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恩國
(江蘇省漣水縣徐集中心小學 江蘇 漣水 223400)
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常會發(fā)現(xiàn)學生對教師的授課內容理解不深,對課堂知識沒有深刻的記憶,這是由于語文對于小學生來講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他們對于語文的理解并不透徹,對于教師講解的知識機械性記憶,沒有自我思考的過程導致的。對此,開展小組合作進行語文學習是有效的解決辦法。
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主要是認字、閱讀理解、口語交際、寫作等,在語文課堂上開展傳統(tǒng)教學方式,學生常因知識的抽象而難以很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所以我們推薦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對于小學生的語文實際應用能力有很大幫助,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學科,講求實際應用,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不僅需要動手,更需要開口,這是語文知識在課堂上的應用形式之一。學生在交流合作中必須有自己對于問題的思考,還要交換小組內其他同學的意見,對照找出最恰當?shù)拇鸢浮T诖诉^程中,學生的語文實際應用能力有很大提升,文字語言和文學思考能力都得到了鍛煉,這與新課改后語文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都是要學生運用語文知識去解決現(xiàn)實問題,小組合作學習正是能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教學模式。
2.1 合理的分組。想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就要對學生進行分組。分組不能盲目進行,不能只是單純的人數(shù)一致,要充分考慮小組的綜合語文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性格有較為深刻的理解。一般來講,要注意到小組合作學習要充分突顯合作,要確保每個小組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實際參與到討論中,所以每個小組都應該有至少一位性格外向,且語文成績較好的學生,使其帶動組內氛圍,帶動小組的每一位同學。小組成員也不能都過于外向,否則大家可能對于問題的專注度會下降,容易從課堂學習轉入其他的無用交流。綜上所述,學習小組的分配應該遵守的原則是:成績好的學生與成績稍差的學生相結合,性格外向的學生與性格內向的學生相結合,令每個小組內討論氛圍較為熱烈,人人參與,專注于課堂問題,從而達到小組學習的目的。
2.2 科學設置討論問題和情境。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能否抓住課堂重點讓學生充分學到該節(jié)課程所應掌握的知識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布置給學生的問題是否具有科學的引導性,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仔細研究教材,針對教學目標擬定具有引導性的課堂討論問題。對于需要學生得出感悟的,最好將課文設置成一個情景劇,讓學生扮演文中的各種角色,讓他們在特定的情境中根據(jù)自己的情感自由發(fā)揮,感悟文中所要體現(xiàn)的良好品質和優(yōu)秀的人格。對于問題和情境的設置,教師要深入了解教材中對于該節(jié)課程的教育目的,不能偏離中心。這需要教師在課前進行細致的備課。
2.3 合理評價,促進學生共同進步。在小學語文的分組合作學習中,開始運用這種教學模式效果不一定很明顯,學生的成績不一定很快就提升上去,以至于有些學生的成績還會出現(xiàn)下降的情況,這時教師不要緊張,不要將學生的成績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而是要全面綜合學生的各種表現(xiàn)。
綜上所述,想要切實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就要科學地開展合作學習,在學習中充分突顯學生的主體身份。教師作為引導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保持積極的自我思考,同時也要注意聆聽和分析其他人的觀點,通過教師發(fā)布的問題或設置的情境開展小組討論。教師對于討論的方向和結論進行把控,這能明顯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讓學生不僅在課堂中學習到本節(jié)課程的知識,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語文在實際生活問題中的應用能力,這些都是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應當做到的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