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妮努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大興小學 廣西 都安 530700)
英語學習,興趣為先。教師可以從不同角度,運用各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帶領(lǐng)他們進入樂之、好之、知之的境界,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活動中掌握知識。此外,教師還要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使課堂教學具有趣味性、啟發(fā)性、直觀性、實踐性、新穎性,從而使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穩(wěn)步發(fā)展。
爭強好勝是小學生的普遍心理。采用適當?shù)谋荣惢顒?,有機融合某項或幾項知識與技能的綜合訓練,對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起著很大的作用。在緊張激烈、多邊互動的競爭氣氛中,無論是參賽雙方的學生,還是觀看的學生,個個都會十分投入。教師可采用分組限時、個人擂臺、男女生對抗等比賽形式,賽拼寫單詞或賽拼讀字母發(fā)音的速度和能力等。在競賽過程中,學生們能賽出基礎(chǔ),賽出質(zhì)量,賽出能力,越賽越有興致。運用競賽,挖掘?qū)W生的學習“潛能”,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思維的靈敏性。學生在緊張歡樂的氣氛中既獲得知識,學習習慣,同時又不易產(chǎn)生心理疲勞,有效地避免了學生課堂上“走神”現(xiàn)象。
2.1 游戲唱歌,活躍課堂。游戲、活動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結(jié)構(gòu)與心理特點。教師在課堂上穿插游戲、活動能使原本較枯燥、機械的單詞學習和句型練習變得生動有趣。唱歌和游戲是學生特別癡迷的活動。因此,我們?nèi)舭呀虒W內(nèi)容用唱歌游戲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就會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就會愛學、樂學,就能容易地掌握住所學的知識。
2.2 我導你演,練口語。讓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活動的狀態(tài),因為英語學習是一種語言的學習,語言的真實自然就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將學生的口語培養(yǎng)的地道,這就讓他們模仿。有時我?guī)椭鷮W生布置場景、配樂,必要時也當“導演”,我把學生在課堂上的朗讀及回答問題的聲音錄下來,再放給他們聽,以此來調(diào)動學生活動的積極性,使其更認真地去說、去演。因為學生的自我意識強,他們怕別人把自己看成“弱者”,力圖在各種場合表現(xiàn)自己,樹立自己的威信,因此為使自己的錄音能給其他同學留下較好的印象人人都自覺地發(fā)揮出最高水平。久而久之,課堂問答及朗讀水平都有了明顯提高。開始時,學生把在家朗讀的聲音錄下來帶到課堂上,學生對此很感興趣,還互相檢查完成情況,為使口語交際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我還組織學生在家自編故事,角色對話,課文小品等錄音。實踐證明,效果很好。
2.3 體驗成功,關(guān)注樂趣。給學生提供成功體驗。學生初學英語感到新奇有趣,可難度大,困難多,我本著多鼓勵表揚,少批評的原則,根據(jù)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把握活動的內(nèi)容、所提問題的難度,以便給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讓所有的學生嘗到成功的快樂,逐步培養(yǎng)學習興趣。如:將容易回答的問題讓學習較差的學生來回答,而讓學習較好的學生回答有一定難度的問題,表揚話語經(jīng)常變換,根據(jù)實際情況應用very good,excellent,great,clever等,這樣全體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樂趣。
體態(tài)語能使抽象的東西具體化,使陌生的字母組合與活生生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可以加強學生記憶。教師運用一些生動、逼真的表情和動作將枯燥的語言表達出來,可活躍課堂氣氛,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上,教師一般盡可能多地運用英語進行教學,但由于小學生剛剛起步,很難聽懂,會使他們失去對英語學習的樂趣,因此就需要教師運用恰當?shù)捏w態(tài)語。教學運動類的單詞時,教師可做動作,讓學生猜,然后再板書單詞。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直觀教學優(yōu)于一般講解。教師利用生動、形象的電化教學手段進行聽、說訓練,易使學生產(chǎn)生新奇感,使他們能夠集中注意力,而且形象的電化教育又創(chuàng)設(shè)了一定的教學情境,可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如,教學“bed”“l(fā)amp”等單詞時,教師可把這些單詞所表達的事物制作成多媒體課件。當屏幕上出現(xiàn)形象逼真、色彩鮮艷的畫面時,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到屏幕上。這時,教師就趁機教學“What's this? It's a bed.”。反復幾次,學生不僅掌握了單詞的拼讀,理解了詞義,還掌握了“What's...?”“It's...”句型。
在教學打招呼用語時,我制作了一個學生喜歡的小動物“小狗”的課件,通過擬人化,并加以配音。小狗邊做鬼臉邊說“Hi,大家好!我是dog!想和我做朋友么?那就記住我這個dog吧!”學生們被頑皮可愛的小狗深深地吸引了,注意力被集中起來。接著,我讓學生們跟“小狗”打招呼,當他們做得很好時,“小狗”就豎起大拇指贊賞他們,課堂氣氛不斷高漲,全班學生在輕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中學習,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比起教室來,低年級學生更愿意到室外感受明亮的陽光、清新的空氣,學習欲望變得愈來愈強。如,在教學“tree、flower”“sun”等詞時,我把學生們帶到校園里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通過學習真實的事物,使教學變得容易多了。學生們也能自主地運用以前的句型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如“How besutiful,I love big trees”。通過這種深刻的學習過程,我們相信學生更容易掌握知識,提高自信心,增強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班級人數(shù)多、教學內(nèi)容多、教學時間有限、教師難以照顧到所有的學生……針對這些情況,我們在班上組建了英語學習興趣小組,開展“一對一”的幫扶活動。讓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幫助學困生做好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或組織一些英語活動、辦英語小報、舉行英語朗誦活動等,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