則
每一件事情的完成都是按照一定順序的,有步驟地一步一步進行的,倒地技術的學習同樣如此,先從簡單再到復雜,從淺到深逐步進行,而不是一躍而成。倒地技術中的后倒地、側倒地、前倒地是依照倒地方向劃分的倒地技術,而跳躍倒地、行進倒地和原地倒地是依照運動狀態(tài)劃分的,所以,要做好起點的學習,從方向和狀態(tài)逐步地練習,以認真地態(tài)度對待,一步一個腳印,讓基礎學習更牢固。
2.1.3 直觀性原則
教學時,教師打破單純地講解方式,通過自身的演示對學生進行直觀的教學,通過教師形象地展示,讓學生直接感受動作技術特點,真實地體會到保護性技術的作用,而且,教師與學生可以進行更好的溝通交流,增進師生間的關系,隨時對教與學進行優(yōu)化創(chuàng)新,促使學生更好地貫通技術,系統(tǒng)地完成自身的學習。
2.1.4 因材施教原則
每個學生的身體能力以及接受能力等都不相同,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全面考慮學生的差異性,不能盲目地進行整體教學,而忽視差生,這樣會對差生產生不好的心理情緒,形成負面的影響,導致學習越來越消極,漸漸地會形成安全方面的問題,所以,應該針對性地實施教學,遵從學生自身的身體情況、學習表現、認知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等,采用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隨時關注學生練習過程中暴露的問題,及時給予調整與解決,突顯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之處,讓學生從中得到尊重,建立起學生學習的信心,積極、安全地投入到柔道的學習中。
2.1.5 鞏固提高原則
學生在進行一個階段的學習后,應培養(yǎng)學生對所學的動作技術進行回顧復習,以便學生對保護性技術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夠快速地消化,對新技術和學過的技術進行能夠有效的進行銜接與練習,漸漸地對動作技術的學習形成連續(xù)性,進而讓保護性技術學習形成統(tǒng)一的整體,讓學生牢固地掌握動作技術的變化,讓其成為保護自身的一種能力,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2.2 具體情況具體處理
每一項動作教學,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危險性,柔道教學依然如此,因此,不能忽視任何點的安全性,對每一個動作技術即便已經做好了預防與應對的措施,但是,當教師與學生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時,一定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具備良好的瞬間應變能力,及時找出適合的處理方法,這一點對于柔道訓練中學生是否可以保護好自己是至關重要的,但是,這種面對突發(fā)問題的能力考驗的不僅是大腦的反應能力還有個人的經歷,平時的經歷和積累的經驗都是很重要的,當面對一些突然來臨的問題時,可以通過相似的經驗與知識選擇合適的辦法進行解決,因此,平時的積累和經歷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要重視起積累和所有的經歷,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一些經常性出現的問題提前進行模擬講解,引導學生能夠在最快的時間里尋找到解決方法,當學生再次遇到相似問題時,能夠做出快速的反應并較好地去應對,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的直覺反應能力。其實,柔道教學中開展保護性教學原則,會經常遇到一些問題,一定要在具體的教學中培養(yǎng)處理問題的能力,我們不僅僅是學習一些理論知識,而是在掌握理論知識后,能夠在具體的問題中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問題,面對一些突發(fā)事情,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到具體的處理方案。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做一些相似問題的總結,讓學生有一些方法和經驗的積累,當他們遇到難題時,通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能夠有效解決問題,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能力。
3? 結語
學習柔道訓練中的保護性技術,不但對自身柔道動作技術的進步有著鮮明地作用,而且還可以豐富和拓展學生對柔道的認知與理解,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更具現實作用。每個柔道的學習者,都應該認真謹慎,把安全作為訓練的第一前提,在訓練的過程中,要懂得溝通交流,懂得分享經驗,共同學習,共同進步。開展保護性技術教學具有顯著的現實意義,不但深入地強化安全防護意識,而且促使學生對競技體育的認識有更新的見解。
參考文獻
[1] 王曉娜.柔道訓練中如何開展保護性技術的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6(4):175.
[2] 王存才.柔道訓練中如何開展保護性技術的教學[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6):29.
[3] 唐永崗.淺談柔道訓練中保護性倒地拍墊動作的重要性 [J].新課程導學,2016(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