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曉忠
(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qū)茗苑小學 陜西 寶雞 721000)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閱讀能力的不斷提高,寫作能力也會隨之有所進步,兩者相輔相成。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及時轉變自己的傳統(tǒng)觀念,加強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分析研究,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進行靈活閱讀,掌握各種有效的閱讀技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有效積累各種語文知識,形成良好的閱讀和寫作思維,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一直都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內容,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和運用具有重要的作用。積極開展對學生的閱讀與寫作教學,還需要充分考慮到閱讀與寫作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兩者之間的有效輔助,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共同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1 讀寫結合可以形成相輔相成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嘗試將閱讀與寫作進行結合,形成有效的讀寫結合教學法,有利于適應學生學習語文的教學要求,給學生提供有效的語文學習方式,而閱讀與寫作相結合,可以充分發(fā)揮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學生正是需要給自己打基礎的時期,學生的語言積累和思維閱歷都不足,而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讀寫結合,可以充分發(fā)揮兩者的作用,通過學生的不斷閱讀,可以讓學生積累各種詞句素材,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積累,然后就可以通過寫作練習將學生的各種語言素材進行有效運用,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培養(yǎng)。
1.2 讀寫結合可以促進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進行閱讀與寫作的教育結合,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引導學生進行對語文知識的深入探究,將各種文章中的文字和技巧進行分析研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閱讀是學生進行寫作的基礎,而寫作是學生開展閱讀活動的重要表現,兩者之間可以相輔相成,為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積累和表達提供重要的條件,形成良好的教學模式,促進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
2.1 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加強對讀寫結合的重視。在語文課程中閱讀與寫作有著緊密的關聯,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寫作的各種技巧,豐富學生的各種寫作素材積累,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而學生寫作練習水平的提高,更是學生閱讀成果的升華和體現,兩者可以實現相輔相成,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因此需要教師轉變自身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加強對讀寫結合教學的重視,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開展對學生的課堂指導,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形成良好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讀寫習慣,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2.2 結合語文課程教材,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活動。在我們的小學教育中語文教材也是在不斷地變化的,語文教材中的各種文字知識都是經過細心斟酌和千挑萬選的,每一篇文字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都有著一定的作用,無論是取材,還是布局,學生只要認真學習都會有所收獲,從而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有效學習,因此需要教師結合語文課程的教材內容,開展對學生的讀寫結合教學活動,有效地實現對學生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教學。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分析其中的段落分層情況,然后讓學生自己根據這幾個小段進行實際仿寫練習,促使學生將課文中的各種表達方式和行文脈絡進行有效地掌握。
2.3 引入課外閱讀練習,豐富讀寫結合教學內容。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對學生讀寫結合的有效練習,僅僅依靠學生的課內教材練習是不夠的,必須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積極進行讀寫練習,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就需要進行對學生引入課外閱讀練習,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在課下進行閱讀,并時刻準備將遇到的優(yōu)秀語句進行交流,并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展示,教師親自對學生進行表揚,從而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課外的閱讀和寫作,在課外閱讀中培養(yǎng)良好的讀寫習慣,促進讀寫結合教學的開展。例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課外讀物,如《讀者》《安徒生童話》等,從而調動學生的讀寫結合興趣。